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知否:我,异姓王,明兰舅父 z咏橘

第171章 这个太子画风有点不对啊!

小说:

知否:我,异姓王,明兰舅父

作者:

z咏橘

分类:

穿越架空

第171章这个太子画风有点不对啊!

卫渊别有深意的看了一眼安国公家的幼子。

小小年龄,却知晓边外一些情况,不愧是勋贵子弟,从小受到的教养就与别家子弟不同。

至于太子赵曦,明显是被赵祯与曹皇后宠坏了。

“卫卿,不,卫师,你过来。”

赵曦朝着卫渊招手。

后者拱手道:“见过殿下。”

赵曦道:“卫师,你瞧瞧,我的排兵布阵,可有问题?”

这孩子,怎么回事?

卫渊所言进攻路线,其实与周太宗当年北伐时定下的策略颇为相似。

“此生,本殿下必收复燕云十六州,使我大周万邦来贺!”

卫渊瞧了一眼,哪有什么排兵布阵?

不就是一股脑的将军队都拉到关外么?

说罢。

赵曦顿时眼前一亮,神采奕奕道:

“我能去吗?卫师,我想看你大杀四方!”

“请陛下放心!”

得太子喜欢,真不知是好是坏。

听到这里,卫渊头都大了。

罢了,反正还有时间,慢慢教导就是。

太子也太勇了,这是在咒自己的父皇死吗?

“至于什么圣人学说,等我年长些再学也不迟。”

王安石作揖道:“太子殿下聪慧,如今正值年幼,只需加以引导,必如陛下所言,将来成为尧舜之君。”

赵祯指着卫渊与王安石,问道:

“皇儿,他们两个,你最喜欢跟着谁学本事?”

“王师,我不喜欢读书,我喜欢练武,年后你与卫师来时,你就在旁边看着卫师教我练武就行。”

出征?

卫渊道:“臣年后就要领兵出征,只怕要等到六七月左右,才能回京教您武艺。”

卫渊连忙道:“太子殿下慎言!”

也就是赵祯只有赵曦这一个儿子。

赵祯笑了笑,而后看向跪在地面的卫渊与王安石,

“你们两个,将来要好生教导辅佐太子。”

“拜见陛下.”

卫渊看到‘张’字旗帜,将其插在应州城外,又拔了几个旗帜,全部围在朔州城,

“朔州距离应州有百里之远,多山路,辽国的骑兵难以发挥巨大优势。”

卫渊笑道:“总归只是纸上谈兵而已。”

“朕听说,年关过后,新军会有一次比武?”

“朕昨儿个见了倭使,其中有个什么武士,傲慢的很。”

赵祯想了想,道:“这件事,要多上上心。”

卫渊摇了摇头,“您贵为国之储君,怎可轻易涉险?”

“若是有朝一日,有权臣欺你年幼,你不得掌国之权柄,会怎么做?”

赵曦笑道:“我很好,最近父皇母后也没怎么给我安排功课。”

“喊打喊杀,只会让世人认为你是个暴君,只懂权谋,也只会让世人觉得你是一个昏君,无能之君。”

“张帅善以攻为守,拥兵二十万,足以借地势抵抗应州一带辽兵。”

“要做皇帝,做天子,就不能靠着杀戮、阴谋诡计成事,你明白吗?”

话音刚落。

赵曦直言道:“父皇仁义,治国数十载,国富民丰,正是国力蒸蒸日上之时。”

赵祯摇了摇头,语重心长道:

“身为国之储君,未来天子,伱要学会做一个尧舜之君,要学会以堂堂正正恢弘之势,收揽朝政,整肃朝纲。”

赵祯一愣,我有说以直报怨吗?

好端端的一个太子,不想着研究圣人学问,整天想着喊打喊杀是怎么回事?

“臣卫渊(臣王安石)拜见陛下,恭祝陛下万年!”

然而,赵曦似是语不惊人死不休,

“本殿下不仅要拿下燕云,还要做第一個封狼居胥的天子!”

赵祯莞尔一笑,“去玩吧,朕有事要向你的两个老师说。”

王安石一脸尴尬。

“那辽狗骑兵即使再多,又能如何?”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燕云十六州,迟早被咱们收下来!”

不远处,响起一道声音,“好,吾儿有吞天之志!”

“臣肝脑涂地,在所不辞。”

只可惜,人算不如天算,啃下朔州却不能啃下云州,最终,多路大军被兵力集结起来的辽军逐个击破,直至满盘皆输。

嗯.不对劲,很不对劲。

赵祯摆了摆手,“都起身吧。”

后者道:“臣刚想向陛下说此事,臣有意,在新军中组建重甲骑兵。”

“皇儿,杀人不过头点地,这个世上,没有比杀人更简单的事情了。”

“吾儿聪慧,可为尧舜。”

不然明年怕是就要废太子了。

王安石静静地听着他们之间的对话。

“比什么秦皇汉武唐宗,还要厉害的马上天子!待我百年之后,庙号只要一个‘武’字!”

赵曦趾高气昂道:“看到没?这就是我朝卫大将军的实力!”

怎么听,都不像是夸赵祯的话。

“大比武中优胜者,当为重骑。”

“.”

一时间,包括那些陪着太子玩耍的勋贵子弟们,所有人,都向赵祯下跪叩首。

“不是说,要到年后,你们二人在正式教我学识本事么?”

皇帝驾到,却未有人通报,显然是皇帝授意。

赵曦二话不说的看向卫渊,

“当然是卫师!”

卫渊所言,虽有明显漏洞,但糊弄糊弄小孩子还是可以的。

随后,赵祯坐在椅子上,赵曦站在他身边。

赵曦脸色当即拉胯,“本殿下就要去!我要做马上储君,我要当武帝!”

赵祯看向卫渊,

“若将来有朝一日,儿臣能收复燕云,也是父皇的功劳。”

就见赵祯缓缓走来。

“这孩子,也不知怎了,自从听了有关卫卿的一些事迹后,就对兵家学说颇为喜爱。”

“朕年后在大庆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