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时节,暮霭沉沉。
昨夜的雨水浸湿了普济寺门前的青石台阶,清晨朦胧的水雾缭绕着大佛山深处的清幽尼寺。
静光跪坐在如来大佛高耸参顶的神像面前,一手念珠,一手敲鱼,只带有淡淡血色的唇间轻诉佛缘,诠解禅语。
她身后的蒲团上,新来的小尼兀自开口,询问道:“那么,究竟何为佛缘?”
“佛缘无边,看似你与佛陀,实则你与我间。”
“噢——”
小尼恍然大悟,双手合十,“原是如此,感谢静光师姐的参解。”
不愧是十六岁就被住持师太拟定为下任接班人的静光师姐,总能一语道破玄机,她深感钦佩。
静光向佛微微颔首,眉眼如水,清浅无波。窗外的辉光流转到她一席落地的藏青裟袍上,仿如佛光普照。
转眼,她来到普济寺剃度出家已经十年了。
十年一梦,前尘梦魇恍如隔世,她在诵经礼佛中忘却身世,忘却姓名,忘却一切。
只记得,六岁那年初入尼寺,天上云开雾散,佛影乍现。
住持师太凝眸望她,眼底沉光难解,讳莫如深道:你天生佛缘深重,注定难以解脱。
从此,她认定,青灯古佛就是她今生的宿命。
可世事无常,佛陀有言,因缘际会由天定。
她必然,也会陷入她的无常劫。
*
普济寺是帝王公庙。
深秋九月,存续多年的战乱时代终于在新帝的登基中结束,实现了几代君主天下一统的愿景。
新君的次弟——王次子平康将军因战功卓越,此次被特别加封为平乱王,代表姜国王室,前来参拜礼佛。
师太住持和小尼们自天光未亮就开始列队等候,忙里忙外的迎接着浩大冗长的祭祀仪仗队伍。
山门外鼓乐齐鸣,锣鼓喧天。
后院的净光殿内依旧清寂,就连往常偶有喧嚷的小尼们今日也都不在。
只剩静光一人,独自敲打木鱼发出声声规律的脆响。
直到最后一章《无量经》诵完,她才放下手中的念珠和犍稚,提袍站起来,掀眸隔窗往外望去。
院子里,秋后变成火红的枫叶飘然降落。
大枫树下,身着一袭藏青银纹圆领襕袍的男子依旧站在那里。
他已经一动不动呆立了许久,红叶映照霞光,将他轮廓分明的面庞勾勒出峡谷般深深的色彩。
枫叶在晓风中蹁跹打卷儿,翻飞在他束紧的金丝腰带边,最终,又飘飘荡荡的落在他勾着银纹滚边儿的黑色长靴上。
“将军,何不进殿来?”静光立于窗边,声音如清淼,似水无痕。
冯盛京片晌,才终于移动脚步,走向窗前,端目往殿内看。
静光却已转身向身后的佛陀神像去,他只望见她袈裟轻漾的背影。
她的身姿纤瘦,宽大的衣袍显得空荡荡的,如欲飞升的嫡仙般飘荡在佛前。
只听她又道,“将军一直在外面听贫尼诵读经文,不是吗?”
冯盛京从大门转入殿内,静光听闻脚步声由远及近,一直到她的的身侧才站定下来。
她单手立掌,闭上双目,向面前硕大的佛像倾身礼拜。
“女师父,你真的觉得,拜它有用?”
他的声音充满桀骜的戾气,静光先轻念“罪过”,才又道:“佛法在于渡心,人人渡心,方可渡世。”
冯盛京冷笑,周身散发着凛冽的肃杀之气,道:“不知道,能不能渡的了我?”
他征战杀场,马蹄所踏之处,不知多少亡魂鬼魄。若真有佛,他也早就渡不过脚下成河的血路。
“佛渡众生。”
静光睁开眼,转过身,与冯盛京正面相对,定定地望向他。
“将军也是众生。”
一双清亮的眸子目下无尘。
冯盛京在看到她样子的刹那间,全身像僵直了般,猝然呆立。
因为,面前的人,有张他太过熟悉的面庞。
那是不能用任何俗世词藻来描述的长相,世人常用来夸赞女子的“美貌”二字只会侵犯于她——
一个仿佛圣光萦绕的,九天琼霄上菩萨般的女人。
……越姬。
这张容颜就这样再现在冯盛京眼前,他无法言语形容的震撼。心房内,仿佛一夜间千树万树的梨花尽相开放,旌曳不止。
静光注意到,他的目光毫无掩藏的炽烈如火,交织着亵渎佛主的罪恶情欲。
“将军,请您移步大殿,参拜大典要开始了。”
她登时警觉,肃声拂袖离去。
此刻的她还没意料到,只此一眼,会让她坠入深不见底的冷壁寒潭,从此再也无法挣脱上岸。
大典直到午时正刻才正式开始,在住持师太的主持下,繁重的礼节过后,平康将军冯盛京携他年轻的母妃——瑜王妃款步上前,双手合十在佛前燃香礼拜。
王妃恭敬站于他的身侧,眉眼如黛,红唇涂丹,大红色调的衣饰在她身上显得庄重不俗,端丽绝伦,华丽的裙摆铺陈在地上,仿佛一幅长长的画卷。
静光和众年长的师太们同处,立于大殿内两侧,为参拜祈愿诵经,望佛主保佑天下太平永续,福泽万民,姜国世代绵延,千秋万代。
这时本该沉心念佛,可她稍一抬眸,就又触到了那让她浑身不适的灼人目光。
如此神圣的仪式,他竟也用这样肮脏的注视来亵渎她,让她的淡如无物的眉眼间颦出一抹愠色。
住持师太提醒道:“将军,请您庄重。”
冯盛京默然转眸,他不是有意轻慢佛祖。
只是,那张观世音菩萨般的面庞,他仿佛见过。
五年前的冬夜,督军营帐内,花烛红妆,云雨缠绵。虽然,他心中清楚,斯人已逝,一切永留那时那刻,早已没有重见之日。
冯盛京迫使自己不再往静光的方向看,眼前的尼姑,纵然有着与越姬再相似的容貌,终究也不可能是同一个人。
*
礼佛仪式结束,参拜的队伍又如来时般浩荡的离开。王室带来的喧嚣氛围褪去,只有静默清寂才真正属于这里。
大家像往常一样,每日吃斋念佛,劳作修行。安静的尼寺内,只有在清晨诵经的时候才会发出阵阵整齐的声响。
静光从这个月起,开始负责小尼们的早课。住持师太因要参悟宿命之道,已经多日闭院不出了。
初晨的曙光从山间冒头,渐渐升上穹顶,她坐在殿前,看着早课迟到的几个小尼留下来抄写经文。
阳光散落在竹简上,清晰的照耀出上面古朴的沟壑。
“净心守志,可会至道。譬如磨镜,垢去明存。断欲无求,当得宿命。”
想到最近时不时出现在她脑海中的,那个让她心神不定的目光,她嘴里不自觉跟着默念道,“人以爱欲交错,心中浊兴,故不见道。汝等沙门当舍爱欲,爱欲垢尽,道可见矣。”
“我佛慈悲恕罪,阿弥陀佛……”
这天夜里,闭关多日的住持师太将她叫入禅房内。
月色朦胧,树影从竹木窗落到地毡上,隐隐晃动。大宣炉里一炉飘香的烟气,袅袅不断的上升,住持师太端坐在炉后,面容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