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现代言情 > 回魂夜 殷橘柚

23. 动乱

小说:

回魂夜

作者:

殷橘柚

分类:

现代言情

清晨的宫禁雾蒙蒙的,宫道两侧汉白玉石灯柱里的蜡烛还未来得及熄灭,一抹鱼肚白就慢腾腾地翻了起来,在前面引路的宫人提着灯笼,身前身后都是一行三三两两的赴宴之人,共同前往今日摆宴的多极殿。

皇宫太大,宫道太长,白羽走的全身发凉,出马车时拢着一披风严严实实的热气,都逸散在身后的道路上,回去捡也来不及了。

转头一看,牡丹比她冷得还严重,只是维持着礼仪风度没有缩起来。

走了能有两三刻钟那么久,她们终于随着灯笼停在了一处大殿门前。

白羽仰头看到了泼墨挥毫的三个漆金大字——“多极殿”。

太平无事,百岁多极。

求得也不多。

在殿前又等了一刻钟,众人才按照身份地位依次进殿,由宫人带领着去自己的位置安坐下来。

殿内也冷,即使两侧摆放了一排火炉,在这能容纳数百人的空旷大殿里,仍像一瓢滚烫的水泼进了汪洋大海里,连只鱼都烫不熟。

好在热汤热茶先上来了,冷了一早上的王公大臣、贵妇官眷们僵着的脸也慢慢软化下来。

白羽倒了两杯热茶,端起来边喝边暖手,这才有心情观察殿内陈设和坐席位次。她的身份因为慕五十分靠前,再往前面应该就是皇室宗亲,正前方那个最显眼的位置是皇帝坐的,左右两侧应该是太子和太后、皇后,后面就是嫔妃、皇子公主了。

另一边是文武官员和内眷坐席,能进宫赴宴的都是有爵位或者三品以上在京大员,看着都有些年纪了,至于身后的官夫人们,白羽离得远就看不清了。

辰时初,钟鼓楼报时,钟声响彻在皇宫禁内,慢慢扩散至皇城四通八达的御道上,声音传达至整个长安城上空,钟声覆盖的地方就是皇权所辖的宇内。

所有人都到齐了,就剩后宫那几位大人物了,白羽耐心地喝茶等候。先是太子到了,身边跟着内监和东宫官员,白羽见到了入京后就没碰过面的钱方,穿着一身官服,坐在东宫官署的席位上,太子则走向最前方,坐在了左下位置上。

随后,帝后和太后一起入场,太后身边跟着一身金玉装饰的慕五,慕五扶太后入座时,经过白羽的席位,偏头看了她一眼,太后瞧见了笑着拍了拍他的手,慕五立马收回眼神,低头走路。

帝后受完众人礼拜,入座后,宴席迅速摆上,歌舞也开始入场。

白羽饮尽杯中热茶,她知道快轮到她上台唱戏了。

果然,她刚放下杯子,就听座上皇帝问道:“我们小五的未婚妻子在哪坐着呢?上前来给朕瞧瞧。”

自有宫人前来领着白羽去皇帝面前见礼,白羽站定后按照皇后侍女教的礼仪,规规矩矩地给帝后、太后和太子行礼。

皇帝叫了起,白羽站起来抬首垂眼,任人打量,皇后的侍女不让看座上人。

白羽心里正不耐烦,就听见皇帝叫慕五也出列跟她站在一起,让他们俩抬起头来。

白羽抬眼直视座上之人,只见皇帝是个约摸天命之年的中老年男子,身形还算高大健壮,王冠之下的两鬓皆已斑白,看着跟皇后不像是同龄人。面容威严,此刻却展着笑容,他满意地点头,口中说:“不错,如皇后所说是个端正秀丽的姑娘,配得上我们小五。”

皇后看起来也喜气盈盈的,她可能是真的高兴,便也打趣道:“吾怎会骗陛下,小五也是我的孩子,自然是要给他寻这天下最好的女子做妻子,何况他们俩年龄相仿,又有一路同行、生死与共的情谊,这将来啊就是‘少年夫妻老来伴’了。”

“说得是,”皇帝拍了拍皇后的手,思索后道:“两个孩子年龄还小,婚期不如就定在两年后吧,也给小五的府邸留出修缮时间。”

“好啊,白姑娘的娘家远在永州,以吾之见,不如就让她留在京城待嫁吧,就住在慕家。一来熟悉京城风物人情,二来也能经常进宫陪我,与小五也有时间相处,陛下看如何?”

