首页 > 现代言情 > 高中三年那些往事 驰洲

6. 宋青词

小说:

高中三年那些往事

作者:

驰洲

分类:

现代言情

第二天余日成睡了个大懒觉起床,胡乱吃点东西,然后开始列出购置年货的清单:鲫鱼肯定要弄个七八条;肉总要买个十五六斤;汤团总要做个三十斤糯米粉(所谓汤团就是大汤元,一次性做大量的熟汤元,然后养在水里,这样农村正月里早晨煮稀饭时从水里捞起来放几只进去,每天都能吃到,最初的汤团全是实心的,后来条件好了,才包什么豆沙、芝麻馅);馒头做个二十斤面粉;米饭饼做十斤米粉;豆腐百页总要做个十斤黄豆。有人说还少写了糕,其实做糕是苏南人春节的传统,后来才慢慢传入苏中苏北,90年代初还没有。

这些靠余日成是做不出来的,他列好清单后出门找姑妈去了。余日成姑妈就在本村,门到门也不超过三百米。

姑妈说鱼肉可以让你姑父一起到街上买,汤团、馒头、豆腐百页可以两家合起来一起做,但你得过来帮忙,否则像做豆腐时氽浆、做汤团馒头时不停换蒸笼布什么的,你姑父一个人忙不过来。你也是大小伙子了,不上学都快要结婚了,不要整天游手好闲的。

余日成说是是,您教训的是,您看还什么要交待的?

姑妈说,你看看,刚说你两句,你就没个正型了,好的学不会,坏的一学就会,你看人家谁谁谁多好!

当年姑妈结婚时,余日成还不到四岁。有一天下午余日成和姐姐这两个小活鬼不知道怎么摸上门去了(小活鬼在苏中农村并非全是骂人的话,有时也有疼爱的意思)。姑妈高兴,赶紧给侄子侄女热饭吃。中午吃的肉,还剩下几片肉和半碗肉汤,姑妈一会给侄女挟一块一会给侄女挟一块,忽略了余日成的感受。这个不到四岁的小人突然站起来把小桌子给掀掉了,桌子上的碗儿盘儿全掉地上了。小余日成大概想:不给我吃,那大家都不要吃了!为了这事,姑妈记了一辈子,总感觉这个侄子有点不上路子,成不了气候。

姑妈又说,其它还行,但我做的米饭饼你妈妈嫌弃,你要不等你妈妈回来,要不找其它哪个婶娘帮忙。

余日成说好的,米饭饼我自己想办法,其它就合起来做,米面黄豆什么的,我下午称好拿过来。

姑妈说今天晚上要过来帮忙。余日成说好。

米饭饼不仅仅是春节做,苏中农村中秋也是做的。余日成在路上仔细回想了一下母亲做米饭饼的流程。

做米饭饼是有讲究的,米饭饼的质量往往能看出主妇是拙婆娘还是巧媳妇。

首先和成的米糊要发酵,发酵的时间节点很难把握。发不足,饼做出来死板板的,饼中无孔,看相不好,也不爽口;发过了,吃在嘴里一股酸溲味。

其次锅处理很重要,做米饭饼通常是用尺三锅或尺四锅,如果不处理,饼会沾锅,不好铲,铲出来的饼也是破皮烂肉的,处理办法就是做饼前给锅擦菜籽油,可油太金贵了,一家人一个月才吃多少油,哪能随便用呢?有心的主妇提前准备一个干丝瓜囊子,把一点点油均匀涂在囊上,每次倒糊做饼时,先用囊子沿锅刷上一圈,这样起锅时饼就不会沾锅。

然后就看做工了,所谓做工,其实很简单,就是拿个普通的吃饭碗舀起米糊沿着锅边沿往下倒,说起来很简单,但巧媳妇随便倒倒,出锅的饼便会上厚下薄,整齐划一,就像是一个模子做出来的,拙婆娘做的则是大小各异,厚薄无规则。

最后就看起锅时间节点的把握了,时间过了,就会枯(糊)了;时间不足,则是一个米糊团子;时间刚好,则爽脆喷香可口。

母亲是个巧媳妇,这些程序余日成以前站在妈妈旁边看都记得特别清楚。他想了半天,好像没有哪个婶娘的手艺比较好,他咬了咬牙,自己回去试试手,自力更生吧!

