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后更加焦急,她探出身子,神色凝重地询问:“可有破解之法?”
那道长捋着胡子,一挥拂尘,念了句“无量寿佛”,随后端正神色,温声说道:“世间万物相生相克,如何没有破解之法,娘娘您且听我细细道来……”
说着,道士又止住了话头,皇太后心领神会,一挥手,令身旁伺候的宫人都去外头候着。
宁寿宫的主殿高且开阔,尽管宫门开着,候在门外的人能见着两人的身影,言语却听不见分毫。
那道士后头又说了些什么,旁人已不得而知,只知晓那道士离开时候仙风道骨更显飘逸,皇太后脸上的忧虑也悄然退去。
等那道士走了,皇太后又将萨满召开,卜了一次吉凶,随即便令人将宜妃唤去宁寿宫说话。
听到翊坤宫中的传信后,胤祺右手攥拳,重重地拍向左手的手心,心里大喊了一句:“成了。”
脸上却仍然是波澜不惊模样,好似听见的不过去最普通不过的消息。
胤祺打开桌上放银子的匣子,从中拿出一粒散碎银子,约莫二三两重,在手中掂了掂,便抛向了传话的小太监。
小太监眼疾手快地将银子接住,只觉着手里沉甸甸的,脸上的笑意更深,不过是传递些无关紧要的消息,就能得到如此丰厚的打赏,难怪宫人们都争着抢着要给五阿哥跑腿。
五阿哥成亲已近在眼前,眼见着就要分府别居,按着规矩,也是会从宫中拨些宫女太监入阿哥府伺候的,不若回去找些路子,在五阿哥手下当差,总比囚在不得见人的皇宫里,一日复一日的苦熬强。
打定了主意的小太监笑得更加殷勤,又与胤祺说了许多奉承话,估摸着时辰,也不敢多耽搁胤祺时间,说完便告退离开。
这眼力劲却比说吉祥话更让胤祺高看一眼,琢磨着这个机灵人,懂得眉眼高低的,要过来给日后给黛玉跑腿办事也未尝不可。
跑回宫中数着存着银子,想要找人活动去五阿哥府的小太监还不知,他的想头很快就要实现。
要个小太监入府当差,这太监原本还是宜妃宫里的,对胤祺而言就是一句话的事,他吩咐了弄墨之后,便将此事撂开。
胤祺在玉泉山的泉水里洗净了手,敛气屏声地磨墨写信,不过就是几个字,泼墨挥毫,一气呵成,等到信纸上墨汁淋漓稍微干了,胤祺又喊来舞文,将信交给他,叮嘱道:“尽快将这信
交道林姑娘手里。”
舞文伴着胤祺长大对他的性子知之甚深知晓林姑娘的事情绝对不能耽搁接过信便立即往林府跑去没过多久那犹带墨香的信纸便到了黛玉的手中。
等到黛玉打开信封瞧见:“事已办成放心。”几个字之时宜妃甚至还没从宁寿宫出来。
黛玉摩挲着手中的信抿唇笑出声来。
事情交给胤祺确实无语她担忧好像不论什么事情胤祺都可能很好的解决让她没有。
窗外花红柳绿日光明媚黛玉坐在窗柩之下侧脸被日头渡上一柔和层的光晕低头浅笑最是温柔。
而被黛玉念着的胤祺此时已经被召唤到了宫中。
等到胤祺接了旨入宫时日头已经偏西金乌正要西沉偌大的紫禁城里已经静了下来夕阳的余晖打在朱红的宫墙上不知见证了多少兴衰起伏。
胤祺沿着宫道大步走着通向宁寿宫的宫道早就被小太监清了道胤祺领着贴身伺候的人没多久便到了宁寿宫外。
此时已是白昼与暗夜交割之时乌鸦扇着翅膀在宫殿的檐角上扑棱着在咸蛋黄一样的太阳下发出嘶鸣。
胤祺被迎上来的宫人簇拥着入了宁寿宫里。
日头越发下移宁寿宫里面已经点起了烛火厚重的木头被跳跃的烛光映衬的温润平添了几分柔和。
皇太后盘腿坐在炕桌上慢悠悠地盘着手中的紫檀手串宜妃站在她身旁递茶端水的伺候着听见靴子踩在地上发出的磕哒之声两人连忙向门口望去见着英姿勃发的胤祺既骄傲又得意。
这么好的孙子/儿子是她的皇太后与宜妃不无自豪地想到。
