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消息是高将军对万荣县矿工跑出来为非作歹的事很重视,当即就表示会派兵过去。
坏消息是岚县城内乱成了一锅粥,知县大人还染上了风寒,卧床不起,现在衙门的大小事情都由县丞和主簿商量着处理。
他们既没有人手,也没有精力管矿工的事,让石楼堡自己想办法应对。
徐捕头私下告诉报信的人,城里也发生了好几起**,似乎是暴民又出现了。
甚至连九川书院都险些遭到**,山长决定带着无法回家的学子,离开岚县,去并州府府学避难。
高娇娇听到这话,不由眉头紧皱。
这样冷的冬天,还这么乱,一群书生独自上路,比继续留在书院更危险。
杜衡也觉得山长这个决定太过冒险,加上凌十三还在书院,他忍不住想回去看看。
最好能劝说山长留在书院,利用书院现有的条件加强防守,或者写信向并州府那边求救,或许会派人保护也不一定。
若是不能,就让凌十三给他家里捎信,让书院花钱雇镖局的人一路护送。
总之,贸然出发时绝对不行。
但眼下村里事务繁忙,危机四伏,他若是为了书院那边抛下这边不顾,实在是不该。
高娇娇看出杜衡的担心,也知道他的为难,主动对他道,
“你带二宝他们几个回书院一趟,路上小心,快去快回。”
杜衡心中感动,却说不出一句感谢的话。
高娇娇拍了拍他的肩膀,压低声音叮嘱他道,
“回书院好好跟山长夫子打听一下西北军的动向,还有城里混入的蛮子,不可能一下子都不见了。
我觉得城里的情况可能不像表面上那么简单,你进城后一定要小心,发现不对,立刻出城,千万不要迟疑。”
杜衡缓缓点头,脸色凝重。
九川书院,凌十三肠子都快悔青了。
早知如此,他当日就该死皮赖脸跟着杜衡回石楼堡才对。
谁能想到短短半月就出了这么多事,先是突然变天下暴雪,接着城里就闹出了疫病。
好在书院一向严禁外人进出,这才没有爆发。
哪知又被贼人盯上,大半夜被**,要不是他老爹及时带人过来,那伙贼人险些就杀进来了。
真真吓死他了,现在出又出不去,待着也不安全,吃的还越来越差了,屋里也不暖和,真是愁死个人。
比凌十三更懊悔的是山长,明明那日杜衡他嫂嫂都提醒他了,他怎么就没重视呢。
弄成现在这个局面,若是九川书院真被毁掉,他就是千古罪人。
现在唯有赶紧离开岚县,或许还有一线生机。
杜衡赶到书院时,山长已经命人打包好了行李,准备出发了。
他忙拦住,将现在难民流窜暴民出现的局势告诉了山长,提醒他去往并州府的路上只怕也不太平。
山长听完,脸色更加灰败,天大地大,竟没有他们的容身之地了。
杜衡赶忙安慰山长,
“咱们书院离城内人口**的地方还有段距离,加上地势高,围墙坚固,还有壕沟,贼人轻易进不来。
只需集结书院中身强力壮的学子,组成巡逻队,日夜巡防,小心防备,定能渡过此次难关。
来的路上我想办法打听了下,此次疫病跟风寒很像,不是十分严重,也没那么容易染上。
你们提前服用一些防治瘟疫的汤药,再把贴身衣物好好洗干晒干,应该不会染上疫病。”
山长长叹了口气,将不久前收到了一封信递给杜衡。
杜衡接过一看,居然是郑师兄来的信,他在京城打听到了一些内幕消息,皇上要赐婚给顾小将军,被顾大将军婉拒了。
原本已经说好要运往西北的军粮,被运往西南赈济灾民。
西南今年水患十分严重,灾民死伤数十万,朝廷缺钱缺粮,无力赈灾,西南已经乱作一团了,流寇四起,保不齐会出现下一个寿天王。
北蛮受灾情况同样严重,不久前北蛮王召集十八部首领来王城商议要事,很有可能是为了解决内部危机,准备再次集结兵力,进攻大夏。
山长想要离开岚县,不仅仅是因为现在岚县**不安,主要还是因为担心西北开战。
他想趁着现在还没打起来,先带人离开。
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要是人都保不住,空守着一个书院又有什么用?
杜衡看完信,听完山长的话,觉得山长的这个决定,也是没办法的办法。
如果西北一旦开战,除了躲到并州府,他们也没别的地方可去了。
想了想,杜衡跟山长商量,
“不如让学生带人去并州府走一趟,看看能不能雇凌家镖局的人过来护送?
你们单独上路,实在是太危险了。”
山长知道这样最好,可他担心杜衡带人去报信途中遇到危险。
他找衙门的人帮忙送信,衙门的人都不敢,说是现在外头乱的很,出去就是送死。
所以他才想着干脆直接上路,毕竟他们人多势众,万一遇上土匪强盗,也不会那么容易被全灭,而杜衡他们只有五个人。
杜衡笑笑,脸上是在书院没有的自信和张扬,
“山长放心,学生并非文弱书生。
我这些兄弟们个个弓马娴熟,功夫了得,不说能杀多少坏人,自保还是没问题的。”
高二宝不由昂首挺胸,学着姑姑的样子,微微抬起下巴。
在石楼堡,他除了打不过爷爷、姑姑、大伯、三叔、罗子伯他们,别的谁也不是他对手。
除了大哥,大哥不在家,也可以不算他。
反正姑姑说了,他是年轻一辈中的佼佼者,厉害着呢。
山长用怀疑地眼神看了看高二宝他们,这群毛头小子,真有这么厉害吗?
可眼下,除了相信杜衡,他好像也没有别的办法。
凌十三一听要去并州府找他爹,立刻就要跟着杜衡一起出发,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