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内卷皇帝被迫成为咸鱼 关途

第 83 章 登基第七十五天

小说:

内卷皇帝被迫成为咸鱼

作者:

关途

分类:

穿越架空

第83章登基第七十五天

“不知阁下考虑得如何?

霍索恩是女王的心腹之一,也是内阁中重要的臣子。

为了吞下盛朝,他特地学了盛朝的语言,并且千里迢迢地来到此处。

诚然,盛朝是一个强大的对手,霍索恩自认为已做了完全的准备。

“行倒是行,只是你们答应的火器和金银要从哪里来?

老大倚靠在椅背上,看到这群人,似乎是笑了一声。

霍索恩不太满意这人的态度,但为了后面的合作,勉强忍了:“我们的船已经快过来了,跨年之前,能到福建。

要跨越重重海域,从英吉利海峡前往了福建,再一路往上。

路程遥远,但一定能送过来。

以往这段路最熟悉的是葡萄牙的商人们,他们依靠白银,购买了许多盛朝的东西,在欧洲诸国之间流通,赚得盆满钵满。

不难想象,假若他们能占领下盛朝,白银会源源不断地流入口袋中。

这就是一处金山。

将金山占领下来,好处显而易见。

之前戎狄虽然好战,但上下人数太少,能打的人,也只是几万。

而结果也显而易见。

这些人最多只能占领一处城池,还守不下来。

只能说这是囿于小国思维的局限——他们仍旧以为,只要人多、只要有足够的火力,就能占领一个还未到周期之末的国家。

而这个国家,甚至出现了中兴的苗头。

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失败了一次,仍旧没有悔改,还是认为是兵力以及火力的问题。

“哦,好,不错。老大敷衍了几句,“等船到了,我们再谈论。

霍索恩微微拧眉,在合作的关键时候,不愿意挑剔他的态度,只生硬道:“既然达成了初步的合作意向,我希望你们能表达出诚意。

“怎么说?

“这些日子的进攻……并不能让我满意。霍索恩对盛朝话掌握得并不透彻,说出来有种奇怪的别扭感。

说完这句话后,他转身离开,背影决绝。

“爹的,真是个疯子。

等人彻底离开后,老大没忍住

,暗骂了一声:“催催催,天天就知道催,也没见他给过什么东西。

“死抠门。

身边的狗头军师摇着羽扇,慢声慢气地劝慰:“不日,那些倭人也要带着人过来,助我们一臂之力。

“爹的。老大又骂一声,“我们只是顶个倭寇的名头,这死人找来一群真倭寇。

谁看得起那群和猴子似的野蛮人?也就这人,还以为那群野蛮人会是助力。

“只能说,小国之人,没有眼界。军师继续摇着扇子,问,“老大的计划,有几成把握?

如今,老大只是稳住那些西洋夷人,等物资到了,再翻脸不认人。

——毕竟,他们这些“倭寇若是有良心,就不会背叛盛朝,跑来海上为生。

另一边,出门的霍索恩猛得沉下脸。

他的手下用母语问:“长官,你也看出了,他们并不在意此次合作。

“没有关系,他们只要完成为我们探路的职责即可。霍索恩同样回以母语,“至于随后,我们国家的军队会前来,彻底占领此处。

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士兵,如何能与他们的军队相比?

他们的士兵有最好的职业素养,在海战中永远不败。

——

福建造船厂极为出名,是盛朝的三大船型之一,适合远洋,其上配备了火器,也是战船的主要构成,吃水极重。

同时,亦有小型船只。

这些船只都用风力系统,佐以人力,若是顺风,自然如虎添翼……若是逆风,便略有颓势。

并且,这都是久远之前的技术。

随着倭寇入侵、下远洋资料的流失,盛朝逐渐从积极向外开拓,变成了固守国内,造船技术也停滞不前,这些曾经赫赫有名的船厂,已经关闭了好久。

如广船、沙船一类,只在近海或者内河行动的,尚且能够支撑。如福船一般,只能远洋的,便迅速地没落下去。

可这已没落的产业,却迎来了第二春。

“陛下欲重启远洋大船。

这个消息快速传遍了上下造船厂。

除此之外,甚至给出了高额的悬赏金,用以激励造船的匠人。

饶是如此,也是耗费了一些时间,才找到有传承的船

匠,缓慢地开工。

“硬帆是前朝以来的传统,怎么陛下忽然说要软帆?

