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登基第六十四天
这种感受,没有亲身体会过,真的很难用言语表达。
老东头以为弄什么商证已经是极限了,专门让手下人弄了一批假证,结果假证全被抓了。
这也不好说什么,毕竟是官府的正常执法,以为他们是假证的受害者,还特地问了从哪弄来的假证,想要把制作者全都逮捕。这群人没敢说是顶头老大弄的,老老实实交钱□□。
他不知道,大头的粮食产业遭到了重大打击,几乎一蹶不振,倒卖盐的生意也不大顺利,利润被压缩到极致。官府开的粮店价格稳稳地在那里杵着,要是他们想贸然提升价格,百姓就会调换店铺购买——甚至于他们而言,官府的店铺更值得信任。
以至于,今年报上来的账是最好看的,但赚到的钱却是最少的。
以至于底下的大多数商人心浮气躁。
可真要说朝廷是为了针对他们,才想出了这个方法,又不尽然,人家是针对所有商人。
朝廷乃至陛下的态度已经明确摆出来了:所有商人都得老老实实的,才有钱赚。
若他们想要反抗,诸如置.办.假.证,被一眼认出;偷运粮食,入城时被扣下……
每一次违反规定,都有官差在商证上按下一个红印,若是红印过多,则有衙役以“扰乱市场”为名,把他们全抓走,似乎被流放去了矿场,家产充公。
大家只是想做生意,又不是想造反!
多来几次,大部分人都老实了,不敢再闹出幺蛾子。
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商人犹如浮萍,如果背后没有靠山支撑,很容易一蹶不振。
有些小商人倒是看清局势,现在能赚大钱的全都写在了律法之上,老老实实地守着自己的小生意得了。若是不作妖,朝廷也会格外宽容,不看徽州那一片的茶商们,被朝廷统合,弄了专门的茶厂?
不仅扩大了茶园的规模,弄了什么“流水线”生产,一下子产量就高了不少,还对外招人,当地的百姓也能喝口汤。更是听说,那些茶叶要送去西洋人那边,进贡给他们的女王。
反观晋商,他们以“团结、倒卖”发家,后面一条路被堵了大半,只剩前面。
但仅剩的利润要让这
么多人瓜分,怎么可能还能保持团结?
老东头对外面的局势一无所知,只对官府人员道:“既然这批人有问题,诸位大人便先将他们带回去。”
他不欲在这种事上纠缠,转而吩咐方沐雨:“先前的人呢?若是还没走的,先叫回来凑合着。”
正欲出门离开的官差听到他的话,又停下了脚步:“如今不许人口买卖,凡新家中重新聘请或者新来的下人,均要签订契书。”
这又是哪门子的规定?
老东头简直有点不耐烦了:“几个人罢了,不值当几位大人如此……”
“大人,这些人都是哑奴。”另一个小吏发现这点,赶忙告诉领头的兵役。
那人点点头,抽出佩刀:“请你和我们走一趟。”
老东头:“???”
怎么又变成这样了?
“各位大人,小人犯了什么罪?”
几番下来,消磨掉他为数不多的耐心,从年轻时,老东头一直说一不二,庞大的晋商在他手上发扬光大,从山西之地来到了江南,在豪强林立的江南狠狠割出了一块肉,甚至朝廷,他也不惧。
年老之后,精力虽不济,但上下商人,还是敬畏着他年轻时的风光,恭恭敬敬地奉承。多年下来,早就决定了他武断专行的风格。
别人说方沐雨不能跟在他身边,他非要留,现在又遇到官差说这么多条条道道,他不想听:“只是几个下人罢了,值得各位大人上纲上线?”
“不必着急,只是招下人时,若存在大面积的身体缺陷,应该细细查问。”
全府下人都是哑奴,人牙子一定用了特殊的手段,同时也说明,这户主家有不对劲之处。
如今陛下不在安全的燕都,而是在遥远的北疆,任何一点异动都不能放过,避免出现任何一点意外。
这些以往平平无奇的“某些人”,在管控之下,显现出与众不同的地方,值得叫人关注。
“若你不愿配合,本官便要采取一些强硬手段。”官兵不卑不亢道,当即就要动手。
老东家眉心一拧,也要叫人,出来与这些官兵对峙。
方沐雨急急忙忙出来调和:“诸位且消消气,容我多说一句。”
她不是哑奴,仿佛还是这位主人家身边的
管事因此她说的话倒也能让人听下去。
方沐雨先是低声劝了老东头几句:“如今不在咱们的地盘上老爷暂且忍忍气那位小皇帝想一出是一出的等熬过这阵咱们再动作不迟。”
她紧紧捏着拳头指甲几乎嵌进肉里疼痛唤醒了神志不露出太多的狂喜之色。
终于、她终于有机会离开这里了!
