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路上君玉都与康信仁坐在马车之内,她让书僮荣发坐在原先那匹黄马之上代步。荣兰得到了充分的休息身体渐渐康复。因为康信仁急着赶路,康家的车夫除休息时间外,总是飞快地驾着马车,康家马车经过之处扬起滚滚烟尘。康信仁与君玉、荣发等人,偶尔披星戴月连夜赶路,荣发骑在马上,一路上看遍了绿树与周遭的山山水水。
康信仁与君玉赶了一月的路,才回到康信仁的家乡咸宁,这日已是五月十四日。康信仁与君玉来到自家宅院前,康家的家仆和长工出外跪迎自家外出归来的老爷。康信仁对自家家仆和长工说道:“你们觉得今年田里的收成会如何?”康家的家仆和长工向康信仁禀告道:“田里的庄稼长势很好,再加上连日喜雨,今年庄稼的收成必定胜过往年!”康信仁听自家家仆和长工这样说,满意地点了点头,并对他们说道:“好,难得你们这样同心协力地在田中劳作。”康信仁说完后,在随行家丁的搀扶下,下了马车,君玉整了整冠帽之后也随康信仁下了马车,君玉的书僮荣发也从马上下来,紧紧跟随在君玉身后。康信仁与君玉一起走进康家的大门,这时迎面来了一个年轻人。只听那从内宅迎接康信仁的年轻男子,迎上来对康信仁说道:“啊呀,岳父大人您回来了啊,小婿有失远迎了,不知岳父大人此行得了多少利钱?”康信仁有些回避刚才自家女婿所问的问题。康信仁只是问自家女婿道:“我外出的这段时日一家大小可否安康?”全申回答自己岳父道:“家中人等皆都安好。”回答完自家岳父的问题后,全申转脸惊疑地看向郦君玉。康信仁将他与郦君玉相识的经过详细地告诉了自己的女婿,全申听了自己岳父的一番话后,刹那间变了脸色,他暗自在心中想道:“我是康家的赘婿,原本这康家的家产日后都是我娘子和我的,谁知数年前,岳父他又添了一个庶出的儿子。家产以后眼看就是我娘子幼弟的了,这就已使我十分不平了,但我也能安慰自己说,元郎怎么说都是我那娘子的亲弟弟,由他继承康家家业也算是理所应当;只是,岳父他早已有婿有子,应该一点都不冷清,又何须再收这郦君玉为义子?真是可笑不知岳父心里怎么想的?看来岳父真的是老迈糊涂了,难道他还要分些家产给郦君玉?”全申想完这些心思后,心中十分不悦,他皱着双眉,勉强相随康信仁进入内堂之中。康信仁的嫡夫人孙春芳与女儿赛金一同出外迎接康信仁,康信仁的两个妾侍也跟随着孙氏夫人迎候着自己的夫君;此外,康信仁招婿入赘的同胞妹妹康美恩也出外迎接康信仁的归来;他们一个个都喜气盈盈的将康信仁接近内堂。康信仁的妹婿吴道庵年轻时自己家中十分穷困,因此入赘在康家,吴道庵是一个饱学的秀才,他素知脉理,广识歧黄,十四这日正巧他出外给人看诊,因此他未曾相迎于康信仁。
康信仁步入内堂之中,君玉只得先在厅堂之外等待与康家诸人相见。片刻之后,君玉款步从外边走进了内堂。厅堂内的女眷看见一位俊美的男子从外边走进内堂无不惊讶。德姐看见君玉的相貌,腮边生出笑晕;柔娘见到君玉的相貌,眼角动了柔情;孙氏夫人见了君玉的相貌,对君玉的身份心生疑惑,她连忙问自己丈夫道:“老爷,不知这位先生是何人?”康信仁详细地将自己收郦君玉为义子的经过告诉了自己的夫人。郦君玉走近几步向孙氏夫人见礼,之后又见过了康信仁的两名侍妾德姐和柔娘,此外君玉还与康信仁的女婿相互见过,君玉甚至不忘和康信仁的幼子元郎熟悉一番,元郎似乎很喜欢这个俊秀的大哥哥。柔娘见君玉这样亲近元郎,连忙笑挽着自己儿子元郎的手道:“元郎,这就是你的兄长哦,快叫声哥哥。”元郎听见自己娘亲这样说却怎么也不愿意叫君玉一声哥哥,他撒娇地往自己母亲怀里钻,柔娘伸手安抚着元郎。君玉微笑着说道:“大概是元郎年纪小,有些怕生。”君玉说完这句话后,便与康家众人一同归坐。康家的丫鬟和仆妇捧上了各式点心,请君玉品尝。孙氏夫人看着这一幕幕心中越发的不悦起来,她在心中暗自想道:“这次老爷回来,少了往日夫妻间该有的嘘寒问暖,信仁他只怕是越老越糊涂!出门在外原该做些正经事,如何反倒做出收认义子的荒唐事,一味博取他人的欢心。我觉得这郦君玉风流的模样,十有八九是戏班中的小生小旦。可恨那老来行为不端的康信仁,将豢养的戏子假称义子。等到日后有了机会抓住了郦君玉的错处,我一定要将这来历不明的男子赶出康家才放心。”孙氏夫人越思越想心中依旧非常恼怒,她假意对丫鬟们的服侍不称心,呼奴唤婢,仍然面含怒容。康赛金见了郦君玉也是一味地避嫌。德姐和柔娘对郦君玉频频注目,她们依依不舍的离开厅堂之中。这时只听外面家丁来报称,姑老爷已经回府。康信仁听说吴道庵回来了,高兴地连忙立起身来,然后他带君玉离开了前厅去见吴道庵。康信仁只因收认君玉为义子,所以即便是对妹夫嘘寒问暖,也透着万分高兴的神色。