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内卷皇帝被迫成为咸鱼 关途

第 37 章 登基第二十九天(...

小说:

内卷皇帝被迫成为咸鱼

作者:

关途

分类:

穿越架空

“最好的方法还是推广基础科学,奈何没有教材和教师啊……”小皇帝嘀嘀咕咕。

既然已经回宫,便在文华殿用午膳,顺便处理接下来的政事。

临近谷雨,请安折子也越来越多,与此同时,小皇帝的贺礼也跟着来到燕都,不过对于狠狠大出血的内库,算是杯水车薪。

“看看临西王府的礼单!”

处理完不多的政务,明慕立刻开始看自己的生日礼物。

拿到长长的礼单,他凝神细看,前面都是王府的送礼,中规中矩,最后才是世子的礼物。

“北疆物料一份……这是什么?”

奇奇怪怪的名字。

明慕让阚英拿来这份贺礼,本以为会是北疆自然风貌一类,没想到居然是一只巨大的楠木箱子。

箱子打开后,摆在正中间的是一封信,以及堆得整整齐齐的文书。

信封上字迹娟秀,只写了陛下亲启。

明慕慢慢拆开信件,他有预感,这封信或许是长姐给他的。

之前他一直没想明白,为什么长姐会让明璇来燕都,甚至默许让她加入夺嫡。又仿佛对那孩子的生活一无所觉,甚至任由那孩子被人欺负。

信里详细写了任君澜和她的交易,用西宁府的新商路以及大半资源,换取一个孩子以及这些“北疆物料”。

“物料”里是明曦长姐在北疆的多年经营,和朝廷文书里面冰冷的文字不同,这些私人文书里,详细写了底层兵士的特征,以及手上商路的资源。

简单来说,有了这些“物料”,任君澜可以在北疆借由长公主的名头起义。

自古以来就有皇权不下县的谚语,这是因为古代生产力低下,导致皇帝无法了解县以下的具体情况,也无法有效地控制。为了改善这种局面,开国皇帝用了“黄册”这一方式,每十年一次修订,务必了解所有百姓的变动,包括人口、田地等,进而制定各项政策。

与之伴随的,就是严格的户籍,将百姓在居所固定,不允许随意流动,以确保黄册的稳定推行。

如果遇上强有力的君主,这种方式确实有效。但多年下来,黄册弊端逐渐显现,百姓已经想出了许多方法对抗黄册,瞒报田地、嫁接人口,减少税收。就算是明慕,一时间也没有好的

方法去解决。

但这份“物料”则是将北疆军户的情况毫无隐瞒地展现在明慕面前了。

“澜哥真是……”

明慕呆呆地捧着信心绪难明。

任君澜对他毫无保留不仅舍弃了自己的身份来到燕都自愿下半辈子都困在宫城;如今又付出这样大的代价叫他能更好地掌控北疆;还特意带来明璇不让他被朝堂桎梏不得不立明琮为储君。

甚至一路上都没有打开箱子看一眼不然不会叫这封写了真相的信送到他手上。

明慕甚至有些惶恐:他何德何能……配得上这样深重的情谊?

之前是以为长姐不愿意明璇在南诏受苦才送了过来

对建立亲密关系的抗拒再一次悄悄冒了出来。

假如他现在后悔还能让澜哥回归他本该的生活……

“将这些都收起来。”

明慕将信放回信封在一起放在楠木箱子里:“如何用这些还需深想。”

这份礼物确实很让他惊喜也让他惊吓。

阚英注意到陛下的神色没有多问就连搬箱子的人都轻手轻脚没有发出太大的声音。

“陛下?”

他拿出剩下的礼单递到明慕面前“这些是燕都官员的礼单或许能有些趣味?”

“原先还不想要他们的燕都官员又没什么钱别送礼送到倾家荡产。”明慕压下心里那些负面的情绪语气听起来很轻松。

“知道陛下会担心所以那些小官员都是一个部送一份只怕会被嫌弃呢。”阚英笑吟吟地开口。

“这主意倒是好。”明慕接过礼单果不其然这份居然比临西王府那份还要短送的东西倒也平常没有特别珍贵的大多是书籍、字画等。

一连串礼物都以工作单位为开头所以唯一一个人名就格外突出。

“贺屏字隋光……?”明慕默默念出这个名字奇怪地问道“我记得贺三元家底不丰是内库出银子才叫他在燕都安家怎么单独送礼?”

