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内卷皇帝被迫成为咸鱼 关途

第 62 章 登基第五十四天(...

小说:

内卷皇帝被迫成为咸鱼

作者:

关途

分类:

穿越架空

第62章登基第五十四天(

一条鞭法,那可太有名了!

谁能不知道这个啊!简直能够载入王朝中兴的教科书!

要不是遇到的皇帝……很难评价,在对方死后毁掉了所有改革成果,这口气说不定真能续上。

总而言之,这个方法真的特别有用。

更幸运的是,这么有名的税法改进政策,明慕记得!!

“爱卿,朕有想法,想要更改税制!”明慕疯狂在记忆里寻找相关内容,趁着记忆内容还算清楚,赶紧说出来,“这其一,就是简化收税项目,将多种繁杂的税目化简,如田税、商税等;第二,将实物税折合成银两税收,取消人口税,摊入田亩;最后就是雇佣劳役……呃,不再让百姓无偿劳动!”

要知道,电视剧里面那些拿着水火棍,喊着“威武”的衙役们,其实都是当地百姓的无偿劳动——因为那也是役的一种。

他叽里呱啦一通说完,去看对面户部左侍郎的脸色,只见对方微微凝神思索的样子,便清楚自己这番话肯定是有效果的。

阚英适时地送来了温茶,让陛下润喉。

明慕将瓷杯捧在手上,小口小口地喝了半杯,压下砰砰跳个不停的心脏。

刚才真是险象环生!

背到最后的徒然卡壳真是吓了一跳,还好几条内容之间具有关联性,背出前面的,后面的自然一咕噜出来了。

而且第二条,其实有个更出名的名字,叫摊丁入亩。也为后面的王朝打下了盛世的基础。

只是不知道,这些税法对如今的盛朝有没有用?

“陛下……陛下的提议,真是极有道理。”

户部左侍郎琢磨良久,三条方法都能用上,好处显而易见。不说别的,若是将实物税同一换成白银,盛朝的“贫穷”就能好转。

目前国库没钱,便是白银少,市面上流通的白银、铜钱也少,钱动不起来,但粮食、茶叶等产物不少。

“果然,陛下目光长远,能放眼以后数百年……”

陛下的提议简直越想越精妙,简直是彻底清除盛朝积弊的沉疴,转向了一个截然不同的、崭新的方向!

若是此法能成,再加上明君统领,盛朝未

免不可千秋万代!

“不是,以前在书里看过的,署名著作为张太岳,可惜是前朝旧物,对方应该不在人世了。”明慕立刻摆手,指了指自己,“实不相瞒,朕年岁不大,如何想出如此老练的税法?”

说起来还有些羞愧,贸然用了别人的方法,也不能跨越时空给张大人版权费。

明慕有点心虚,又强调了一遍:“不是我,是张前辈改进的方法哦,叫做一条鞭法。”

和一条鞭法齐名的改革政策还有一条,叫做考成法,用以考核官员,只是应用的时间不长,在张阁老去世后飞速废除。

不知道有没有用,明慕将还能记得的地方写在金笺上,让人送去吏部。

他清楚现在在重新制定官员考核的方法,不知道能不能用上。

“只是陛下,想要应用此法,黄册必须重新修改。”

明慕点点头,问道:“现在能不能批银子出来?最好是在今年收税开始之前,将黄册重新修补,推行新法。”

黄册是金陵六部负责的内容,专门开了一个部门进行保存和管理,人员大概十几个。除此之外,每次重修黄册都要和之前的数据核对,以防地方做出隐瞒田亩之事,工作量繁杂……而干这活的,是金陵国子监抓的壮丁,没有酬劳。

若想制作保存许久的黄册,纸质、装帧等都有要求,这笔钱朝廷也不会出,而是让百姓自己出钱。

越了解,越觉得朝廷简直将白嫖劳动力发挥到了极致。

……这工作效率能提高才有鬼了!

在他登基之后,这种懒政的情况有所缓解,新修时应该能稍微提升一下工作效率。

“……总之,先帝那一批暂且不管,这次,朕要全部、正确的数据,决不许弄虚作假。”明慕强调道。

户部左侍郎神色一凛,就差跪下发誓了:“臣绝不负陛下信任。”

处理完这件事,明慕站起身,稍微活动了一圈。

短暂的假日后,事情一件接着一件,简直连喘息之机都没有。

而且,能呈上御案的事情,都属于内阁无法做主的大事,而其他的细枝末节,都已经让别人处理完了。

好不容易告一段落。

明慕心里默默盘算着,现在就是等北疆那边战事的消息了。

若是这次能够成功守城,皆大欢喜,北疆背靠盛朝,就算耗也能将戎狄耗死。

但若是……失败……

“……我一会写一封手书,传去厉将军、邵将军等人处。明慕飞快地写了金笺,再按上印章,低声对阚英道,“我害怕北疆有变。

多亏了这些时日的恶补,他对国内将领倒不是完全两眼一抹黑了。

“陛下,只是区区戎狄,需要如此兴师动众?阚英有些不解小皇帝的担忧。

明慕只道:“当我是杞人忧天吧……

华夏历史上的确有被外族入侵的记录,还不是一次,后面一次是被女真入主中原,压制汉人,走了许多不必要的弯路。

为了避免之前的历史重现,明慕半点不敢放松。

“奴婢清楚了。

阚英想起梦中,陛下的鲜血从城墙上流下来……那副满目血红的样子。

他一瞬间引起了十二万分的关注,轻轻问道:“陛下,倘若、倘若戎狄真的来了燕都,兵临城下,您……

“遣散燕都百姓。明慕立刻给出回答,“让皇后、郡主迁都,前往金陵,固守南方。

“陛下不去金陵吗?

