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现代言情 > 我在凶宅直播被鬼弹幕剧透 马铃薯饺

31. 情印初试

小说:

我在凶宅直播被鬼弹幕剧透

作者:

马铃薯饺

分类:

现代言情

基地深处,一间经过特殊改造、墙壁和地面都刻满静心符文的全封闭训练室内,空气凝重得仿佛能拧出水来。陈远盘膝坐在房间中央的蒲团上,双目微闭,呼吸悠长。林博士、苏晓和秦医生站在单向玻璃观察窗外,神情专注地盯着内部监控屏幕和灵能波动读数。

这是陈远首次尝试主动运用“情印”理论进行实践。经过数周的理论学习和模拟推演,在协会专家团队反复论证并制定了详尽的安全预案后,他终于获准进行这次高风险的实际操作。

“灵能场稳定,精神波动阈值在安全范围内。”秦医生盯着仪器屏幕,低声汇报,“可以开始第一阶段尝试。”

训练室内,陈远缓缓睁开双眼,目光落在面前矮几上摆放的一件物品——一块光滑的、未经雕琢的黑色鹅卵石。这是林博士选定的实验对象,材质纯净,灵导性适中,易于承载和观察能量印记。

“第一阶段目标:情绪聚焦与能量外放。”林博士的声音通过内置扬声器传来,平静而清晰,“尝试将你此刻的‘平静’与‘专注’这两种相对中性的情绪,高度凝聚,然后缓慢、稳定地注入石块。注意控制强度,避免情绪波动。记住,是‘印记’,不是‘冲击’。”

陈远深吸一口气,排除杂念,将意识沉入内心深处。他回想着冥想时的空明状态,以及每次成功完成训练后那种微小的成就感,努力将这种平和而坚定的心绪提炼出来。共情能力如同精密的触手,开始引导他自身散发出的、微不可查的情绪能量流。

起初并不顺利。情绪能量无形无质,难以捉摸。他要么无法有效凝聚,能量如烟散去;要么心绪稍有起伏,输出的能量就变得杂乱不稳,在鹅卵石表面激起紊乱的灵光涟漪,甚至引得石块微微震颤,显然不符合“印记”的要求。

“能量逸散率过高,频率不稳定。”秦医生报出数据,“需要更精细的控制。陈远,尝试将情绪想象成有形的‘水流’,而你的意识是‘导管’,引导它平缓流淌,而非倾泻。”

陈远调整呼吸,再次尝试。他不再急于求成,而是耐心地感受自身情绪的能量质感,如同抚平丝绸上的褶皱,一点点将其梳理、汇聚。渐渐地,一股温和、持续的能量流开始在他意念引导下,缓缓流向掌下的鹅卵石。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陈远额角渗出细密的汗珠,精神高度集中带来的负担不小。但他能感觉到,那块原本冰冷的鹅卵石,似乎正逐渐吸收着一丝极淡的、属于他的“存在感”。

一小时后。

“能量输出趋于稳定,频率带宽收窄……目标物灵波共振指数出现微弱但持续的偏移!”秦医生的声音带着一丝惊讶和兴奋,“成功了!他做到了初步的情绪能量附着!”

陈远缓缓收回手,长舒一口气,感到一阵虚脱。林博士示意他可以暂停休息。苏晓走进训练室,拿起那块鹅卵石,仔细感知。

“有一种……很淡的温暖和平静感。”苏晓微微点头,“像是被阳光晒过的石头。虽然微弱,但确实存在,而且感觉很‘干净’,没有杂念。这算‘情印’吗?”

“可以算最原始的雏形。”林博士通过通讯器评价道,“情绪能量的定向附着和残留。但离古籍中描述的、能够传递复杂信息甚至蕴含力量的‘情印’还差得远。而且,这种附着能维持多久,是否会被干扰或抹除,都是未知数。”

休息片刻后,第二阶段尝试开始。这次的目标是“情绪读取与追溯”。林博士提供了几件协会收藏的、确认附着有历代主人强烈情绪印记的古物(一把生锈的匕首、一封泛黄的家书、一个破损的玩具熊),让陈远尝试感知其中蕴含的情绪,并逆向追溯其来源和背景。

这一次,陈远的共情能力发挥了优势。他小心翼翼地接触这些古物,瞬间便被各种强烈的情绪碎片淹没——匕首上的决绝与悲伤,家书中的思念与担忧,玩具熊里孩童的无助与恐惧。他需要做的,不是被动承受,而是主动分析、剥离、归类这些情绪信息,并尝试与已知的文物档案进行比对。

过程依旧艰难。强烈的负面情绪冲击需要他时刻维持精神壁垒,而追溯来源更是如同在迷雾中寻找蛛丝马迹,极其耗费心神。但他最终还是成功地从家书的情绪印记中,大致推断出了书写者是一位思念远方丈夫的妻子,情绪中饱含战乱年代的忧虑,与档案记录基本吻合。

“感知敏锐,分析逻辑有提升空间。”林博士评价道,“这说明你的共情能力不仅可以用于战斗和侦察,在信息解读和历史溯源方面也有潜力。但切记,接触他人强烈情绪印记时,要保持超然,避免过度代入,否则容易迷失。”

连续高强度的训练让陈远疲惫不堪,但收获的喜悦冲淡了劳累。他对“情印”的理解不再停留在理论,有了初步的实践认知。然而,他心中还有一个更大胆的想法。

训练结束后,他找到林博士和苏晓。

“林博士,苏队,”陈远提出设想,“既然情绪能量可以附着在物体上留下印记,那么……是否也可以附着在特定的地点或者……灵波信号上?”

林博士推了推眼镜:“理论上,灵能活跃的地点更容易承载和保留情绪印记。至于灵波信号……这非常冒险。信号是动态的、不稳定的,主动注入情绪能量,相当于改变信号本身的结构,很可能引发不可控的连锁反应,甚至……被信号源头反向追踪。”

苏晓立刻明白了陈远的意图:“你想用这种方式……给幽冥司的‘信标’或者他们的通讯信号做标记?”

陈远点了点头:“如果我们能在不惊动对方的情况下,在他们的信号上留下一个极其隐蔽的、只有我们能识别的‘情印’,或许就能反向追踪到他们的位置,或者至少获得更多信息。”

这个想法极其大胆,也极其危险。这相当于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