稍有经验的匠人对着陛下的命令吹胡子瞪眼:“还有什么铜覆船,这又是什么?船都是用铁钉相连接,何必要在外面覆盖一层铜皮子?

这样奇怪的船,还能叫船吗?

加了铜底的船,吃水岂不是更重?

原本远洋船的缺点就是笨重,这岂不是加重了缺点,这样的船,有什么用呢?

听说,后面还要在上面增加数量不少的火炮。

这样的船,还能运输吗?

“师傅,我觉得陛下的想法挺有意思的。小徒弟在旁边,提出了一点异议,“就是这个软帆,咱们行动不是更灵活了嘛。

“你懂什么?师傅瞪了她一眼,“陛下只需动动嘴即可,做活的不还是我们?要是做不好,责问的也是我们。

“可是,若陛下的意见有效果呢?小徒弟小声说。

师傅简直要被她气死。

“哎呀,师傅别生气。小徒弟眼睛一转,道,“陛下登基以来,做得哪件事有错嘛。如果不是十足把握,陛下也不会提出来的。

“哼,那只能说明,陛下适合当皇帝。

西宁府可没什么有名的造船厂。

“那咱们先试试陛下的说法,如若不行,也能叫陛下看到结果,也不至于再逼迫我们造那些奇怪的船。

也是因为这个决定,让他们在之后庆幸不已。

等到船只造得差不多了,远方运来的火炮顺着大路来到此处,防止路上损耗,只带了两门炮。

只是试试火力。

若效果良好,再开动船只,一路北上,将剩下的火炮装备完全。

毕竟,陆路运输远没有海路运输方便。

等见到这些新型的火炮,并顺利安装到船只上以后,老师傅稀奇地摸了摸。

他年轻时就在船厂工作,那时候也只是个跟在师傅身后的学徒,曾经有幸上过宝船之上——也就是当年太祖下西洋的船队之一。

只是那时候的船大多封存,如今多年过去,已经不适合下水了。

宝船上也有火炮,只是摸起来,和这些完

全不一样。

硬要说,有点类似粗糙滥制和精良做工的区别……但只短短几十年,火炮发展得有这么快吗?

“这些火炮之上,似乎没有火绳?”老师傅忍不住问了一句。

问完,他就觉得不妥。

这些事情,不是他这种人能够知道的。

这处造船厂是朝廷所有,他们这些匠人也是朝廷所有,世世代代都在船厂工作。

比如小徒弟,其实也是家中小女。

“这是一级保密项目,的确不能说。”运送的军官笑了笑,不像传说中的那些士兵,对普通人爱答不理,下手极狠。

反而规规整整地立于一侧,目光清正。

那军官又道:“船厂也是保密项目,而后陛下会和诸位专门签订,每年会多三十两的奖励。”

“若不希望家人涉及这件事,就千万不要透露,不然……”

他没说完,却比说完了更能威胁人。

老师傅凝重点头,道:“这船厂工作的,都知道轻重。”

随后,上了船只,将火炮安上去,又有一箱子炮弹。

他们没见过火炮,因此不知道此门火炮最大的不同——没有火绳。

也就是说,这火炮和燧发枪一个原理,都是不需要火绳,只撞击火药,就能直接发.射炮.弹的。

为了这种火炮,军工厂的匠人们费劲了心思,又结合了陛下所说的“钻膛”之法,才顺利制成。

可谓是盛朝的独一份。

如果将空间尺度拉至全球,就能发现,一向对自己的海军引以为傲的日不落帝国,目前仍没有研究出“燧发”的技术,使用的,仍然是较为落后的火绳枪和火绳炮。

这是堪称跨越世界的壮举。

只是和这件事相关的人,没有察觉到这件事的过人之处。

“船上怎么这么多人?”

