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后,皇甫少华去到孟府向孟士元夫妇求取未婚妻孟丽君画像,孟士元夫妇念他对丽君一片思念之情,便同意将丽君的画像借他观赏一段时间。皇甫少华终于如愿地借到了丽君的画像,经过两天的思考之后,皇甫少华在第三天四更时就将一封奏章写好,并在当天早朝时便将自己的奏本呈给了皇上。皇帝在阅览了皇甫少华的奏章后,感到十分震惊,因为皇甫少华竟然在奏章上说当朝的郦相本是孟士元之女,也就是他的未婚妻孟丽君,而昔日投池的女子另有其人。皇帝在朝堂之上,便只得问皇甫少华道:“为什么皇甫爱卿你竟然丝毫不顾自己的生死,上奏当朝重臣为你的未婚妻?”皇甫少华听见皇帝这样问他,便也只得对皇帝上奏道:“因为当朝的副相郦君玉她确实是臣的未婚妻。”皇帝继续问道:“皇甫少华你难道不辨男女了吗?郦君玉可是你的恩师啊!”之后,皇帝又问郦君玉道:“皇甫少华竟说你是女子,郦爱卿,你可要朕将他治罪?”君玉立刻对皇帝说道:“皇甫少华只怕是病糊涂了,这天下长相相似的男女何其多!既然皇甫少华相思成疾,便不要重重治罪了,让他在自己家中养病思过吧!”皇帝说道:“好,皇甫少华朕念你有为国征战之功,便将你停俸半载,在家思过一年,没有宣召就不用上朝了。”皇甫少华几乎是喊叫道:“皇上,臣有郦君玉就是丽君的确凿证据!”皇帝听皇甫少华这样急切地说,便对他说道:“你一定要这样说,那就快把你所谓的证据呈上来吧!”皇甫少华听皇帝语气里给了转还的余地,便对皇上禀奏道:“皇上,孟丽君的画像现正悬于微臣的卧房中,臣觉得此画便是郦君玉实为孟丽君的证据。”皇帝听皇甫少华这样说,便对他说道:“好,你既然这样说,那么朕就派内侍将你所说的孟丽君画像取来。”说着皇帝转面对身旁的内侍权昌说道:“权昌,你现在就去皇甫少华家中将孟丽君的画像取来。”内侍权昌依言退下,快马前往皇甫少华家中取图。
皇帝和群臣等待了两刻钟后,内侍权昌奉旨取来了孟丽君的画像,权昌将孟丽君画像呈给了皇上,皇帝他亲自展开了这幅画像。皇帝只见画中的孟丽君有着桃花般娇美的容颜,画中孟丽君的容貌实在与朝堂上的郦相一般无二。见到孟丽君画像后的皇帝也几乎认定郦君玉就是女扮男妆入仕的孟丽君,此时他在心中暗暗想道:“难道郦君玉果然就是一个乔装入仕的女子?假如是真的,便又是我朝的一桩奇闻了!只是,若郦君玉真的是一个女子,朕却又不得不将她以国法治罪了,这又叫朕如何狠得下心呢?郦君玉他可是朝堂上难得的能臣啊!诶呀,朕怎么也如同皇甫少华一般开始不辨男女了呢?朕是一个有道明君怎么也开始猜疑起自己的重臣来了?不可啊,不可!郦君玉他明明是一个有才干的男子啊!不过,我朝传说中古来便多奇女子,说不定真会有才女会入仕为官呢?只要能够助朕匡扶社稷,朕又何必在乎他是男是女呢?只是,若郦君玉是孟丽君,朕恐怕就要成全她与皇甫少华的婚事了。若郦君玉只是女扮男妆的其他女子,而不是皇甫少华的未婚妻,朕只怕早已对产生了爱慕之情,就在此刻,面对着一众朝臣之时,朕是不是不该如此呢?”