五十二

余日成下午在家里,凭着记忆中的方法和了几斤米粉,加上酵母,放在一个缸里。然后找了个旧棉袄把整个缸包起来放在厨房的稻草堆里。

余日成吃过晚饭后到姑妈家去帮姑父忙,一直忙到凌晨两点多钟。姑父说你先回去吧,这边差不多了,还有点收尾我自己来。余日成答应一声,打了个招呼回家。

余日成回家走到厨房里打开缸看了看闻了闻,感觉差不多了,一个人夜里在家开始做起了米饭饼。

他一会儿上灶台一会儿给火塘里添加稻草忙得不亦乐乎,因为灶前灶后温度都比较高,不一会儿他就出汗了。

开始不熟悉,经过几个来回后,他越做越熟练,渐渐地有些母亲做出来的米饭饼的样子来了。他不由得开心起来。又一次给锅塘加稻草的时候,锅塘里的火光映红了他青春年少的脸,他忽然想起了许若雨,不禁好奇:她现在干吗呢?

余日成第二天一直到中午才起床,起床后听到外面有人正在吆喝要不要做米酒,十斤糯米加工费五块钱。他想了一会儿出门叫师傅,说我家做呢。然后整个下午他就配合蒸酒师傅蒸糯米饭、清洗糯米饭、加酵母菌搅拌、装缸压实,然后缸外面包上旧棉袄放在稻草堆里。师傅临走时一再叮嘱,一定要过七天后才能打开,要不然走气了,出不了米酒。

余日成不管三七二十一,第二天就偷偷地挖了一勺尝,还是米饭;第三天又挖一勺,吃起来像是变质的米饭;第四天有点甜味了;第五天完全就是米酒了。所以余日成的实践告诉自己,米酒其实是第五天酿成的,不是酿酒师傅讲的七天!

年货忙得差不多了,余日成到代销店拿了几张红纸回来,然后裁开写了许多各个位置的春联,放在家里晾干,他知道到大年三十爷奶叔伯会来拿。

看看没什么大事了,余日成跑到东庄去。

首先找余维华,余维华已经辍学了。余维华说到了高三,已经完全学不进去了,和老师谈好了,到时去参加毕业考试,上大学什么的想都不要想了。余维华憨厚地笑了笑,说高中最大的收获是谈了个对象,春节后准备和对象一起到苏州投奔对象的叔叔去,她叔叔是搞建筑工程的,需要个会计和现场项目经理。

余日成出来又到余梦家。余梦妈妈看到余日成来了,眼泪不住掉,说梦梦走了快一年了,难得你这个孩子还能记得她!也许是梦梦在天上保佑我们,我和她爸爸结婚二十多年了没有生过孩子,但今年怀上了!余梦妈妈后来生了一个女儿,余日成见过那个小孩,真的长得与余梦小时候一模一样!怕引起余梦妈妈伤心,余日成后来再也没有踏进余梦家半步。

余日成最后去找余风,余风高三了。余风说大学肯定是考不上了,但我不能像余维华一样,我要念完三年,然后去当兵考军校去。余日成说对,高中毕业后当兵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余风后来果然当兵考上了军校,而且与余日成同年毕业,一个少尉一个中尉。

回到西庄后余日成又去找了余良,问余良最近模考怎么样,余良把最近几次模考的分数单拿出来给余日成看。余日成认认真真看了,嘴皮动了一下却又忍住没说。余良说余日成你说,我们还要客气嘛,你有什么想法你直接讲。余日成说那我说了,说得不对你不要见怪!余良说这有什么,别人说什么我都能接受。

余日成说那我说了,我有个建议。余良说你说。余日成说你看你这几次,数学稳定在100,物理化学稳定在85,生物稳定在55,这四门加起来已经是325了,正常专科省控线在520左右,也就是说你政语英平均65分就可以了,你语文可以接近80分不是问题,政治也能及格,那你英语如果能考50分,基本大学就稳了。