只要出去她就能透露其中的情况。
不论是官府还是仪鸾卫她都能透露一点消息……只要坐在最顶上的那位有收拾晋商的心思。
方沐雨强行忽略朝廷继续包容他们的可能近乎自欺欺人地想着。
“现在老爷身边的亲信刚走新人又没培养起来若是冲突之下伤到老爷该怎么办?”
她一字一句皆是出自内心仿佛真的为老东头考虑。
就算以往看不起这女孩老东头心里的不耐也逐渐被平息。
他在这以养老为主对人也和善好不容易找到这样一处合适的地方也住得久了心里多了一点感情。
要是得罪了官府返回原籍身后的一大家子就得和血蛭一般涌上来想要从他这个老人手中抠出钱来也不想想那些东西都是他花了多长时间积攒的!
去其他的地方又要重新磨合他精力不济难以应付。
唯独需要忌惮的便是这些人发现他的真实身份……
“……好小人暂且和诸位大人走一趟。”
老东家拄着拐杖另一边让方沐雨扶着跟着一队官差去了衙门。
衙门里面的人还不少。
见此情形他放了心甚至有闲心找个空闲的地方休息。
前面的人被一个个喊过去再一个个离开。
方沐雨在前面打听了半天消息过来说:“老爷只是简单的谈话不算什么。”
“哼这些人一天天的乱抓人。”老东头不屑地哼了一声立刻来了劲腰板都挺直了一些。
轮到他时被带去一个小屋子内周围的烛火极为晃眼。
那官差手上正记录什么
这问题似乎与别人不一样?
老东头随意胡诌了一个身份:“湖南
怀源县。”
“若是乱说罪加一等。”官差严肃着声音,道,“上次黄册,去往你那边记录,籍贯分明是山西,办理了暂居证,怎么这次变成湖南了?”
老东头心里一惊。
之前的确有人来问过,还是多方佐证,不回答都不行。
在刺目的烛光下,官差的面庞隐在暗处,仿佛阎罗殿下的判官。
他茫然地回答着对方的问题,几乎不清楚自己说了什么,结束后,直接被带去了牢房,大锁头一关。
“你们疯了!”
老东头扑到牢门上,几乎不敢相信,怎么来的人那么多,只有自己被投入了大牢。
因为事发突然,他连一个手下都没通知,可以说,除了方沐雨,没人知道他被关起来了。
“你身上有很大的疑点,我们暂时不能让你离开,等查明之后,会还你清白。”带他来的官差如是说,还带来了方沐雨,“你若是有话,可与家人说。”
方沐雨脸色发白,双手因为激动而微微颤动,所幸牢房昏暗,看不清她的异动:“老爷?”
“你、快、去、找、人——”
老东头一句一顿,几乎每一句话都是从牙缝中挤出来,他多少年都没有受过这样的屈辱!
如今、如今一群废物官差,也敢这么对他了!
他是愿意配合这群人走一走过场,其中,可一点都不包括现在这副场面!
老东头几乎怒不可遏,念了几个名字:“你快去!”
“是、是……”方沐雨立刻应下,身后的官差发出催促的声音。
她提起裙子,匆匆从地牢中跑出去,见到外面的月色,竟有种如见天日的轻松——
出来了!
她从那个地方出来了!
现在老东头被关起来,是她能够出去传信的最好时间。
但这个信……到底应该传给谁?
知府可以信任吗?还是应该去找仪鸾卫?
自由分明在咫尺之间,方沐雨却犹豫了。
——
官府的“银行”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
只是格外低调,悄悄地开在某些地方的角落,并不算显眼。
直到新一期的公告发出,百姓们才发现了这些不起眼的地方。
进去后,除却常规钱庄的高高窗口,前面还开设了一片地方,放着长椅、长几等物。
有人壮着胆子进去,问:“你们是官府办的?”