想到这里,皇帝对皇甫少华说道:“原来,皇甫爱卿的未婚妻果然与郦爱卿长得很像,不过皇甫爱卿也不该将自己的恩师指为自己的未婚妻,看来皇甫爱卿确实需要好好养病了,只是朕答应你在你养病期间,朕会为你下旨于天下间帮你寻找你的未婚妻孟丽君,至于昔日替嫁投池的女子,既是有义贞烈女子,朕也不会对殉节的女子多加追究。”皇甫少华见皇帝为他下旨于全国中寻访他的未婚妻丽君,便高兴地叩谢了隆恩,毕竟他想他的未婚妻丽君未必官至宰埔,只要皇帝下了帮他寻访丽君的诏书,即使他未婚妻真是郦相,早晚都必须放下官位与他团聚。下朝之后,皇帝便命翰林院中的官员,起草了寻访真正孟丽君的诏书,若单为此事,皇帝不怕天下苍生的责问,也顾不得原本下旨修建的旌奖贞烈的贞节牌坊将要遭到废弃,因为无论对皇家还是百姓来说,有传奇色彩的烈女何妨活在这世间。百姓们更在乎的是一个故事的传奇程度,反正不是自己家的事,他们也左右不了。更多的百姓想的是孟丽君可否活着与皇甫少华重聚,以及世事险恶,孟丽君真的尚在人间吗?
三个月后,首相祁盛德告老还乡,郦君玉由原本的副相升任首相,孟士元则由刑部尚书升任群相之一的龙图阁大学士。就在这一日的午后,君玉正在内阁中看卷宗,她左手拿着卷宗,右手誊抄着记录。这时,内侍张泉走进阁内,他走近郦君玉,对郦君玉说道:“郦大人,皇上宣您前往思明殿中商议朝事。”君玉听说皇帝召见,便立刻站起身来,相随内侍张泉而去。君玉她穿过御道,绕过宫墙,来到了思明殿外。内侍张泉对皇帝禀奏道:“皇上,郦相国到了!”皇帝看见郦君玉到来,高兴地微笑着,暂时忘却了所有的烦恼,他从嵌金龙黄金交椅上站起身来,然后走到郦君玉身旁,用他的双手扶起了行礼的郦君玉。之后,皇帝吩咐身旁的内侍们道:“快给郦相看坐、上茶!”君玉再次行礼谢过皇帝隆恩。君玉落座后,当着皇帝的面饮下了茶水,皇帝微笑着望着君玉,其实此时他早已心乱如麻,两边的内侍们安静地目视着这一切。皇帝一心想着和君玉说话,但他又担心自己的言辞会令君玉不高兴,所以他只是沉默不语。君玉喝完了御茶便向皇帝开口问道:“不知皇上宣召微臣有何要事相商?”皇帝听郦君玉这样问他,他微笑着回答君玉道:“朕此次召你前来并非有国事相商,而是想邀君玉你一同游赏上林苑美景。现在上林苑景色正好,正是观赏的好时候,朕想与爱卿你一同观赏这上林苑美景,但朕担心若与你说明实情,你会不愿意与朕一同游园,所以才借口有国事相商相邀君玉你与朕一同玩赏上林美景。”君玉见皇帝这样说,便对皇帝说道:“既然如此,微臣谢过皇上相邀游园之恩。”随后,皇帝吩咐内侍们为他和郦相备下了两匹御马,皇帝和郦相先后上马。过了一会儿,皇帝吩咐相随左右的内侍们道:“快将文房四宝备好,朕与郦相国待会儿还要随兴赋诗。”内侍们领命备下了文房四宝,以备皇帝和郦相国作诗。