余良说我知道你的意思了,你是说我英语分太低了。余日成说是的,你基本稳定在35分左右,建议你针对性地冲一下。余良说好的,你讲得对的,我学到英语头就疼,看不下去,相反,数学做得再多我都有兴趣。

五十三

在余日成没到3班(高一时是4班)前,宋青词是班上第一名,虽然这个第一名在全年级打不进前十,含金量低了一点,但毕竟是第一名,存在感还是满满的。

余日成加入3班后,情况变了。因为余日成太耀眼了。余日成简直是巨星,领先的身位太明显了,他是班上第一名,也是年级第一名,而且看起来以后还将会是第一名。

但宋青词并没有妒忌,一是他服气,他知道自己做不到,二是宋青词无所谓,他对成绩无所谓。

宋青词是黄沙岗宋村的。其父宋光荫原来是村小学校长,现在的黄沙岗中学李副校长那时还在宋光荫手下呆过一段时间。

那段时间也是宋青词记忆中最快乐的时光,家里条件好,衣食无忧,许多新鲜玩意宋青词也是全村小伙伴中第一个拥有的,按现在的说法宋青词那时是时尚的引领者是时尚的风向标。

但所有的这一切在宋青词13岁那年彻底改变了,改变源于宋光荫。

宋光荫高中毕业,这在七十年代初期算是高材生了,所以顺理成章地成为本村小学代课老师,由于他肯努力肯下工夫肯钻研,他的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很快得到上级和同事们的肯定,很快不仅转正而且得到重用。在宋光荫教学生涯最巅峰时担任了学校校长。

随着农村改革不断向纵深推进,宋光荫动了心思,周而复始的教学工作已经不能满足他不安的骚动的心,他反复审视自己,自己有文化有能力有闯劲有人脉,不是村里一般农民可以比拟的,他下海活下来的机会比别人要大得多。何况伟大时代赋予伟大任务伟大时代要有伟大作为,自己作为新一代农村人怎么可以观望?

就这样,宋光荫在别人讶异的眼光中毅然决然地辞职,离开小学校长的职位,转而承包了村里的砖瓦厂。

第一次由于烧砖窑复水过程出现问题,红砖出窑时全部焦黑色,只能作为铺路的辅料;第二次则因为火候过了,出来的红砖全部红不红黑不黑的;第三次宋光荫全天候地守着,最后出来的红砖仍然达不到正常标准。

三次折腾让宋光荫所有的积蓄全部化为乌有。他不服,他放弃了砖瓦厂转而承包了村里的鱼塘。

他觉得烧砖瓦可能是自己不懂行所致,但养鱼则简单得多,村里的农民都可以随便养好,自己能吃苦爱学习,与一些渔业专家沟通又方便,应该可以无忧。

第一年里下河地区雨水厉害,他的鱼跑了一半。第二年因鱼苗先天不足,到年底捕出来的鱼只有别人家的三分之二大。第三年倒是大丰收,但那年鱼价低得离奇,养鱼的恨不得白送给人家才好!

经过几年折腾,不仅没有赚到一分钱,而且外债累累家徒四壁。宋光荫也像变了一个人一样,他不再意气风发不再勇往直前也不再心存理想和激情。他沉沦了,他变得沉默寡言了,他一下子回到他祖辈生存的状态中,每天日出而作日出而息。

但亲友可不管你经历了什么苦难你是怎么想的,人家要你还钱,于是吵上门来的越来越多,渐渐的,所有的亲情友情也在债务纠纷中消耗殆尽!

宋青词就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的,他从锦衣玉食、亲友哄着捧着开始,行进到受尽白眼、无人问津的状态。他慢慢地把自己封闭起来,躲进内心成一统,管它春夏与秋冬。

高一全班第一也好,高二杀进一个余日成也好,与他都无关。他本来对一切都无所谓!

