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刚亮安排好去各村报丧的人就出发了。
三老太爷这个岁数这辈分整个永河县到处都有姻亲哪一家也不能落下。
昨天夜里李学庆等人拢了好几遍才把名单给理清楚。
还没吃早饭就已经有前来吊唁的人登门了。
李天明等人跪在灵床两侧陪哭陪磕头一上午的时间累得腰都快折了。
好在主家人多大家轮着来不然的话
“大姑爷啊……”
又有人来了刚要起身的李天明又赶紧跪下了。
“孝子贤孙们……谢……”
等把这位不知道该咋称呼的亲戚送出灵棚李天明累得直接坐在了地上。
两条腿都麻了!
“天明哥我爸让你过去呢。”
天有这时候进来了接替了李天明的位置。
“啥事啊?”
“没说!”
眼瞅着又有人拎着纸钱过来了李天明赶紧出了灵棚。
“叔找我啥事?”
“没啥事就是让你歇歇!”
三老太爷的身后事李天明还不够资格操持。
李学庆总管全局只一上午的时间嗓子都喊哑了昨天没咋睡两只眼睛也给熬红了。
李天明找了个地方坐下点上支烟总算能喘口气了。
“叔几点开席?”
外客来了很多不能让人家一直等着。
“和学旺说的是12点半。”
昨天拢了客人的数量再加上本家这一顿饭少说也得按照38桌预备。
五顿正席的话整个丧事那就是将近两百桌。
各家凑的2000块钱恐怕不够挑费的。
“没事不够的先从账上支取!”
来的人多收的礼钱也多到最后还能剩下一部分。
正说着就听到外面有汽车发动机的动静。
“大伯天明哥学国大伯来了。”
天立跑过来送信。
李学国虽说和三老太爷家这一支的关系远了可是以三老太爷的辈分再加上抗战老英雄的身份无论是作为本家还是县里的领导都应该过来吊唁。
“走吧!”
李学庆说着起身李天明也跟在后面迎了出去。
吊唁完李学庆又问起了二爷爷李楷的事。
“托不少人查了当年办这桩案子的人有的不在了有的根
本找不到,案卷也不知道哪去了,京城监狱那边我也打电话问过,就算是监狱的老人儿都不记得有李楷这个人。
李学国的语气也透着无奈。
“不过,人要是还活着的话……再过几年也应该刑满释放了。
出事的时候是60年,当时被判了20年。
“怕就怕人已经不在了。
前些年,到处都乱糟糟,像这种活不见人,死不见尸的事,谁也说不准。
“大伯,天明哥……
天立又跑了进来。
等李天明他们迎出去,看到从车上下来的人,也不禁怔住了。
一位头发花白,身着军装的老人,正迈步往里走。
咋还有部队的人?
“这位是……
不等李天明说完,李学庆已经到了跟前。
“**,咋还把您给惊动了!
认识?
李学庆还称呼对方**?
李天明满心纳闷,以前也没听说过啊!
看这位老人的派头,军衔肯定小不了。
正琢磨着,老人已经到了李天明的面前。
“李天明?
呃……
李学庆连忙提醒。
“**和你说话呢,**,这就是李天明!
老人对着李天明点点头:“不错,李家台子出能人啊!
说完,便在李学庆的陪同下进了院子。
李天明跟在后面,看着老人在三老太爷的遗像前鞠了四个躬。
接着老人又去慰问李学中等亲属。
李天明这才得着机会把李学庆拉到一旁,问道:“叔,这位是……谁啊?
“你连他都不认识?
看岁数也知道,又不是村里的老人,李天明上哪认识去。
“武平!知道了吧!
嚯……
这个名字,整个永河县恐怕没有不知道的。
抗战期间,永河县抗日武装的大队长,大名鼎鼎的双枪大武平。
据说递过去一个条子,就能把汉奸二鬼子吓得睡不着觉的神人。
“就是那个两把枪,毙了一百多个鬼子的大……
“又是谁瞎说八道呢!
李天明的话刚说了一半,就被人给打断了,正是他口中的双枪大武平。
“我可没那么大的本事,以讹传讹可要不得!
呃……
李天明满脸尴尬,他也知道这事夸张的成分居多,但
人们都这么传,不信都不行。
他现在也猜到了,三老太爷去世,为什么能惊动这位抗战老英雄了。
当年武平在永河县组织抗战队伍,三老太爷在其中扮演着军师的角色。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如果不是因为受伤,抗战胜利后,三老太爷就回家务农的话,到现在职位恐怕不比武平低多少。
“我听说过你的一些事,小伙子干的不错。”
说着,武平抬手在李天明的肩膀上拍了两下。
别看岁数不小了,力气还真不是一般的大。
难怪有人传他会铁砂掌,一巴掌能把小鬼子的脑袋拍成烂西瓜。
武平还只是开始,接下来陆陆续续的又有不少未曾见过的老人乘车前来吊唁。
这些人都有个统一的身份,离休老干部。
虽然身形佝偻,有的走路还需要借助拐杖,但是往人前一站,浑身上下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