皇帝与郦相国乘骑在马上,他们所骑的马儿缓缓地行走着。年轻的君王与年少的相国,手中握着各自马儿的缰绳,眼中满是御园秀丽景色,这御园中的亭台楼阁层层叠叠的矗立着,远处可见曲折的回廊。上林苑幽静的小路周围有着一棵棵繁盛的柳树;远处的假山倒映在那一方小小的池塘中;四周繁花似锦,一声声鸟儿啼叫声悦耳动听;一丛丛碧绿的青草在泥土里生长着,一泓清泉在巨石旁流倘着,此时的上林苑真可谓浸染在万紫千红之中。年轻的君王一见上林如此美景不由得龙心喜悦,他勒住缰绳停了御马,回过头来看着君玉,并温和地对君玉说道:“郦爱卿快趁此美景赋一首即景诗来!”君玉即刻领旨应了声:“是!”随后便作成了一首诗。这首诗题作《游上林春景》,全诗如下:“扈跸荣叨入上林,纷纷芳气翠华青。云围似带山腰瘦,水挂如帘洞口深。夹道名花迎化日,环池细草润膏霖。回看红雪飘香处,沐德承恩敢即吟。”君玉口占此诗后,又在内侍们的服侍下,将此诗写在了御用的宣纸上。皇帝对君玉即兴作的诗大加赞赏。
不一会儿,君臣二人又来到了“春柳石桥”这一处特别的景致,君玉只见千棵新柳环抱着,红艳艳一片繁花倒映在清澈的泉水中,树上的黄莺,在垂柳间吟唱着;四周的花丛中还有着穿梭于花间的可爱小蝴蝶。君玉感叹上林苑中果然多美景,一眼望去多得是醉人的美景。君王望着沉醉于美景之中的君玉心中很是高兴,他又对君玉说道:“爱卿既已赏过‘春柳石桥’的美景,何妨再为此景赋诗一首。”君玉又道:“是,微臣遵旨!”君玉又作了一首诗,此诗题作《春柳石桥》全诗如下:“皇园石桥纵马蹄,微风拂枝柳新披。碧绸倒影波光暗,青幔成荫日色低。池水静流双燕戏,隔花深处黄莺啼。上林侍驾游春日,雨露方浓天恩齐。”皇帝看完君玉的第二首诗又是一番称赞,之后皇帝策马登上了石桥,君玉随后也登上了这座石桥。此时,皇帝故意故意把手中的御鞭向旁边的柳梢上一扬,柳条上的露水像雨滴一样洒了下来,正洒在了君玉的面颊上,皇帝微笑着,看着眼前的这一幕,他在马上温言说道:“此景真是妙啊!这满园的奇花异卉,都比不过朕的郦相。”接着皇帝吩咐内侍道:“内侍们笔墨伺候,朕要作诗一首送给郦爱卿。”内侍们领旨将御笔蘸墨恭敬地递给了皇帝,皇帝立刻将一首诗挥毫而就,此诗题作《同游御园赠君玉》,全诗如下:“奇才相国帽微斜,柳露飞珠溅脸颊。今日上林春失色,只留解语一枝花。”君玉看完皇帝此诗,觉得皇帝的诗中的意思值得玩味,她此时只得沉默不语。
过了一会儿,内侍们又道:“前面就到‘泛月河塘’了,万岁爷和郦相爷若要泛舟,奴才们这便去准备。”骑在马上的皇帝对内侍们吩咐道:“那就快去备船,朕和郦相国要去泛舟。”
皇帝和君玉来到了“泛月河塘”,只见近处绿水含光,远处则有一座座青山耸立。“泛月河塘”周围到处是花朵烂漫开放。这时,随驾内侍向皇帝禀奏道:“请皇上和郦相国临堤下马,以便登舟赏景。”皇帝和君玉此时同时下马,他们君臣二人来到这艘御船之内。船头的内侍们开始划动这艘御船,这艘船在河塘之中慢悠悠地前行着。君玉和皇帝坐在船舱之内,从舱房内开启的雕窗窗口处,观赏着河塘上的美景。此时天空中布满了晚霞,且有傍晚夕阳下的阵阵暖风袭来,远处青翠的山峦景色,特别迷人。泛月河塘的河水清澈见底,河塘中有着御舟模糊的倒影,又有周围的阵阵浓郁的花香漂入船舱之内。皇帝又邀君玉对弈了三盘围棋,待到下完时,太阳已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