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君眉形锐利,眼眸深邃,那张清隽的脸无甚表情,看起来颇有距离感。衣衫上熏的是淡淡的薄荷栀子,清苦中带着冷冷幽香。
被一个陌生人拦下,姜菀疑惑地眨了眨眼,正要询问,那人先她一步开口道:“小娘子落了物件。”声音倒不似外表那般冷。
说着,他握着一方素色手帕,缓缓递到她面前。
姜菀一眼便认出这是自己的帕子,她连忙腾出一只手摸了摸袖子,果不其然是空荡荡的。她赶忙接了过来:“多谢郎君。”
那郎君微一颔首,再不多说一句,转身便进了书肆。姜菀站在原地,将手帕收好,这才离开。
回到家,她和姜荔说起了学堂之事,末了问道:“阿荔,你告诉阿姐一句话,愿不愿意继续念书?”
姜荔双手搓着衣角,半晌才道:“阿姐,我......我不愿意。”
“为何?”姜菀没想到妹妹会这样回答。
姜荔咬了咬嘴唇,说道:“阿姐,我还是陪你一道把家中的生意做好吧。”她绽开一个笑,说道:“我是小娘子,念不念书没什么要紧的。而且,那些干巴巴的书册也没什么意思。”
姜菀看着妹妹的模样,恍然洞悉了她的想法,心中有些感慨。姜荔虽小,却心地柔软,完全站在了自己的角度去考虑,时时刻刻记挂着家中,而没有一味随着自己的性子行事。
想到这里,姜菀放柔了声音道:“阿荔,你不用这样说。阿姐既然问你,那便是有法子能让你重新去上学。”
姜荔愣了愣道:“可是阿姐,上学需要很多银钱,我们家如今......哪里能拿得出来?”
“不必考虑钱的问题,”姜菀伸手轻轻抚着妹妹的头发,“我今日向旁人打听了,长乐坊有所女学开办得很不错,而且很适合一时间拿不出足够银钱的学生。”她将那书肆老板的话转述给了姜荔。
“可我若是去上学了,阿姐只会更忙,”姜荔往姜菀怀里靠了靠,“我若是在店里,还可以帮阿姐做做事。”
“如今我们只售卖些简单的早食,有思菱和小尧在,我们三个人可以应付得过来,”姜菀捏了捏她的脸,“你还记得吗?从前爹娘在时,就不止一次惋惜过我们没能继续学业。所以,我们也不能让他们失望,对吧?阿姐如今的年纪已经不适合再去学堂了,但你不一样,你还小。”
她见姜荔犹豫着没说话,便道:“这样吧,明日阿姐带你去那座学堂看一看,见见那儿的夫子,再做打算。”
姜荔低了头思索了一会,乖乖点头答应了。
*
第二日寅初时分,崇安坊的一切还隐没在黯淡的天光中,姜家食店却已亮起了微弱的灯火。
思菱唤姜菀起身时,姜荔还在酣眠中。两人轻手轻脚换了衣裳,掩上房门出去了。
景朝的开坊时间是卯初时分,一般来说,过了寅正,坊内便会陆陆续续有人出门了。因此,姜菀与豆腐坊老板约定的时间也很早,为的就是能及时售卖新鲜豆浆与豆腐脑。
等豆浆与豆腐脑送了过来,姜菀先把豆浆盛在锅里,用小火煨着,防止冷却。
昨日她事先用各式调料调成了卤汁,今晨将豆腐脑热了后,再浇上热气腾腾的卤汁,撒些花生粒、木耳、芫荽,便可以做出一碗咸香可口的豆腐脑。
考虑到景朝都城人民的口味繁杂,甜咸口味均有拥趸,为了避免甜咸大战,最妥善的法子就是两头兼顾。姜菀还另准备了牛乳、葡萄干、红豆,以供喜食甜口的食客享用。
思菱负责制作豆腐脑,姜菀则端出几盘表面烙得焦黄的圆饼,专心致志往饼子中加着东西。
天色慢慢亮了,姜荔洗漱后也来了厨房帮忙,把加好东西的圆饼一块块整齐码在盘子里。
到了开张的时辰,姜菀照例是在店门口支起了小车,只是这次售卖的不再是单一的面片汤了。
“肉夹馍,豆腐脑......”有人念叨着门前木牌上的字,姜菀见状,巧笑道:“本店食物可试吃,客人不妨尝尝。”
