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梁朝开国一百二十余年以来,论险峻奇端二者,除却居庸、紫荆二关,以南便是凤阳的娘娘山。
娘娘山自西北向东南夹拥文江缓注而流,其中多座险峰宛如天线直穿云霄,因地势高差极大,直接切断凤阳向南通路,危急时刻可抵北国南下,因此凤阳也被视为“千里京畿”。
于柏生还未去世时,有一年他带着于萱草在大雪天自东北方向绕行娘娘山,二人身穿鹿皮衣和鹿皮靴,在官道上跋涉一天一夜,到第二日进入娘娘山南侧,才发现朝廷在此地屯兵数万,声势骇然。
每当春秋二季,文江水流暴涨,峭壁上的白猿会应时减少攀岩活动,河岸附近的动物都会远离峡谷四周,转而走向更危险的深山密林。
童年的记忆不断从脑海深处袭掠,于萱草记得在于柏生去世前的那个秋天,她和爹还在深山里采草药、找狗獾。
随便一只狗獾都能炼出两大锅油,獾油可以治疗烫伤,卖到镇上也能挣得不少银钱。
秋天的风渐渐变得冷冽,于萱草回头望了下已经消失不见的谢渊,便继续从山门处行进。
她双手紧紧扣住岩层表面,因为常年在山里行走,还要干各种杂活,十个手指都磨得粗砺壮实,岩层的缝隙中,杂草从四面八方缠上来,好在还不算太多。
一步一步走在山野溪涧,自然的巨力会切实寄托在一草、一木、一山之中。
风雨雷电将广袤黑沉的悬崖锻造成利剑,也有可能是低矮的山丘、坍塌的土方,人类的脚步无法无孔不入地丈量每寸土地,砂砾拂过靴子的表面,而土地上从未留下任何足迹,人类是如此渺小。
于萱草背着自己繁琐的工具,踏着皮靴,很快就大汗淋漓,偏偏山野里风是湿寒的,她浑身都像罩在一个小的保温内胆之中,只能偶尔解开覆在面上的纱罩来透气。
比人高的杂草和树丛到处都是,于萱草一边走,一边缩着脖子,生怕“亲”到这些植物。
山里面到处都是高耸入云的柏柳松枫,有的树并不能长太高,但是却很密集,这种树林就很适合蜂窝的驻扎,有蜂窝就意味着附近会有蚁群,最有可能是白蚁。
黑熊擅长寻找蚁穴,蚂蚁算是优质蛋白质,它们是杂食类动物,可以毫不客气地啃下人类的血肉和皮骨。
于萱草不记得于柏生和自己进山猎过熊,她捕猎大型动物,都是在他去世后。
人类对熊、老虎这种体型异常威猛的动物有种天然的恐惧,她也不例外,所以她打算先四处转一转,随机猎一只兔子烤肉吃,出门时她还特意从家里带上了调料。
约莫半里地之后,于萱草没走那条经常行走的小径,小径的草木较周遭更为稀疏,她伸直双臂,右手扣住崖壁上凸起的岩层,腰腹发力,轻轻一荡,左手借力向上攀爬,她向下看了一眼,离地面六七米,摔下去也不会死。
如此想着,于萱草深吸两口气,双手轮番向上,猛地够到崖上的平地,“砰”一声翻身而上。
“咩——”
两只岩羊正在舔食崖壁上的盐分,被她惊扰,撒开蹄子慌张地跳进丛林之中,草丛轻晃,两只羊没了影子。
于萱草松口气,没见自己上回住下的山洞在这附近,打算继续开辟一个根据地。
戴好防蚊虫的纱罩,绑紧皮靴上的绑带,她顺着岩羊的踪迹继续深入。
约莫一个时辰后,她在距离溪涧比较近的岩层之中,找到一个天然洞穴。
为什么挑在这里呢?
因为此处距离溪涧较近,河水随时会上涌,熊类和其他动物不易接近,其次,岩层镶嵌在山体中较为隐蔽,周遭有巨石可遮掩,安全性高。
河水潺潺,这条溪流并非文江主干,此处地势较高,这溪流应是山上的活泉引下的溪水,部分与文江支流交汇,形成幽绿的水色,掩在河岸树丛之后,还能看见水中有活物在动。
这些活物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