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知否:我,异姓王,明兰舅父 z咏橘

第212章 离开东南二三事

小说:

知否:我,异姓王,明兰舅父

作者:

z咏橘

分类:

穿越架空

第212章离开东南二三事

卫渊的意思已经很明确了。

他是真的动了杀心。

给你活路你不要?当真以为剑不利否?

至于他让陈大牛与卫氏族人藏兵刃的那座在大海上毫不起眼得小岛,则被后世人称之为‘藏兵岛’。

后世史学家研究卫渊时,曾一致认为,卫渊正是在这个时候,有了野心。

翌日。

荣显再次点头。

皇帝既无明旨,意思就是,不愿再被这种事叨扰到。

卫渊不忍他们再送了。

“此去汴京,山高水长,难免遇到个阴天下雨的时候。”

原本正闭目养神的卫渊,豁然睁开双目,连忙让侍卫停下马车。

卫渊觉着他处理不好,顶多是断了升迁之路,皇帝若是觉得他连这小事都难办,只怕这都转运使的位置,也要拱手让人了。

随后,他便上了车辇,率领荡虏军,浩浩荡荡的离开福州地界。

卫渊深呼吸一口气,朝着那些可爱的百姓深深作揖。

经过一夜的漫长思索,他又岂能不清楚,这背后,是官家的意思?

官家将所有的勋贵子弟都给骗了啊!

用勋贵的钱财,买了这么大一批军器,结果全部沉入大海。

“你去告诉他们,由于前些日子,朝廷军队围剿倭寇有所小成,引得倭寇怀恨在心。”

前来相送的百姓们陆续开口。

“今后,海运还是以福州为主,其余沿海州府,比如楚州、海州等地为辅。”

随后就有了这样的传统。

“回卫帅,自然是想活。”

“他们竟然还敢舔着脸说告御状?告诉他们,为何就不能是倭寇所为?若想退钱财,告御状,也得让他们有命走到京城才行!”

他们送卫渊的十里路,不是路,而是一条直通青云的坦途大道。

百姓们,岂不知这点?

他们甘愿相送,由衷希望,卫渊真的可以平步青云。

“卫将军,我们知道您今日要离开福州,不知您今后还会不会再回来.”

可他们要是去告御状,那性质就不同了。

随后,他快速下了车辇,看向东南的那些父老乡亲们,一时间,心中五味杂陈。

卫渊看着他们已经递来的青罗盖伞与各式布料交织的袍子,认为也不是什么贵重物甚,便就命一旁侍卫收下

“本帅已经说了,军器沉海一事,乃是倭寇所为,我们没有找他们赔偿我们水军将士的损失,就已是不错。”

蔡襄喜上眉梢,恭敬道:“谢卫帅。”

“是您让福州的百姓们,再也不用只靠打渔为生,再也不用担心被倭寇侵扰劫掠,您的功绩,我们福州乃至整个东南的百姓,都会牢记于心。”

“昨夜本帅问的你问题,你似乎还不曾回答本帅。”

坐在马背上的陈大牛忽然注意到,那些福州的父老乡亲们,依然在相送着。

荣显微微皱眉,思虑片刻,深呼吸一口气,作揖道:

卫渊心满意足的点了点头,“荣兄果真聪慧,如今东南事了,我也即将返回京城,不如邀请荣兄一道如何?”

这时,蔡襄来到他身边,作揖道:

“不如,就带着这把伞吧。”

“此事,与卫将军您毫无干系。”

福州城门前,卫渊将要离去时。

“福州的百姓们,还送着咱们呢。”

不只是福州当地百姓,还有一些百姓来自于福建路各地或是东南沿海一带的州府。

卫渊深深皱起眉头,眼前这厮如此愚蠢,是怎么做到都转运使这个位置的?

还是说,因为自己在福建路的原因,无法让他这個一把手尽情施展拳脚,从而有些束缚,显得愚蠢了?

“军器可以是倭寇抢掠,难道倭使之死,就不能怪在倭寇头上?”

“若是由朝廷牵线,签订的较大生意契约,仍旧是从福州出海。”

除了他,荣显真的想不出,谁还能让一位东南地界的封疆大吏,做出这样的事情。

“本帅这样做,不是在针对勋贵,毕竟如你所言,本帅也是勋贵.”

那老者突然脸色激动,一手拄着拐杖,一手拉住卫渊的手腕,一时间,矗立在卫渊身旁的侍卫,都是心头一紧。

“卫将军,就送您到这了。”

卫渊极其强势的回应道。

卫渊笑道:“你最应该要谢的人,是范大人。”

——

嘉佑五年九月六日,宜出行。

这事到底是怎样的,已经一目了然。

于是连忙将此事告知坐在车辇里的卫渊,

“将军,此处距离福州城门,少说也得有十里地了吧?”

“请卫将军留下一只官靴吧,也好全了福州父老乡亲们的心思,不使他们抱有遗憾。”

蔡襄愁眉苦脸道:“原本是小事结果他们却说,要因此事,去京城告御状,若是不给他们一个合理的解释,下官.下官担心前程难保啊!”

“如今,福建路的父老乡亲们,护您十里,祝您此去汴京,直上青云!”

“将军,求您,留下些物甚吧。”

“福州的父老乡亲们,都想着来送送您,感谢您为福州所做一切。”

蔡襄顿时就傻眼了,“卫帅的意思是,要杀使?”

“您留下一件物甚,也算是激励后世子孙了。”

没过一会儿,有些百姓见到卫渊身形,又听卫渊一直重复着方才所言那句话,于是便纷纷下跪道:

听似嘈杂,但卫渊却能听个真切,能知道,他们想表达什么。

在卫渊率领荡虏军离开福建路时,万民亲自相送。

不料,那拄拐老者再次开口道:

军队行进的速度不算太快。

“您此去,山高水长,还望保重身体!”

他杀倭是为了眼前这些淳朴的百姓们吗?

有,但也有为自身利益并不纯粹是为了百姓。

“福州父老乡亲们,也想送您一个物件。”

“您初来东南时,长途跋涉,剿灭倭寇,消除匪患,又为我们谋了生计,使得我福建路乃是东南沿海一带的百姓在今后皆有钱财所得。”

“如今福建路境内,已有不少扮做商贾的倭寇藏于民间,若是想好好活命,就在驿站中好生待着,哪也不要去。”

“实话告诉你,即使没有陛下的旨意,这批军器,也不会安然无恙的抵达倭国。”

卫渊不悦道:“你连这些小事都处理不好?”

那些百姓脚力不错,能跟得上。

他抱拳道:“那便恭敬不如从命了。”

荣显:能不聪慧么?再不聪慧,命都要没了。

赵祯命卫渊班师。

本就是分内之事,只因做了点实事,就能被百姓们这般对待,卫渊心中岂能不感动?

“卫将军,送君千里,终须一别,福建路的父老乡亲们就送您到这了。”

若是哪地百姓,觉得这该地父母官或封疆大吏还算不错,也会请他留下靴来。

卫渊示意无恙,只听那老者心怀感激道: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