出乎意料的,这里不像别的官衙那般高高在上,对百姓不假辞色。穿着统一制服的人走出来,脸上的笑容温和,不知不觉就拉近了距离:“是,这是陛下特地下令开办的,”
她将进来询问的人引到长椅上坐下,立刻有人端来茶水等物,提高声音,让外面围观的百姓也能听到:“本处钱庄与其他钱庄没什么区别,只一点,陛下说,若是在官府储蓄,且三年不取出,等到三年后,会给一笔利息。”
女孩眨了眨眼:“若是存更久,五年甚至十年,利息会更多。”
明慕自信能在三年内看到回头钱,所以承诺的时候完全不虚。
这点倒是和外面的钱庄格外不同了!
如今的储蓄,都是将一笔钱放在安全的地方,不让别人拿走,可完全没想到,这点钱还能生钱!
存时间长又有什么关系?咬咬牙三年就过去了。
即便有如此的诱惑,还有人专门帮他们计算利息,但第一天,将钱财从别处取出,存入官府银行的人还是很少。
这点大家都有所预料,并不慌张。
钱财是一辈子的积蓄,能果断的人不多,大家都斟酌才是正常。
有了国有银行,就有了发布纸币的基础!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本朝还没有试过纸币发放,官府的信用还没有完全崩塌,百姓相对能接受一点。
当然,具体如何还要细细斟酌,不能一蹴而就,给后世留下一个引而不发的暴雷。
有人回去之后,晚上左思右想,直到被夫人用力拍了,才停下动作:“晚上不睡觉,你在干嘛?”
他简单说了今天的情况,有些拿不准主意:“咱们要不要将存在‘日升昌’那里的票号拿出来?”
日升昌是晋商们开办的票号系统,也是储蓄之用。
“那当然了,那晋商一看就不靠谱,我一直提心吊胆的,害怕他们将钱拿走挪作他用,回头说给不了我们。”
提起这个,夫人就满腹怨气,用力拍打着丈夫,“先前和你说过,不要随便给他们钱,你非不听。”
“那我有什
么办法?只有他们那能存,全国各地都能去取用。他不由得苦笑。
甚至,之前的官府若是弄了“银行,他也不会将钱财存在那。原因无他,官府比晋商更不靠谱。
可如今,有了新帝。
“依我之见,陛下如今年轻着,起码五十、不,三十年之内,都不必担心钱财是否有损。夫人仔细跟他盘算,“你且看陛下登基以来的一系列举措,无疑是奔着明君去的。
“先帝刚登基时,也是明君。
“你傻蛋!不能看他说什么,还得看做了什么,先帝,哼。夫人像是很看不起似的,“总之,你尽快把咱们家的钱取出来,送去官府那边存着。陛下还能害你不成?
“银行在最初几天的人迹寥落之后,立刻引来了第一个高峰。
许多家中略有薄产的百姓,都将储存在日升昌票号中的钱财取出,转而存去了官府银行。
类似的场景,在几个试点的地方都有出现。
甚至有其他地方的百姓听说,特意千里迢迢地赶来,专门将钱取出,转而存入官府。
一次性多了这么多存款,还都是常年存款,原先的工作人员忙得手忙脚乱,每天关门后才有片刻喘息。
与之相对的,“日升昌
“诸位先等等,银两还在外地,过几日才能运来,到时候一定给你们取钱。
为了维持“日升昌的信用,尽管心中不耐,但掌柜还得陪着笑,不住地承诺:“你们放心,该有的钱都会有,咱们开了十多年,大家先前信任我们,才会放心叫钱存在咱们着,难道我们会毁了十多年的信誉?
又万般保证下来,才暂时安抚了激动了情绪,顺利关上门。
有伙计不安地看向掌柜。这些日子,老东家被关起来了,没有他的印信,谁都不能提出那笔钱。
况且,也只有老东家知道钱放在哪了,他们之前提出的,都是原先储备的流动资金,打算买粮食的。
掌柜的叹气:“咱们先关门,先去老东家那边。
伙计听出掌柜的言下之意,诧异道:“咱么……就这么跑了?
外面还有不少人等着呢!
“不跑怎么办,这
钱谁能拿出来?
几日后,来拿钱的百姓见“日升昌票号迟迟不开门,心生疑惑,叫人砸开了大门,才发现里面早就空空荡荡。
别说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