五十四

宋青词到黄沙岗中学报到的时候,是宋光荫送过来的。

宋光荫想自己和李副校长总有些香火之情,当年自己可没有亏待过老李,现在虽然自己落魄了,但儿子的前途更重要,儿子能考上大学是自己这个家庭目前唯一的期盼了,自己再清高,但为这事求人不丢人,于是宋光荫难得地出门送儿子到黄中报到。平时他可是除了下田劳作外,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

报到那天,宋光荫专门到李副校长办公室拜访。李副校长很热情,说中午要请老宋吃个便饭,但马上要开会了,老宋你坐我办公室等一会儿。

结果等了一个小时也没见人回来,宋光荫一想,人家可能就不想见我,我还剃头挑子一头热干吗?脸都不要了吗?这么一想,他就惭愧他就后悔他就感觉到一刻也不能呆了,他就悄悄地走了,跟儿子都没打一声招呼。

宋青词性格内向,也有些孤僻,他不想讲话不想与人沟通不想与人交流。但他爱抬杠,跟关系好的抬跟关系差的抬跟同学抬跟老师也抬,用现在的话来讲就是怼天怼地怼人!似乎其它人什么都不对就他一个对,但他内心知道其实他自己也不对。

他的学习他作主,老师的节奏他跟不上,他也不愿意跟,但一个学期下来,他基本也能把要求的内容全部过掉,而且有些部分他研究得很透,当然也存在有些部分他忽略了。他就这么特立独行地进行着。

他学习上拖拖拉拉。他衣着也很随意拖拉,穿衣没个正型。他一年四季总圾拉着布鞋,似乎一直没有拔上去过。慢慢的,同学当面背后都叫他“阿拖”。

余日成到班后,他观察过,一开始他看走眼了,他感觉余日成除了着装比较板整外跟他应该是同类人,应该内向不善于交流,但后来他才发现余日成爱说爱笑爱闹,与他完全是两类人。

再隔一段时间,他又发现余日成虽然一开口中气特别足,状态特别昂扬,气场特别强,但其实话语间还是很分寸的,并没有咄咄逼人的感觉,这让他有点亲近感。后来发生了唐晚诗事件,他不知道中间的关门过节,但他觉得余日成不唯权暴敢于抗上,这让他平添了许多喜欢!

但他与余日成并没有交集,余是全校红人,他犯不着主动亲近,余也没有主动亲近他。两个人碰到了,余日成会含笑点个头,他虽然不笑,但一样会点头致意回过去。来而不往非礼也,我不欠你的,宋青词想。

跟宋青词关系最好的是两个体育特长生。宋感觉他们没什么花花肠子,好沟通,对人坦荡通透,他最烦心思太多的人。

有一次体育特长生易大彪跟宋青词提过,余日成这小子学习成绩确实好,你与他多交流,这样对你有帮助。

宋青词没吭声,心想我跟他有什么好交流的。

五十五

凡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宋青词很快就和余日成产生了交集。

高二下学期,全校各科都举行了一次竞赛。其它科都是一人一卷单打独斗,可物理别开生面,各班选派三名代表组队参加竞赛。

竞赛并非笔试而是由主持老师读题,各代表队抢答。首先要抢,抢不到就没有机会;其次要对,错误倒扣分。

每个班都需要三名选手,余日成首当其冲。后面再选只能是宋青词了,宋青词也知道这没办法推,只能硬着头皮上。第三名选手三班实在挑不出来,只能安排体育特长生易大彪上。

余日成一年沉浸下来果然不同凡响,前五道题他主动出击,全部抢下而且都答对,三班一下子领先其它班50分,然后余日成开始优哉游哉作旁观者。如果宋青词和易大彪不动,事后来看,三班已经拿下冠军了,总共才30道题,后面错错对对的,得分并不高。

但宋青词关键时刻凡心动了一下,他想我也是代表之一,总不能一声不吭就结束了吧?中间有一道他觉得特别有把握就抢答了,哪知道一下子卡壳,选手之间又不允许互相提醒,余日成只能干着急,结果倒扣10分,变成了40分。如果宋青词就此按兵不动,三班仍然还是冠军,但老宋同志的执拗劲发作,他想我丢的分,我得抢回来呀!这就像赌徒一样,越输越没底。一会儿功夫三班积分竟然负20分了。

等余日成重整旗鼓再次披挂上场搏杀时,已经只剩下最后5道题了,而且拼了老命只抢下四道题。为时已晚,无力回天!