大部分人都远远退走了,尽管如此,留下来的人依旧不少。

“陛下说这次用软帆,软帆不如硬帆好掌握,需要更多人把控。”老师傅道。

“原是如此。”

军官点了点头。

怪不得陛下所开设的武校之中,专门分了海军和陆军。先前还觉得有些多此一举,如今一看,倒是很有先见之明。

在宝船上的军士自然要学习掌舵、控帆之法与陆地军官完全不同。

再者陛下还隐隐透露出消息要将厉将军的练兵之法推向全军只等倭寇一事平息。

短短数月盛朝就要经历两场战事按理来说是吃不消的。往日朝中定会反对这次却格外不同反而一反常态地支持陛下的决定。

上下一心重启造船才能在年前造好第一艘宝船能够下水。

这些念头在军官心中简单过了一圈。

“这船……”

军官是当做海军培养特意去金陵进修过也在厉将军手下学习过一段时日这些海上的经历让他立刻察觉到了远处有黑影慢慢地驶来。

太明显了不是渔船。

除却盛朝周边小国没有造大船的能力。

也不像是外来的商贸船因为会直接去广州而不是来到福建。

现在没有“领海权”这一词汇但就算是傻子都知道如果远远绕过还好大摇大摆地靠近很难不认为是挑衅。

这种挑衅但凡是盛朝人都不能接受。

目前船只之间的交流还没有“旗语”这一说无法传递警告。

“如果他们再靠近一点来到射程之内尽可开炮。”军官冷声道。

火力试验本来就是必须的一环。

这些火炮要安装在船只上陛下就做了硬性规定首先射程必须要长弹药也做了一定改进。

但具体如何只是那些生活在工厂之中的匠人们最清楚。

对方越来越清晰了是从未见过的船只高高挂着陌生的旗帜。

他们似乎看到了来自盛朝的船只非但没有避让反而大摇大摆的丝毫不避让似乎就要在这些人面前从盛朝的门口路过。

见到此景饶是对军事一无所知的普通人心中也点出了不一样的情绪——

这里是盛朝!

他们是什么人居然连招呼也不打一声就打算直接耀武扬威地走过?

早年前葡萄牙的商船来到此处时专门在远处停下

那些人稳定地把

控着距离,似乎清楚,隔着这么远的距离,对方所谓的火炮是打不到他们的……

“轰——

远远有炮弹飞来,直接对准了甲板,那些强硬的铁质炮弹在接触到甲板之后,飞快地爆炸,里面藏着的霰弹四处乱飞。

只这一炮,便将甲板损伤大半。

明慕提出的想法天马行空,实际上,很多概念都是来自十七或者十八世纪,唯一没有改进的是动力系统——毕竟现在蒸汽机还没影。

那时的欧洲依靠这些获得了海上霸权。

从宏观概念来看,如今大约是十四世纪,大名鼎鼎的三角贸易还没开始,能够跨越远洋的,只有寥寥几个国家,各个国家的海军初露锋芒,还没有达到顶峰之时。

“君主号

盛朝这些跨越时代的发明,足以让这些人狠狠吃个苦头。

正如此时。

甲板上的不少人被飞溅的霰弹伤到,加班上的洋人军官立刻高喊:“火炮——火炮——!

盛朝人居然敢主动攻击他们?

必须狠狠给对方吃个教训!

还能动的船员们听到长官的命令,立刻去驾驶火炮,沉重的炮口对准了盛朝的船只,在点燃火绳之后,艰难地发动。

而盛朝的船只则是扬起了船帆,缓缓启动,离开了港口。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