“陛下不如看看这位贺三元送了什么?”阚英笑呵呵的。

明慕继续往后看:“……一个不知名的种子希望能解陛下的燃眉之急。”

明慕:“啊?”

让他幻视前世那些游戏文案什么“神奇的种子”、“能够破碎一切的斧头”、“玛利亚骨灰制作的武器”……

“拿过来让我看看。”

他一下子升起了十分的好奇到底是什么种子?要说他的燃眉之急还与种子有关……

难不成贺隋光能掏出堪比现代的棉花良种?

就算如此没有复合肥和耕地机等产量还是不如人意啊……

阚英早有准备依照陛下的脾性看到这项“贺礼”一定会好奇因此早早备着此时很快就拿了上来。

明慕接过木盒这盒子只有巴掌大材质普通打开后

锦囊的材质很特殊比棉丝滑又不像丝绸反而像涤纶……?

明慕被自己的猜想吓了一跳。

锦囊下面的纸条佐证了他的猜想:居然是四分之一张A4纸边缘还有裁剪的毛边上面更是印着宋体:本种子由强国系统出品!质量有保障!陛下在打开前只要心里默念作物就能获得五百年后质量最佳的种子1枚效果持续三年!

明慕:???

明慕:!!!

他、他本以为自己孤身一人在这个陌生的朝代结果现在冒出来一个系统……?仿佛还知道他原本的时代!

一瞬间他被巨大的惊喜砸懵了。

“我欲去见贺三元!”明慕将锦囊放回木盒拽住阚英眼睛闪闪发亮心一下比一下跳得剧烈仿佛下一刻就能从嗓子里蹦出来“我有事情想问他。”

“陛下莫要着急翰林便在宫城边大可召贺三元过来。”阚英不知道陛下见了什么才会如此激动甚至迫不及待就要出宫竟与去见异族世子一般。

要不是知道陛下与世子情比金坚他或许要以为陛下想将贺三元纳为妃子了……唉世子可恨!

明慕点头点了宦官出宫却在下一刻有人跌跌撞撞从殿门进来普通一声跪在冰冷的地面上:

“陛下!八百里加急!黄河汛灾!”

明慕蓦然站起身。

——

几日后市集之上告示栏中添了一张新告示。

如往常一般在官府的人张贴之后立刻有百姓上来

围观。

这次的内容倒不是什么新政策发布,而是一则“温馨提示”:

昨日陛下身体不适,发现是有道士在寝殿内放了一种不知名的药物,试图以此进行要挟,所幸被陛下识破。

广大居民在求神拜佛时,应选择已在官府备案、具有正规资质的庙宇道观,不要选择未经过备案的非法庙宇,谨记心诚则灵。

如果近期存在突然晕倒、心跳加快等不良症状,请前往附近的惠民药局进行治疗,切勿讳疾忌医!

简单几句话,处处都是为百姓考虑。

“就说昨日为何会闹出那样大的动静,原是有人意图伤害陛下……”

“不知陛下如何了?”

“这群人真是,获得钱财田地还不够?”

几个月以来,燕都的百姓已经习惯了这种方式,对新帝的好感比先帝高了不知多少。

因此,得知新帝遭人暗算的消息,纷纷义愤填膺,痛骂不止,还有不少人被上面的话语说动,决定去药局看诊。

“要我说,或许这是陛下找的借口。”

偏偏有一个不合群的声音响起,在一片称颂声中,显得那么格格不入。

见周围人的目光都看过来,他梗着脖子,开口道:“怎么啦?说不定陛下只是找个理由除佛灭道!那玉清观的神仙法术极为神奇,观主更是一头白发,面容却如年轻人一般,怎么可能是假?”

他转了转眼睛,又压低了声音说:“我听说,就连刑部大牢都关不住他!”

说完这番话,却没见周围人的附和,反而用一种奇怪的眼神看着他。

“怎、怎么?”

那人心道不妙,往后退了一步。

“你既然说那观长这么厉害,怎么没见他成仙呢?”有人嘲讽道。

明慕一直积攒的政府信用在此时发挥了作用,就算有人虔诚信佛,也不免在此时嘀咕:反正官府都说了,去正规的庙宇道观,那些不正规的,说不定就要害人!

“说不定、说不定是专门来度化我们的!”那人嘴硬不肯服软,继续道,“不是有黄河泛滥的消息传过来?定是陛下不敬神佛,才叫那些人受此劫难!”