“皇后安排得极好,就依你的想法去办。”

白羽和慕五一句话没说,这夫妻俩都给他们安排好了,白羽在心里“啧”了一声,想着皇后要她住进慕家,这不就是她的娘家,慕五的外祖家吗?

不行,得想个办法赶紧把婚退了,否则真一辈子都离不开京城了。

白羽这厢脑子里计划着退婚,慕五站在她旁边乐呵呵地笑,一直拿眼睛偷瞄她,他想着,白羽日后住进他外祖家,出宫找她玩就方便多了,京城好玩的地方可多着呢!

皇后看着慕五的表情就知道他在想什么,笑着摇了摇头,把孩子养得太天真单纯了可怎么办?

不过回过头来又想到,罢了,有她和太子在,只要太子能顺利登基,小五就会永远保持这份纯真无邪的心。

皇后说:“陛下让两个孩子都回座吧,以后有的是时间叙话。”

皇帝摆手后,白羽和慕五依次退下,回到各自的座椅上。

白羽刚坐下,牡丹就靠过来说话:“我可陪不了你在这里待两年,明年春操办完凡间的春花宴,我就该回去了,你自己可怎么办?”

白羽摇摇头,低声说:“不会那么久,明年春天之前,我会想办法退掉这场婚约,届时就能离开京城了。”

牡丹扪心自问,有那么容易吗?

刚想问她有什么想法,就看见等了一早上的“主角”上桌了——腊八粥。

这碗粥是桌上饮食中唯一冒着热气的食物,其他菜肴端上桌的时候都是半死不活的,唯独这碗腊八粥有“锅气”。

牡丹二话不说拿起汤勺就是喝,宫中御厨手艺不赖,牡丹尝到了炖的软烂的各色原料,稻米、小米、黄米细滑,红豆、芸豆、绿豆软糯,核桃、栗子、莲子、杏仁、百合、桂圆清甜,红枣、葡萄干、银耳香甜入味,各种食材融合得很好,一口吃下去,全都是丰收的喜悦。

白羽尝过也觉得味道不错,冷了一早上的胃,渐渐暖和起来。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歌舞也欣赏得差不多了,时至巳时末,宴席到这里也就快结束了。

白羽和牡丹坐在一起,欣赏宫宴即将落幕时最后的平静,场中舞姬配合得更加默契,腰肢旋转得几乎要原地起飞,却突然被一声唱和打断,她紧急停下来,白羽都害怕她扭到腰,她却稳稳地落在地上。

紧接着,那唱和的宫人回禀,一个身披甲胄的侍卫上前说:“启奏陛下,吴王殿下回京,言在城外看到了叛军踪迹,臣不敢不来回话,请陛下恕罪!”

叛军竟然在京畿现身了!

殿内凡是听到这个消息的文武百官、皇室宗亲无不起坐惊惶,都指望着皇帝能给他们解决,眼神期盼地望着他。

皇帝也很震惊,他连忙问:“吴王何在?宣他上殿,朕要问清楚,也好让臣民们安心。”

“回禀陛下!”那侍卫一抱拳,朗声道:“吴王殿下已经入城,此刻正在赶来的路上。”

皇帝摆手让他先退下,消息不明,也根本不敢让宴席上这些人走,万一走漏风声,恐怕会引起动荡。

于是,宫宴一切照旧,只是大家都没了玩乐的心思,鸦雀无声地等待吴王给个最后通牒。

时过正午,白羽和牡丹又在宫里用过午饭,刚收拾下去,就听宫人禀报:“吴王觐见!”

殿前阶下,一年轻男子拾阶而上,风尘仆仆地赶来,身穿朱红色衣袍,肩部、肘部和腰腹部褶皱重叠,那是连日以来骑马造成的,颊边和下颌处有黑色胡茬隐隐冒出,眉眼间暗含疲惫之色,明显是赶路辛苦,未洗风尘就来上前跪拜。

此刻,却没人敢说他仪容不整,御前失仪。

都等着听他给叛军踪迹下个定论。

皇帝没让他把见君的礼仪行完,就直接问道:“萧将军说你在城外看到了叛军,是真的吗?叛军果然已到京畿重地了吗?”

