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现代言情 > 见鬼!我的青春变成了一座坟墓? entelechy

30. 番外[番外]

小说:

见鬼!我的青春变成了一座坟墓?

作者:

entelechy

分类:

现代言情

嘿,是我,商尽欢。

人生得意须尽欢的那个尽欢。

当然,我的前十八年,跟“得意”这两个字,实在不怎么沾边。

甚至可以说是一个巨大的悲剧,无法改变的遗憾。

如果非要给我这十八年找个分水岭,那毫无疑问,是我爸的离开。那之前,我或许还是个没心没肺的小孩;那之后,我就被猛地推进了一片苦海,连个扑腾的机会都没有。

外表看起来,我只是个有点沉默愚钝的女孩。但内里,早就被自责、恐惧和无力感给蛀空了。我每天都觉得,我的人生好像从那一刻起就脱了轨,过不好了。

后来,支撑我爬起来,逼着自己往前走的,不是什么伟大的梦想,而是我想赎罪,我想弥补。弥补我犯下的错误,弥补我爸离开带给我妈和我奶奶带来的伤害。我必须要做点什么,让她们的日子能好过一点点,哪怕只是一点点。

于是,学习成了我唯一能抓住的救命稻草。它变成了一种手段,一个机会,一个能让我们这个摇摇欲坠的家,看起来还能有点希望的机会。所以我拼了命地学,挤破了头进了附中,以为能换个新天地。

结果呢?我遇到了第二个波折——徐春红老师。像她这样的老师,在教育系统里并不少见。少年人在某个体系权威者面前,除了隐忍,除了吞下那些冷眼、忽视和区别对待,还能做什么呢?

我和参宿,也因为某些原因,承受过来自其他同学的敌意。而我,商尽欢,从来也不是什么完美的好人。我心里有阴暗面,像地底暗河,无声无息地流淌在黑夜里,见不得光。我也做过一些报复性的、上不了台面的事。

我承认,我就是这样一个有瑕疵、甚至会以恶制恶的人。

再来说说参宿吧。

我很小就认识她了,大概十二岁,那时候的她,在我眼里就是个乐天派的小太阳,光芒万丈,好像全世界都理所当然地该喜欢她。

我当然也不例外。

可当我们分开后又重逢,我对她的感情变得极其复杂。无可否认,我心里是带着恨的。我恨她当年为什么离开?那种被抛下的感觉,和后来发生的一系列变故,甚至我爸的离世,在我偏执的的逻辑里,都和她的离开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

所以你看,我对参宿的感情就是这么拧巴。一方面,我爱她,见不得别人伤害她半分;另一方面,我自己却又成了加害者,用冷暴力、拒绝沟通的方式,一遍遍地刺伤她。我那时自作聪明地觉得,无论我怎么作,怎么闹,参宿永远是那个包容的、完美的朋友,她会永远站在原地等我。

这种想法,自私又愚蠢,也直接导致了我们最后的争吵、冷战和无可挽回的疏远。

人生大概有三万天吧,遗憾简直数不胜数。

从出生开始,我们就会因为各种事情摔跟头,会产生消极的念头,性格也可能变得阴郁、不那么可爱。

这听起来挺操蛋的,对吧?

但我想说的是,当你意识到,自己才是这个人生的唯一主宰,当没有人能真正替你扛起一切的时候,希望你还能有勇气,尽可能地让人生少留一点遗憾,让自己的人生,稍微那么精彩一点点。

毕竟,我叫商尽欢,人生得意须尽欢。

——

你好呀,我是参宿,就是那个听起来有点浪漫又有点孤单的星星的名字。

很多人觉得,在这个故事里,似乎总是我在包容商尽欢。她发脾气,我忍着;她冷暴力,我受着;她做出那些幼稚又伤人的举动,我好像都一一接住了。

但其实不是这样的。

回头细想,商尽欢何尝不是在用她的方式包容着我?