“倘若陛下虔诚恭敬,定然不会……”

他话音未落,便被人狠狠揍了一拳

瞬间眼冒金星。

“胡扯八道!求佛问道能治水?能给你饭吃?能教你读书?”有人叱骂他“忘了本的王八蛋嘴里胡吣些什么!”

类似的话语发生在燕都的各个角落甚至传递到江南、西北。

盛朝上下盛行的求神拜佛之风也随之整肃。

这倒是意外之喜。

——

今年的黄河春汛来势汹汹。

八百里加急一封一封地传入燕都宫城满朝文武严阵以待就算想据此弹劾帝王的都不由收了手对此事严阵以待。

唯一算是好消息的可能是因为不是雨水繁多的夏季春汛波及的地方较为固定包含宁夏、陕西、山西一带。

宁夏位于边疆毗邻西宁府连带着不受朝廷的关注明慕上位后特地划了人去“支教”情况才有所改善。

“本次汛灾涉及三府十一县

多日下来官员们已经习惯了小皇帝与众不同的作风也逐渐向陛下习惯的方式靠拢不再长篇大论而是用简洁的数据汇报。

明慕回忆起以前看过的汛灾文书和夏汛相比春汛波及的范围确实不大……

但春季是正要种植的时节许多农人已经插秧等待收获此时一场洪水下来不仅淹没良田还断了收获的希望。

这两日看文书时明慕了解过灾情地区的粮食收获情况偏南一点的地方可以做到一年两熟或者两年三熟中北部地区只能做到一年一熟偏偏这些地方受灾最重……

“现在如何?百姓可有避难?”明慕想起之前呈上来的奏疏道“有知府日前上过一份奏疏朕叮嘱他便宜行事必要时直接开仓放粮。今年受灾这几地可减免税收……”

春汛的主要原因是黄河上游冬日结冰的冰块融化导致水量突然增加进而决堤。这种情况比夏汛更可控以往也有了预案处理。

“陛下。”有人持反对意见“湖广、江浙一带是税粮大户已经减半了六年的税收;如今只是春汛又要减免宁夏、山西一带的税收……夏汛如何?如此减免下去明年又要如何?”

明慕

看了看这人的站位,理应是四品官那一撮。

他非常想据理力争,这些百姓已经受了灾,没必要再加上沉重的税收……

可古代国库的主要来源就是税收,明慕当然能开内库,将缺的这一部分补上,但是内库用完,他又要从什么地方补?再者,朝廷还要将税收中的棉花用以棉甲制作,甚至要额外出一笔购买费用。

天上又不会掉下银两。

这就是将金银本位当成流通货币的痛……古代经济系统容易因为这个坍塌,若是改革货币系统,说不定还能多撑一段时间。

没钱啊……

明慕真没想到,最棘手的问题居然是没钱。

“朕意已决。明慕想到封地内养的那些肥羊……啊不是,亲王,终于有了底气,强硬地决定。

如今传承的亲王还有九个,郡王十几个,周王抄家抄出了金银几十万两,古董字画折价也不少钱,封地税收回归盛朝,也能补充一笔。更何况亲王还有万石的岁俸。

剩下的那些亲王郡王,明慕倒也不要多,每人分一半出来,上下齐心,把今明两年过了就行。

从长远来看,最赚钱的当然是商贸,如今快要到了世界大航海时代……盛朝的旗帜未免不能飘在大海中,混个日不落帝国的称号,岂不美哉?

明慕心里有了主意,随后发问:“况且,夏汛难道不能避免吗?满朝上下,居然没有能治水的能人?

夏汛是多日暴雨造成的水位上升,雨水不能避免,但总能巩固堤坝——甚至春汛也能用这种方式避免。

他的话音刚落,原本还有些声响的早朝瞬间安静下来。

明慕:……

不是,他倒是知道古代治水有难度,但是不至于一个人都没有吧!

明慕叹气扶额:“自古汛灾后或接病疫,朕欲广发天下名帖,请名医前往灾区,防疫治病。

原本死气沉沉的朝堂又忽然活了过来,大加赞赏明慕的决策:

“陛下心怀百姓,有所能为!

“如此一来,便不用担心疫情蔓延之事,防止死伤。

“属实是我大盛之幸……

“但是。

明慕峰回路转,轻咳一声,“盛朝国库不丰,给不了太多的金银报酬,朕决意,

若有自愿前往灾区持续至灾情结束的医者往后两代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