那人依言拿起一个温热的饼。他捏了捏,发觉饼子很是厚实,定睛一看,却见饼子并非实心,里头夹着两片翠绿的菜叶,再包裹着厚厚一层肉条,上头还撒了些佐料,浇着深色的酱汁。一口咬下去,炸肉的香酥混合着酱汁佐料的咸香,几下咀嚼便下了肚。
饼中的肉混着花椒、鲜姜、八角等调料煮过,极入味,口感软烂易嚼。他吃着吃着,眼睛亮了亮,赞道:“味道果然不错。”说着,他回身招呼一旁的友人,一同进店品尝了。
一个个皮酥肉嫩的肉夹馍搭配着一碗碗白嫩的豆腐脑,源源不断地流向了各张饭桌。姜菀想着肉夹馍是头一日售卖,唯恐滞销,准备食材时便保守了些,没料到却卖得如此好,以至于后来的食客都无缘一饱口福了,只能退而求其次,买一笼绵软蓬松的包子吃了。
店内热闹非凡,香气扑鼻。这一早上的生意显然胜过昨日。
等到早食的时辰过去,客人渐渐散去,姜菀开始算今日的进账。须臾,她眉眼一扬,笑道:“今日净赚了六百文。”
虽然数字微小,但总归是有进步了。思菱脸上亦浮起笑,神色充满了向往。
这个月还剩二十余天,姜菀看到了希望。
*
午饭后,姜菀嘱咐了思菱与周尧在家中洗菜摘菜,便带着姜荔往学堂出发了。
到了长乐坊后,日头正高照着。姜菀取出帕子拭了拭额头的汗珠,直到看见苏宅的匾额才舒了口气。
姜菀向门前的家仆说明了来意,家仆显然已经习以为常,未曾多言便引着姜菀走去。
学堂在一处与苏宅一墙之隔的园子里。姜菀抬头望去,“松竹学堂”四个隶字映入眼帘。家仆先同守在园子门口的人说了几句话,再引着两人进去。进了园子,入目是一条曲曲折折的路,蜿蜒至深处。路旁遍植松柏,绿意深浓。
一路向里走,渐渐听到水声潺潺,在这夏日令人顿生清凉之感。姜菀牵着妹妹,克制地扫视着四处,发觉这学堂很像富贵人家赏玩的园林。
家仆把两人一直带到了学堂最里面,一路经过了两三处院落。姜菀正想象着从前苏家鼎盛之时该是如何繁华,耳边听到姜荔轻声唤了声“阿姐”,抬头便见眼前景色豁然开朗起来。
几人走过一处小巧的石桥,发觉脚下的路变成了石子甬路,道旁是一丛丛茂密的翠竹。路尽头是一处亭子,上头书着三个字:静心亭。
亭子中有两个人,一站一坐。坐着的那人正执着一卷书专心看着。
家仆上前通传,侍立在侧的侍女闻言便迎了下来,笑道:“贵客请。”
姜菀向那家仆道了谢,这才随着侍女进了亭子。
执书的少女闻声抬头,姜菀看清了她的模样。二十多岁的年纪,眉眼柔和,五官端雅,抬眸间,那目光温和若春水,看得人心头暖暖的。
姜菀自报了家门,说明了来意。那位苏娘子笑着起身,说道:“请随我来。”
她一身月白衣衫,清雅出尘,引着几人去了距离亭子不远处的一处小院子,那里是她起居会客的地方。
进了房内,侍女打起帘子,请姜菀在外间的桌旁坐了。姜荔拘谨地跟在她身后坐下。
苏颐宁亲自斟了茶,将那青花纹的茶盅徐徐推至两人面前。那一举一动纹丝不乱,便可看出从前在宫中多年的影子。
姜菀道了声谢,浅浅抿了一口茶,方道:“今日来此,是想向苏娘子问问这学堂的事情。”
苏颐宁声音清润,道:“学堂名‘松竹’,不问出身,凡愿意进学者皆可入学。教授课程分为诗书、丹青、礼仪,平日由我授课,目前只招收女子,共有十余位学生。”
“学堂课业以十日为一个周期,每十日会有一日的课假。每逢新岁、中元、中秋、端午等日,亦会休课。学堂内有斋舍,可供学子用饭和起居。”她又补充道:“松竹学堂的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