三班观战的开始是群情激昂最后是鸦雀无声!本来以为冠军在即,转眼却垫底了。这种大反转大家一下子接受不了。

宋青词最接受不了,因为余日成打下的大好江山被他给败光了,他虽是代表却一直在做负功,所以他的心里很不好受!

宋青词懊恼之情溢于言表!他恨不得马上扇自己两个耳光。他都没敢往余日成那边看。余日成那时如果摆个臭脸给他看,纵然他个性倔强,但肯定连回嘴的勇气都没有。

唯一的安慰就是比赛最后不仅积班级总分,还积个人得分,余日成一个人拿下90分,力压同侪,拿下个人单项冠军。

选手谢幕的时候,宋青词耷拉着脑袋上台,余日成从后面拍了拍他肩膀轻轻地说:“没事的!把头抬起来,我们可是代表三班的,输也要输得有精神有骨气,不能让人给瞧扁了!”

换作平时宋青词一定会理解为余日成隔岸观火,但这一次他听了感觉特别舒服特别温暖,他平时表面是个怪人,但实际上是真性情之人,一刹那,他心里有些松动了,开始接纳了余日成!

五十六

黄沙岗中学住校生的饭菜钱都是在开学时就缴好的,但宋青词家庭情况确实困难,只能一拖再拖,拖到高二下学期已经没法再拖下去了。

宋青词拖到最后已经成为不是住校生的住校生了。也就是说按缴费的要求,他已经不具备住校的资格了,饭菜也已经取消了他的份额,他就占了一张床位而已。

没有饭菜份额,他就和易大彪合吃一盒饭。但易大彪跟他不一样,易大彪是体育特长生,经常和另外一些体育特长生出去开小灶补充营养,这份饭菜吃不吃对易大彪影响不大。

那个年代的农村中学生很少看到胖墩,更多都是麻杆,而且十分之五六都有个毛病,就是下午上课上着上着就精力不济头昏脑涨的,没有其它原因就是营养不良!一天两稀一干,也没什么可口的菜,这种营养成分能高到哪儿去?

三十年后的人们已经记不得当时是怎么过来的。每当人们回忆过去美好的时候,无意识地都会带上过滤镜,余日成听了总是苦笑,当年那个饭菜估计现在不少人都无法忍受。一天两天甚至一周或许可以,一个月一年呢?或者说现在让你每天早晚只喝稀饭,中午吃一顿干饭,配上青菜萝卜汤,看看你能坚持多久?反正余日成是不愿意接受这种日子了。

余日成和好多同学一样都得过一种病,叫贫血。余日成依稀记得当时他得的是缺铁性贫血,然后医生开的一种很粘稠的口服药,虽然有点腥味,但甜甜的,余日成晚上看书的时候没事就拿起来喝上一口,感觉蛮享受的!不知道现在是否还有贫血这种病了。

宋青词贫血,他身体内缺少微量元素,只不过他不知道。

那段时间正是齐家老太太过世后的一段日子,余日成有时晚自习比较迟了就选择到宿舍内找个同学搭伙猫一宿。

那天晚上余日成到宿舍准备休息时发现宋青词不对头,那时宋青词已经脸色煞白、浑身打战、喘得厉害,而且呕吐,人已经失去自主意识瘫倒了。余日成本来想偷懒睡一觉的,那知道遇到这类事,只好喊上其它两个同学一起把他背到镇医院去看病。医生一检查就知道是贫血缺少微量元素。

