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江瑶的种田生活 姜楠不知春

28. 第 28 章

小说:

江瑶的种田生活

作者:

姜楠不知春

分类:

穿越架空

胡二壮有了“判头”。

李家村的人却高兴不起来。

大棚气温回升,那么多苗子,说没就没了。

“全被冻没了?”

得知消息的李斌,有些不可置信。

得,这些人近一个月白干。

李斌想了想,拨通了个电话。

“喂,你的幼苗还有剩的吗?送我几筺。

好呢好呢,谢谢你。”

李家村。

江瑶看着田垄上冻的邦硬的叶子,有些惆怅。

看来年前卖大白菜是没希望了。

“这是上面从别的地方调过来的苗子,听说是新品种,试试?”

寒风呼啸,李国富站在马路边,看着眼前车里卸下来的篮子,对着江建军讲。

江建军原本不打算种西红柿的,可现在既然有了幼苗,那就再种一茬。

种植幼苗总比从头来过的好。

于是,李家村全村的人基本上都开始了帮忙定植西红柿幼苗的日子。

“婶子,钱你拿着。最近这些天也辛苦了。”

“唉,算了算了。等你西红柿卖钱了,再给我钱。”

张兰珍放下手里的农具,推辞着。

江建国把钱扔在了张兰珍怀里,转身就走。

张兰珍眼疾手快,一把抓住江建国的袖子。

“建国,可不能这样。”

张兰珍攥起几张钞票,塞了回去。

“卖钱了给我就行,你先把钱拿着哈。”

可能这次出师未捷,村里人都了解。

大家齐心协力,很多人都是义务来帮忙。

江建国等人心里不胜感激。

侯大姐农家乐里。

“瑶瑶姐,我想玩五子棋。”

“好呢,你去拿棋过来我们玩。”

自从发现江帆和别的小孩不一样的时候,江瑶便时不时带着他一起玩游戏。

现在的江帆,很少重复性做着相同的动作。

江瑶不是专业人士,只能尽可能将自己掌握的发挥出来;其余的,还需要专业的人。

A市,农业学校某实验室。

“这个实验你有没有至少重复三次?重复的结果一致吗?也就是说,你写的这个文章,数据来源准确吗?

你在文章中说得有作用,是你推测出的有作用还是实际上有作用?

假如推测的话,你这个用词就不对;假如是实际上的事实的话,你实验数据太少,支撑不起来。”

汪知行推了推眼镜。

“写论文不是学术造假,学术造假不如回家种红薯。”

说着,徐知行保存电脑上的文档。

“你下去再读读文献,针对我说的,找找你自己实验流程及实验结论方面的问题,再完善完善。”

见导师将穆俊杰的论文批的一文不值,施芷韫忐忑的把自己的PPT打开了。

前几次师兄说,她的论文内容翔实。

施芷韫闭了闭眼,想死的心都有了。

“你这个文章最大的问题就是……”

汪知行鼠标箭头在页面上上下滑动着,缓慢开口。

施芷韫提心吊胆的听着。

隔壁办公室。

殷寒潮看着手中的策划书,眼里闪过一抹笑意。

他和江瑶,又快要见面了。

“在吗?我们学院打算找几块实验田,用来打造抗寒抗旱百合基地。你有兴趣吗?”

江瑶看着手机屏幕里的聊天框,不禁动了心思。

阳山屲朝阳,一年四季暖洋洋。

对着阳山屲的山,名叫嘴子山。

嘴子山的地,沿着等高线开辟。

故面向阳山屲的地,名叫弯弯地。

山北水南为之阴。

阴面并不是晒不到太阳,只是相较于阳面晒得太阳少一些。

弯弯地一年四季晒太阳的时间与阳山屲有些差别;可这,也有个好处。

那就是土壤微微湿润。

倒是个种植百合的好地方。

况且百合种植以年为单位,三年一收获。

对于按年讨生活的农民来说,是个周期长的大工程。

所以一般人家都三块地轮作,保证每年有进项。

别家不清楚,可当时包产到户的时候,江家三兄弟正好有三块地在那里。

这不巧了嘛!

“我这边有几块地倒合适,你要不要来看看。”

“好的。”

合上手机,江瑶兴冲冲去找老爸。

真好,又有事可干了。

“种百合?”

江建国一听,沉默半晌。

一般种植百合,3、4月份或者10、11月份较适宜。

可惜现在将近一月初,错过了。

况且百合不需要大面积灌溉;人工喷灌即可,一年一到两次,还算省事。

况且近些年百合的价格,一直居高不下。

江建国之所以这么清楚,是因为前些年他打零工,去别的地方给农户主种过。

现在有些地方。

一部分村里人去外面工作,在外面买房,家里的土地顾不上,便慢慢荒废了;另一部分人纯属去地里的路线不好,外加代步车上不去,便舍弃了一些远的地。

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了一个新的赚钱路子。

那就是隔壁县的外地人把成片的荒地承包。

他们出钱修路,随后雇上临近村里的人,在农忙时候,播种或者采收百合、药材等。

与外地人一同来的,便是他们提前找好的菜贩子。

菜贩子给个地头价,外地人赚了钱。

菜贩子送到冷库里,也赚一笔钱。

村里的人只挣个辛苦费。

江建国皱着眉头想了想。

既然别人能赚这个钱,他为什么不可以。

既然可以,那就干!

“瘪的豆子吗?我找找。”

侯菊兰家。

得知江建国来意的侯菊兰,翻腾出了好几年前的陈旧豆子。

“这个吃起来可能口感不好,但你用来改善土地,应该是可以的。”

“好呢,谢谢大嫂。”

江建国自小,他妈妈就不通茶饭,针线活也差劲。

那时候基本上就是饥一顿饱一顿。

后来,大嫂嫁到这个家,他们兄弟三才吃上热乎乎的饭。

这么多年,与其说侯菊兰是江建国的大嫂;不如说侯菊兰是他们的妈。

毕竟在他们心里,大嫂的地位,与理想中母亲的地位基本上一样。

将土地开荒、犁刀翻转、播下豆子。

嫩芽浅出、白雪覆地。

冬季的一场大雪悄然而至,新的一年如约来临。

大棚里新移栽的西红柿苗蓬勃旺盛,李家村的年味也越来越浓。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

童谣在街道里飘出。

江瑶拿着筷子,夹着油锅里的馍。

炸油饼是李家村一带留下来的习俗。

以前条件艰苦,没办法这么奢靡;是以,临近年关,用一大锅油去炸馍馍,便是准备年货的最高礼遇。

随着生活条件逐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