吴王收起拜礼,稍微过脑一思,就立马组织了话语,他大手一挥,笑得有些无奈,说:“回父亲,儿子在汉阴走道回京的时候碰到了罪臣娄氏一行,又往前行遇见了青州军押送的几名叛军反贼,谁知‘一传十,十传百’,传到萧将军耳朵里就成了儿子在城外看到了叛军踪迹,这可真是无稽之谈!叛军已被诛灭,我朝长治久安,永保太平!”

“好!好!好!”皇帝一连说了三个好,也不知是说吴王会说话的“好”,还是叛军被诛灭,太平长安的“好”。

总之,吴王出尽风头,领了赏赐无数,而乱传话的萧将军也被军法处置。

既然并无叛军出没,已安民心,延长的宴会到此结束,皇帝点了太子和吴王以及几个重臣去了勤政殿议事,其他人都各自出宫回家。

皇后的侍女圆满完成任务,回宫复命去了。

马车上就白羽和牡丹两个人,说话自在了不少,白羽问牡丹:“叛军的事,你怎么看?”

牡丹抱臂思索:“可能真就像吴王说的那样?他只是遇见了被押送进京的叛军,结果被人误传成看到叛军踪迹,他不敢在大殿上撒谎的吧?”

“可他真要在大殿上实话实说,那才是要命的大罪吧?”白羽说。

牡丹疑虑:“这么说真有叛军?”

白羽摇头,“我不知道,慕五说过青州军抓捕叛军的时候跑了一部分人马,没抓干净,谁知道是不是这些人卷土重来了。”

和她们有同样疑虑的人不在少数,长安城是自古以来的交通要塞,这座城的历史比皇权的历史要悠久得多,生活在其中的人早就有了自己的一套处事法则——“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有机警的人家已经收拾好了包袱细软,随时准备弃城逃跑。有说“城在人在,城亡人亡”的,开玩笑,这是他们李家的江山,说不定叛军来了,他们跑得比兔子还快,哪还管老百姓的死活。

城中车马人流都维持在一个乱象发生前诡异的平静中,白羽说好要出门看房子的打算也落了空。

等到晚上,四下里安静下来,只有巡夜的士兵马蹄与甲胄发出的声音,响彻在空旷寂静的街道上。

明明是雪夜,却一点风声也没有。

突然,冲天火光自城门□□发,喊打喊杀声渐渐传开来,一切发生得太突然,打了守城士兵一个措手不及。

受了仗刑伤还没好的萧将军被人挖起来指挥战局,又连忙命人给宫里递消息。

客栈里,掌柜的着急忙慌在外面敲响白羽的房门,因为白天的事,白羽和牡丹本来就没睡,此刻听见敲门声,立刻开了门打听消息。

“掌柜的,现在什么情况?”白羽问。

客栈掌柜摸了一把额头急出的汗,说:“叛军开始攻城了,宫里还没得到消息。小人是来请姑娘随我去地下躲一躲,这酒楼地下有个暗道,能直接通往城外,劳姑娘收拾好了去后院稍等片刻,小人还要去通知其他客人。”

老掌柜说完就转头去敲其他人的门,白羽和牡丹没多话,立刻收了包袱去叫杂耍班众人,收拾好后在后院等待。

聚齐后人也不多,总共二十来个人,这酒楼也不是专司住宿,只见掌柜的背了一个箱子,走到墙角后挪开一口坛子,再掀开一块遮盖的木板,下面赫然出现了一个可容一人进出的洞口。

掌柜的点燃一支火折子,率先下了洞,他在底下站稳后出声:“大家依次下来吧,最后一个下来的人,把坛子放在木板上,拉住木板底部的拉环,将洞口恢复原貌。”

白羽听完紧跟着下了地洞,牡丹紧随其后,之后就是贺六和杂耍班众人,最后一个是酒楼的小跑堂,他将洞口恢复后,大家点过人数,跟着掌柜的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