康信仁唤过君玉,让他见过姑父。君玉上前对吴道庵深深作揖。吴道庵见到君玉之后,对君玉大肆称赞,夸他是一位难得的好儿郎。吴道庵觉得君玉神态清雅幽远,非同凡俗,果然是具有温柔品性,才貌出群的少年郎。吴道庵猜想,郦君玉这样的才华品貌,不是出自阀阅名门,便定是出身自公侯门第。吴道庵对君玉连连称赞,之后,他让君玉与他一同就座。等君玉就座之后,吴道庵详细地考察君玉的学问。吴道庵问的题目,君玉都作了回答,君玉不光能够对答如流,而且没有丝毫停顿。君玉口吐珠玑,让满座皆惊,她心怀锦绣饱读了四书五经。君玉高谈阔论时,不假思索,也能够巧妙地对出吴道庵所出的联句。君玉之后回问了她的姑父吴道庵,但吴道庵的回答却一言一语都欠聪明。吴道庵离开座位对君玉连声称赞道:“君玉你真是一位博学奇才的年轻俊英啊!今日老夫真心佩服,从今之后不敢与你随便谈论文章。”吴道庵转身对康信仁说道:“舅兄,你快早些与君玉捐监,好让他尽早赴考。”康信仁听自己妹夫这样说,心中十分高兴,他春风满面地捋着胡须说道:“既然君玉对四书五经的学问认识得这样通透,那么更需要你这做姑父,从旁指点于他,让他更加明晰道理,也好方便他赴考。捐监的事情我会尽早为君玉办好的,让他可以尽快获得功名。”在一旁的全申将刚才康信仁的一番话听得清清楚楚,他面露怒色,已经开始心疼康家的银子,他想自己岳父为郦君玉捐监,大概会花去百两纹银。
之后,康信仁连忙命人收拾出东书房,康信仁的东书房被布置得非常幽静,君玉的行李被搬进了东书房。康信仁吩咐家仆为君玉换上全新的床帐。君玉十分感谢康信仁的安排,她在心中想道:“现在我有容身之地了,不用再飘零了。干爹他对我这样关切,我唯愿自己日后身荣,以报他今日的照顾之恩。”
这天晚上康信仁来到主卧房,对自己妻子孙氏夫人说道:“我连日来路途辛苦,今晚我就歇在西书房了。”孙氏夫人对康员外说道:“信仁,还是在这里歇了吧,免得来回折腾。”康信仁对自己夫人说道:“不,我在外面久历风沙,今天晚上必须沐浴,另外我还要收拾下行李。等到明天我将一切东西都收拾好,我们夫妻二人再轻松地聊聊天。”康信仁对孙氏夫人说完这番话后,便离开了主卧房。孙氏夫人见到康信仁这样的举动,不禁微微冷笑,她沉思了片刻,对康信仁起了疑心。
康信仁来到西书房内落座,他快速地给友人张明齐给了一封托负的书信,又立刻将一百十二两捐监所需的费用封好。这之后,康信仁立刻将一名家丁唤入西书房内,给了他六十两作为盘川银两。康信仁对这个名叫康达的家丁吩咐道:“你明天黎明之时就动身赶往京城,将我的书信和捐监的银两交给张老爷,记得要尽快讨回监照,不要有片刻迟延。”家丁康达领了信和捐监银子以及盘川,打点好行囊之后便立刻动身前往京城。康信仁四更时分才渐渐入睡,他的一番心意,全是为了他们义子的未来做安排。
康信仁的女婿全申平时要管理店铺不常在家,这一夜,他却回到家中陪伴自己妻子康赛金,他们夫妇二人在枕边谈论各自的心思,他们都担心郦君玉会分走家中的金银。康赛金对丈夫全申说道:“娘亲也不喜欢郦君玉这个人,不过爹爹却很赏识他,要想赶走郦君玉还要另外想计策。”
君玉在康家的东书房内,打开自己的行李,她在自己带出来的首饰中仔细地寻找着,她自己幼时簪帽器,这簪帽器四种珍宝是一组,算得上是奇珍。这四种珍宝一方细密花纹的玉质花结,两个有流苏丝带的珍珠球,一双嵌玉盘龙的手镯,系着红绳的黄金锁。君玉取出一个锦盒,将这组簪帽器放在了里面。这组簪帽器是君玉准备送给元郎的。
次日早晨,君玉起身梳洗完毕后,早餐是一碗全肉馄饨。康信仁昨天曾吩咐厨房,每天早晨晚上都需要为君玉准备点心。康信仁对君玉照顾很周全,他并没有把照顾君玉的事交托给孙氏夫人。
君玉吃完早餐后,康信仁亲自过来看望于他,康信仁询问君玉道:“君玉,你昨晚睡得可安宁?我已经派家丁去了京城,为你早早纳监,你好早日取得功名。你就直接在省城赴考吧,这里路近些,不用那么辛苦赶到京城去赴考。”君玉听完自己干爹的话后十分高兴,她连连说道:“干爹,对我真是太关心了,孩儿还没有报答干爹的收留之恩,就先让义父您为孩儿出了捐监的费用。但愿孩儿日后能谋得一官半职,也好光耀康家的门庭。不知试卷上写康姓还是郦姓,现在干爹您就为孩儿做决定,免得赴考的时候又要变更,那太麻烦了。”康信仁对君玉说道:“还写郦姓,我不愿意这样轻意地埋没你的真名。”君玉听见康信仁这样说十分高兴,她向康信仁承诺定不辜负他的一番恩情。然后,君玉去到内堂殷勤地向自己的义母请安。过了一会儿,康信仁的侍妾也到了内堂,她们柔顺地向孙氏夫人请安。柔娘手挽元郎朝里面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