在我被流言缠身、最孤立无援的时候,是她站到了我身边。在我因为家庭的事情崩溃、觉得全世界都灰暗的时候,是她陪我蹲在寒冷的夜里,听我哭,虽然她可能不会安慰人。

她记得我胃不好,她吃烤鸭时会把唯一的腿夹给我,她为了朋友不顾一切怒怼徐春红,她甚至在我自己都放弃自己的时候,还没有彻底放弃我。

我觉得她对我很好,真的。

而现在回想起来,我觉得我做得还远远不够。

我包容得不够彻底,理解得不够深入。

所以在这里,我也想借这个故事提醒所有看到这里的人:对你爱着的人,一定要好一点,再好一点。要努力地坦诚,要尽力地去包容,要勇敢地去沟通。

因为你永远都不会知道,哪一次看似普通的争吵,哪一次不经意的转身,就可能成了你们之间的最后一面。

不要像我和商尽欢这样,留下那么多无法弥补的遗憾,和那么多再也来不及说出口的话。

生命很脆弱,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也是。

这个世界上,有很多像我一样的人。我们看起来天生开朗、乐观,好像跟谁都能聊上几句,是人群里永远不会冷场的那一个。在家里,我们是懂事的孩子,在学校,我们是好相处的同学。我们似乎永远在笑,永远温和,永远感受不到委屈、难过、不甘。

我们擅长隐忍,习惯用笑容面对一切。

可是,这些被强行压下去的情绪,并不会真的消失。它们会在你长大后的某个瞬间,在某个夜深人静的时刻,在某句无心的言语触碰下,猛地反扑回来。它会让你的性格变得拧巴,让你在面对很多事情时,下意识地选择逃避。

然后,我们不得不面对一个几乎所有来自不那么幸福家庭的孩子都会思考的问题:关于原生家庭,关于过去所受的伤害,我们到底该不该选择原谅?

我想分享一点自己的感悟。

在我看来,这个命题往往指向三种可能的结果:原谅、不原谅,以及介于两者之间的“不清不楚”。而实际上,前两种在我看来可以归为同一类——无论你最终选择原谅,还是坚决不原谅,本质上都已经完成了一次与自我和解的旅程。你做出了选择,也接受了这个选择背后的重量。

而最艰难、最消耗人的,恰恰是第三种状态:悬而未决、反复挣扎。你既无法彻底放下恨,也无法坦然去原谅,于是不断在回忆中翻找证据——如果你试图靠近“原谅”,就不得不努力寻找他们爱过你、善待过你的痕迹,且这些痕迹必须足够有力,足以覆盖那些创伤的重量。但若发现在痛苦面前,爱的证据如此稀薄,你立刻就会陷入迷茫和自我怀疑。

反之,若你想走向“不原谅”,又会不自觉搜集那些被伤害的细节,强化自己的立场。可万一就在这时,一些温暖的片段又突然浮现,使你动摇、愧疚,甚至自责。你就这样被两种力量反复撕扯,进退两难。

你不愿放过自己,也无法定义他们。而我想说的是,或许我们不必急于归为“原谅”或“不原谅”。有些关系就是复杂难解的,有些伤害就是无法被轻易抵消的,这没关系。

真正重要的,不是决定他们值得被怎样对待,而是你如何安置自己的情绪,如何不再让过去持续地伤害现在的你。你可以允许自己暂时“说不清”,但不必永远困在第三态。

你值得一种更自由的生活,在那里,原不原谅不再是一个必答题,而你,已经向前走了足够远。

——

致读者。

这篇小说,始于23年年底,一个突如其来的念头。那时候就想写点什么,不写满天飞的校园恋爱,不写豪门恩怨,就想写两个普普通通的青春期女孩,写她们之间的友谊,写她们是怎么在夹缝里挣扎、怎么一点点长大的。

这算是我正经构思的第一个故事,我第一次试图塑造有血有肉的人物,第一次尝试处理复杂的情感纠葛,第一次想要探讨那些深植于成长过程中的痛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