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世道门武林势力,最厉害的要数纯阳和全真。
但如果再扩大一些,在民间最有影响力的,那就是龙虎山了。
龙虎山天师府张家,千年世家。
自第一代祖师开始,到如今已经传了四十一代,不出意外,张**就是第四十二代天师。
龙虎山不混江湖,专攻庙堂。
自两千多年前的新朝开始,便是国教,每一任天师道首,都是国师。
龙虎山地位之高,不亚于圣人名声。
儒家圣人在两千年前,那是教化民众,开启民智。
龙虎山天师不一样,他们属于有反是真造啊。
前四代天师,就是普通道士,治病救人,念经打坐,施粥放粮。
到了第五代天师,那时候属于大庆王朝末年,民不聊生,老道士以四代道首的名誉积攒,振臂高呼,无数老百姓跟着他们踏上起义之路。
起义之后,从南打到北,由于指挥不当,被当时的真命天子摘了桃子,建立新朝。
不过这样足以证明龙虎山的威力。
新朝为了安抚第一批起义军,将龙虎山天师府封为国教,龙虎山天师被封为国师,**罔替。
之后的每一任王朝,都把龙虎山天师奉为国师,与国同休。
所以以张**的地位,也看不上江湖,跟江湖更没什么关系。
他们家也习武,练武只是强身,很少与别人动手。
谁也不清楚他们天师府的武功有多高,但也没人愿意试。
主要真惹到人家,人家也不会跟你打架,自会有朝廷帮忙出手教训。
张**离开很正常,他的想法也没毛病。
我一个混朝堂的,跟你们一帮混江湖的扯什么?
江湖死绝了,跟我也没什么关系啊。
我就来李家喝顿喜酒,刚到第一天,水还没喝呢,就听少林老和尚在这叨叨,叨叨的还是江湖上的破事儿。
所以他直接离开,也没人会说什么。
张**跟几位道门中人打过招呼抄着袖子离开了。
走出议事厅张**直奔李家。
绕过长廊张**看到前方张清源正站在那里靠着墙好像在等谁。
张清源他知道可以说如雷贯耳。
而且作为道门中人尤其前几年张清源在老君山当初玄真道长羽化飞升代师兄收徒他爹也是在的。
那个时候他就好奇这俩人特殊在哪。
直到近几年他们俩在江湖上声名鹊起这才有所了解。
虽然没怎么接触过两位师叔但从他们的事迹上来看两个师叔的性格还真对他胃口。
扬名道门提升道教影响很值得钦佩。
而且年龄相仿如果不按辈分来说的话他还真愿意和他们交个朋友。
“清源师叔?”张**主上前打招呼。
“**师侄啊。”张清源回应。
“您怎么也出来了?”
张清源耸了下肩“我也不爱听那老和尚叨叨见你走了我就跟着你出来了。”
“那您这轻功还挺好我都没听到脚步声。”
“嘿嘿瞎练瞎练。”张清源摆摆手毫不在意道。
张**也是一笑还真符合传闻中的性子。
传说中的张清源就是这么放荡不羁说话也洒脱自然。
他左右瞧了瞧“君宝师叔怎么没跟您一起出来?”
张清源道:“他比较老实更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所以就听性空和尚在那讲解呢。”
张清源说的略带无奈张**一听笑了继续道:“如此说来君宝师叔确实是个老实人。”
“我是不愿意听那个死不**跟咱们有啥关系。”
“就是。”
二人凑近了张清源伸手揽过他的肩膀就像一对儿好哥们儿似的边走边道:“你爹最近咋样?”
“还是老样子京城龙虎山两地跑我也经常见不到人。”
张清
源点点头,怅然道:“记得上次见你爹,还是在老君山上,也没怎么交流,毕竟那时候都不熟悉,没说过话。
“我爹比较严肃,跟我还不一样,我可比他欢实多了。
张**动了下肩膀,感觉肩上的胳膊有点不适应。
不论在龙虎山,还是在京城,从来没有人跟他这样过。
别说勾肩搭背,便是说话都小心翼翼。
在京城,他是国师之子。
在龙虎山,他是下任天师。
虽然他也很期待有人能够跟自己亲密无间,但第一次嘛,总是僵硬的。
尤其张清源的力度,还有点沉。
二人一路走一路聊,走着走着,张**发现这不是去李家的路,但看师叔聊的很尽兴,他也不好意思问。
师叔要走,那便走呗。
路上不少李家的家丁下人,亦或者进不去议事厅的江湖散人见到他们出来,想问还不敢问。
对于他们俩提前出来,更是觉得可惜。
自己求之不得的机会,人家一点都不珍惜。
走了一会儿,二人来到一处荷花池,周围没什么人。
“在这坐会儿?张清源指着一旁的石凳道。
“行啊。张**走过去坐下。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