只不过一想到特意将胤祺唤来的事无论是皇太后还是宜妃脸上的笑意都僵了一瞬为胤祺委屈起来。
这也就导致了胤祺这一日在宁寿宫里
就连用膳之时皇太后也时不时地便点一个菜让宫女送去给胤祺。
宜妃没法给胤祺送菜便一直用那柔地能滴出水的眼神溢满母爱地关怀着。
胤祺一琢磨便知道皇太后和宜妃为何这番作态他笑着受了好意同样将自己案上没动过的菜献给了皇太后和宜妃。
这让这两人更加心酸多么好的孩子好不容易成了亲娶了妻却只能空守着年轻貌美的福晋想到这
皇太后与宜妃更是怜惜,盘算着从库房里找些什么好东西,给胤祺补偿。
至于说不听道士的话,这个念头,从未在皇太后与宜妃心中出现过。
当年姑苏那跛足道人和癞头和尚的神异,皇太后与宜妃看的真真的,莫说她们,就连康熙这些年都在不断的派人寻找那俩人,也说不得是存了些什么心思。
这道士能与多年前的癞头和尚说出的话如出一辙,就是有本事的人,皇太后与宜妃供着还来不及。
两人对那道士所说的,胤祺年岁尚小,不能精元早泄,不然恐伤根本,有碍子嗣一事深信不疑,恨不得抓着胤祺耳提面命,让他不许胡闹。
只不过,皇太后与宜妃对视一眼,两人踟蹰着不知该如何开口。
与胤祺一般年纪的人,早就有屋里人伺候,早早的通了人事,康熙在他这个年纪的时候,第一个孩子都已经出生了。
然而,在胤祺即将成亲的当头,她们身为胤祺的长辈,却不许胤祺触碰女色。
莫说胤祺听到后怎么想,皇太后和宜妃已经为他委屈上了。
终究还是宜妃没有扛住压力,硬着头皮做了这个恶人。
“胤祺,今日唤你过来,是有件事要与你交代。
胤祺放下筷子,神色恭敬地聆听者。
这让宜妃心里更是酸软,她温声细语地将那道士的话交代完了,越说声音越低,到最后的余音甚至低到微不可闻。
果然是此事,那道玄的本事愈发大了,胤祺暗自赞叹着,脸上神色不变,只对着宜妃的吩咐点头应了。
皇太后和宜妃本来担心胤祺不乐意,安抚的话想了一句又一句,却没想到胤祺如此平静地就接受了,皇太后和宜妃又是担心又是心疼。
既担心胤祺阳奉阴违,又心疼胤祺迟迟不能有自己的子嗣。
更忧心胤祺的后院起火。
人家精心呵护着的姑娘,一朝嫁过来却要独守空房好几年,搁着寻常人家,气性大的闹一场回娘家也不是稀罕事,虽说胤祺是天家的阿哥,他福晋必不敢如此闹腾,但心里头气不过,胤祺的日子又如何能过得舒心。
宜妃还是希望胤祺与他福晋能够和和美美的,能有个贴心人伴着,日子都能顺心不少。
宜妃语气更加轻柔,她凝神思忖着,斟酌着与胤祺说道:“林姑娘是个好姑娘,她嫁给
你却要受这个罪,你不许欺负她,我记得以前关外老家送了匣东珠过来,那般品相的珠子这两年已经没有了,一会儿你把那匣子拿走,去内务府让他们做成首饰,给林姑娘送过去。
皇太后也连连点头:“林家女儿教养得好,嫁给你是你的福气,我这里也有套首饰,适合你们年轻人戴,放我这儿也是落灰,一会儿你也拿回去。
胤祺不意居然还有意外效果,他笑着应了,又与皇太后和宜妃说了几句贴心话,趁着宫门还没下钥,双手抱满了东西,满载而归。
出了宁寿宫门,天上已是漫天星辉,倦鸟归巢,呕哑嘲哳鸣叫的乌鸦,终于也沉默了下来。
此时天色已晚,再去林府不太合适,胤祺沿着沉寂的宫道,往他的院子走去。
夜间的紫禁城格外安静,长长的宫道只有胤祺一行人走过,脚步声踏碎一地寂寥,等胤祺回了院子,正是下钥时辰,只听见后头宫道落锁的声音此起彼伏。
“五弟。同住在宫里的大阿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