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初雪没有辜负为她砥砺前行而扛下所有压力,要钱要粮要人绝无二话的站熙帝。
江南的疫情得到了控制,重建一事被推上正轨,堤坝的重整和加固,成了重中之重!当地百姓自发加入到了重修堤坝的队伍,很大意义上减轻了西湛当时的用人压力。
开创了历史上第一次军民一心,携手救灾重建的先例;江南的航道很快就在他们的努力下恢复了。
有了航道,运送救灾物资及粮食,也就方便了!
那些年正直多事之秋,江南发生水灾的时候,湛国的北方则因连年大旱并蝗灾,粮食颗粒无收。
而昭帝时期…或者说是在湛熙帝即位之前,发生蝗灾,国家的应对方式只有一个——君王罪己诏、开仓赈灾!
说起来还有点可笑,如果没有姚初雪,湛熙帝差点就不得不被按着写罪己诏了!
蝗灾干旱在熙帝政变之前就已经持续两年了,水灾也是熙帝即位前发生的事情。可是没有人让昭帝写“罪己诏”,偏生一个个盯着刚上位的湛熙帝…
南、北两处重大灾情,两处都需要开仓放粮。
湛熙帝接手国库并粮库的时候,听说里面空空如也,比被老鼠舔过的还干净!
得亏那两年熙帝攒下的万贯家财,以及她未雨绸缪的带回了的各类西域物种的种子。否则,湛国恐怕…
可即便这样,湛熙帝在救灾的同时也将恢复农业生产提上了正轨!
救灾粮,只为应急;毕竟,“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红薯,这个高产量的、浑身都是宝的农作物,就从那一年开始,深深扎根于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上!
要知道,红薯除了高产以外,它整株皆是宝。除了根茎以外,它的叶和叶茎皆可作为蔬菜食用,它的藤蔓可以用以喂养牲畜!
此前,南方多以水稻作为主食。可那一场洪水,毁了水稻秧苗,而补种完全来不及;且即便是府衙,也已经没有种粮了。
“民以食为天”!姚初雪深知,即便她调动起百姓重建家园的热情,可承受了这场灾厄的他们仍有患得患失。
想要稳定人心,就从最基础的入手。毕竟,占比最多的还是百姓,而百姓,不过是巴着那块地,指望着活下去罢了!
姚初雪凭借着她在灾民中极高的威望,身体力行鼓动着仍有疑虑的灾民们,种下了承载着他们新一年希望的种粮。之后的事情,大家想必都知道,江南土地本身就肥沃…加上洪涝带来的淤泥…那一年,江南红薯丰收,亩产达近四千斤有余!
江南事毕,姚初雪完美的完成了自己所立下的军令状,并借此得封大司农。然后,又被熙帝扔到了北方去处理蝗灾!】
那种叫红薯的主粮,亩产可达四千斤!
身侧是寺人们压制着内心的震惊而略显有些粗的喘气声,秦王嬴政充耳不闻,如同鹰隼般犀利的目光灼灼的盯着随着解说而被展开的红薯的配图:好似刚刚从泥土中被拔出的成窝的或大或小成串的、包裹着泥土的紫红色根茎。
这就是红薯吗?想要,可寻找粮种绝非一朝一夕之事,现在他和大秦,最缺的便是时间!
不知,昨日那女子献出的高产粮种,是否有可以媲美如此产量的神种?若是有…大秦的锐士及黔首何愁…
回过神他不惊有些好笑:这怎么可能…他怎么也开始…异想天开了呢?上天予大秦,已是厚待!
想起昨日边关蒙恬传信来,似乎天幕的范围仅限于大秦国境,嬴政不免一喜:天佑我大秦,此生,他定要为大秦延续国祚,使大秦可以绵延不绝!
更何况,前有他上一世的经历,后又有嫋嫋的治世经验;他何愁不能如愿?
不过…
南有水涝疫病,北有干旱蝗灾。
嫋嫋…那些年定不好过…
“不愧为吾徒!”嬴政有些叹息道:运气和他一样不怎么好!他即位时,蝗虫、大旱接连,有心之人以谣言构陷他,使得外界人心惶惶,也让他一度陷入被动。
不知道想到了什么,嬴政如同刀削般立体的俊美脸庞上,薄唇微微勾起扯出了一抹恍若昙花一现般的浅淡笑意,转瞬即逝。
——————
自发加入?军民一心?
所以墨家所追求的“兼爱”是可以实现的?人人平等,也并非痴人说梦?
以自己钱财购入粮食撑起灾患重的国家,派官员、医师、士兵为救灾。派遣的官员、医师、士兵和百姓平等以待,钦差可视作君王化身,代表的是君王的言行。她‘兼爱’,何尝不是背后的君王‘兼爱’?
为杜绝屠城、易子而食等人间惨案的发生;湛熙帝置个人于度外,发动政变,是为救世、亦为仁善大爱!墨家虽提倡“非攻”,却非真正的是非不分。更何况,为了救世而发动的政变,何尝不能看作是另类意义上的“非攻”?
“兼爱”者、“非攻”者;他们真想看看这位依墨治国的湛熙帝!千古一帝,还是一位千年王朝的开创者…
墨家巨子墨石一身?粗麻短褐,满头大汗混迹在一群匠人间,随意抹了把额头,将即将落入眼睑的汗液拭去。他明耀的黑眸却直直的看着天幕,不曾移开过视线。
———————
大秦的黔首们收到“愚民”政策限制,他们没有文化也不懂什么大道理。
但是,能够一己之力扛下压力,支持农圣娘娘赈灾;能拿出自己的钱银来为黔首们买粮,让军士和百姓自发簇拥在一起重建家园的,就一定是位仁君!
亩产四千斤…若是大秦也有此神种…也有农神娘娘眷顾,是不是他们的日子就会好很多?
可再也无人会在心中暗自抱怨埋汰秦律苛严了,想那湛国,祸起贪官。繁华一夕之间毁于一旦!
若依秦律,官员“通一钱者,则黥为城旦”;既“哪怕只是收受一钱贿赂,也要在脸上刺字并罚做苦役”。有此震慑,官吏岂敢贪墨银钱?
———————
治粟内史死死的盯着天幕上栩栩如生的红薯图片,妄图将它仔仔细细牢牢印刻在脑海中。
可无奈这只是植物的根茎,却没有一丝关于花叶的描写,着实有些难为他了!
可亩产四千斤,全株皆是宝,有这两点吊着他,看得见摸不着,着实让他有些难受。
【比起南方的水患和疫病,其实北方更麻烦。蝗灾连年,干旱又紧接着作祟。
大家都知道,土地越是干燥,虫卵孵化的就越顺利!而姚初雪一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