“我……我当然也会去的。

明慕的声音充满了安抚意味。

骗人。

阚英只低着头,默默在心里反驳。

陛下不会去金陵的。

梦中便是如此,陛下有迁都的机会,只一直守着燕都,等待城中乃至附近百姓全都迁走,自己才愿意动身。

只是那时,北疆防线腐朽,一击即溃,戎狄来的速度太快,燕都中还有大部分人没有离开。城中兵力,绝守不住城。

那戎狄单于只送来了一封手书,倘若陛下主动赴死,他便不屠城。

以至于后来……

所以,对最后这句话,阚英是一个字也不信的。

“事情不一定发展到那么糟糕的情况,我只是先预设。

小皇帝拍了拍阚英的肩膀,似乎是感知到了亲近阚英宫侍的低落情绪,语气倒是挺轻松的:“或许这次,直接就有好消息传过来,完全不必要担心的。

说实话,戎狄又不种地,都是以战养战,不可能和盛朝玩消耗战。

除非那种不知名的火器非常非常猛,能把他加固的城池炸了。

但那怎么可能呢?

——

北疆的焦灼没有传到全国。

相比之下,重修黄册这一消息倒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成为了百姓们津津乐道的话题之一。

黄册是国朝根本之一。

如今税目严苛,要交人头税和田亩税,人口越多,家里的负担就越重,所以,百姓多会使用各种方法,以摆脱黄册的人口记录。

比如,好田的税收比差田多,茶园的税收比田亩多。而在开国之初,精准的数据已经确定了一个地方的好田、茶园等数量,为此,很多豪强将自己名下的良田转移到穷苦人身上,让他们多为自己交税。

举子所在县区的千亩茶园就是这么来的,别处的茶园税收高,便将自己名下的茶园分到举子县中的一个绝户身上,绝户死了,家产充公,县中便多了一处茶产。

可茶叶从来没见到过。

时下百姓对数算并不敏感,就算税多了,也只以为是上边的人想多捞一笔,都默默忍耐。

此外,在很多情况下,就算发现自己交税异常,告诉给当地县令,基本上也没什么用,毕竟县令们只需要交上去的税目达到要求就行,至于其他的?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往往穷苦人受不了高额的税收,会将自己的田亩卖掉,自己成为佃户,一年年的租税压在肩上,几乎困死。

而地方豪强则是完成了初步的土地兼并。

当这种情况严重到一定程度的时候,王朝必然会分崩离析,迎来下一个周期。

而明慕,则是打断了这个即将步入深渊的进程。

“阿婆,你家田别卖啊。”见到附近有人盘算着卖田,附近的邻里立刻上前,试图劝说。

田亩是乡下百姓的根本,如果没了田,就是任人宰割的命!

“可是……家里实在揭不开锅了。”

花白头发的阿婆忍不住叹气。

她家里人口简单,算是中田,但是每年的税收极重,后来隐约听说,有人将家里的壮丁安在自家头上,白白多了一个人丁税。

一个壮丁的人丁税可不少,一年年下来,不知多交了多少粮食。原先,她等着上面重修黄册

好把自己家里的这个人丁税抹掉偏偏七八年了新的黄册都没出来税收也一直不能更改。

十多年的税收压得她们喘不过气。

若不卖田今年的税就要交不上到时候变成流民比变成佃户还惨。

甚至今年因为她家的“壮丁”还要服徭役。

天知道家里只有女儿一家唯一的壮丁就是女婿叫他去了徭役家里的田就得少种口粮就少了。

邻家在县学读书的小孙孙今日休沐听到争执立刻说:“阿婆你别卖今日我看到公告陛下说要重修黄册还要更改税法。”

“黄册要修到什么时候去?”阿婆叹了口气“陛下心是好的可是黄册一修七八年谁也等不起。”

“今年肯定能修好!”那小孙孙说“那可是陛下说的!”

“是啊有了那个土豆和红薯能熬过这个年。实在不行我家还有一口米!”

邻居之间都沾亲带故知道田地的重要性此时又有不少人沉默着拿出了家里的一点口粮。

那些豪强买了地后就会侵占别的地方比如减小田埂比如更换界碑若是两家田相连甚至会抢占别人家的影响其他百姓。抢水时

对方还会派出家丁可怕得很呢。

不仅如此卖了地那户人家往往和村子里其他人格格不入。

那阿婆想了又想这陛下登基以来所作所为他们都看在眼里每句承诺都做到了。

说减税就减税说派遣官员下乡教书近日就看到人了。

朝廷出了错陛下还帮忙担责……

陛下绝不会欺骗他们。

往日积攒的公信力在此时发挥了巨大的作用阿婆咬着牙点了点头:“好我再熬半年。”

这么多年都熬下来了再多半年也不算什么!

……

类似的情形发生在许许多多的角落。

与此同时先前弄虚作假将自家人口税安到别人身上的地方豪强们不约而同来到了县衙想要故技重施。

“大人好久不见啊。”

一位穿着细棉布衣服的下人在县衙蹲守了半天终于见到了县丞大人立刻上

去套近乎点头哈腰的“我家老爷备了宴席就等着大人去呢。”

“什么宴席?近日有要紧事我可抽不出时间。”

“大人说的什么话只一顿午饭算不得什么……”那下人陪着笑不敢多言。

“免了转告你们家大人先回去清点罢。”以往最好说话的县丞此时却不假辞色铁面无私起来:“我只提醒一句若是查出了……少多少年就要补多少年。”

这些补税一部分要送往国库一部分要送给以往被顶名的人家作为补偿。

那下人瞬间脸色苍白。

这么多年的税……可不是少数啊。

“大人说笑了我们老爷最是和蔼不过一向配合官府怎么会……怎么会有漏税之事?”那下人干笑两声

“自然是要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