余日成问什么原因造成的。医生翻了个白眼,这还要问,饿的,再加上饮食不规律。

三个学生把身上的零钱全凑上,先给宋青词输上液。然后一个到公用电话亭打电话通知宋青词的村里,一个人回校告诉甘子牛老师,余日成自己陪着。

凌晨时分,宋氏夫妇到了,一问医生病情并不复杂只是营养不良,一问儿子才知道儿子已经几天没正常饮食了。

余日成安慰宋氏夫妇不要担心,我们几个同学想办法明天先凑些钱把小宋的伙食费给缴了,至少能确保吃饱饭,后面的事再慢慢想办法。

几瓶水挂下去,天快亮了,宋青词也反应过来了,而且能正常下床排泄了。医生一看这种状况说已经差不多了,再输两天液肯定没事了,但后面饮食要注意要跟上。

经此一劫,余宋成了朋友。

五十七

那些年信息比较闭塞,而且高考是先填报志愿后高考,因此报考志愿时很大程度上有盲人摸象的嫌疑,但当年高考预考成绩可以作为填报志愿时的参照物。

黄沙岗中学处心积虑保留下来的89级尖子生们(也就是92届)高考预考成绩揭晓了,有3名同学的成绩有望冲清华北大,有8名同学的成绩可以上重点本科。

这成绩远远超出了预期,全校师生大感振奋,如果高考能保持这个态势,那黄沙岗中学绝对创造了新的历史!

为了激励这批学生取得更好的成绩,也为了让这批学生的名字更大可能地留在学校史册上。校领导研究决定,在全校范围内选举出10名“首届十佳杰出学生”进行表彰,具体名额分配为92届5名,93届3名,94届1名,初中部1名。

宋青词知道消息后第一时间找到余日成问知道不知道,余日成这天正缺少睡眠没精打采的,说这关我什么事,爱选谁选谁呗!

宋青词说我们年级有3个名额呢,你余日成不参选谁参选呀?而且这真是名垂校史的好机会呀。

余日成哈哈大笑,老宋哎,你原来不是这样的人哪,你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功利了?我们这届这几个货色能跟上届比嘛?!歇歇吧,谁想参与谁参与呗,反正我是没有兴趣,我最近睡眠有些不足,你就让我多眯会儿吧。

宋青词正色地说,你懂个屁,这他妈也是让的事吗?

余日成看他认真的样子,捧着肚子狂笑不止,一下子睡意全无了。

经过全校无计名投票,余日成进入前20强,宣传栏里有20强的详细介绍和大幅照片。这下余日成不想参选也不行了。

最终竞选的形式是由一名任课老师带领候选人本人及另外两名同学分别发言,现场由十名外请的评委根据自己的感受现场打分,积分前10名的为黄沙岗中学“首届十佳杰出学生”。

甘子牛老师决定自己亲自带队,余日成是额定组员,另外两名组员分别是宋青词和能说会道的文艺考生郁丽。

93届除余日成外,许若雨、李大圣也均通过初选。

竞选当天校园彩旗招展锣鼓喧天,20个竞选小组正装出场严阵以待。

临开场前,余日成和宋青词还在满宿舍拉着同学找合适的所谓西服,最后还是水云秀老师从家里拿出两套甘子牛老师的正装。宋青词身高体型与甘老师相似,穿上去看着还行。余日成比甘老师高出三四公分,穿上去滑稽无比,但时间快到了,只好将就着小跑到礼堂参选。

92届参选的同学先一一亮相,余日成看着不断点头,心想这帮师兄师姐们果然不同凡响!首先这几名学长都比较气定神闲,余日成只有进步特别快的那两个月才有这样的精气神和状态;其次是发言不仅生动而且逻辑性特别强,个个精彩;最后就是姿态及气场过人,也就是说虽然我是人淡如菊,对这个荣誉无所谓,但对不起,这个奖项我是拿定了!

轮到余日成这组发表竞选演讲时因为发生两次意外而导致效果特别好!

甘子牛老师介绍情况时,基本完成任务,没有失分。

轮到宋青词时,不知道那一瞬间勾起了他什么伤心的往事,他一边叙述与余日成一些相处的细节一边抹眼泪,这一哭顿时引起台下评委的共情。

如果宋青词是哭引人注目,那郁丽出场则是以笑而制胜,她备好的稿子中有一句是“我们爱余日成”,她一疏忽现场讲成了“我爱余日成”,这么大胆的“表白”一下子引起现场的欢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