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工科女博,但卷科举 我要变成兔子啦

18. 有雁去信(六)

小说:

工科女博,但卷科举

作者:

我要变成兔子啦

分类:

穿越架空

什么?

魏九芙猛地抬头。

要定谁作人选?

定她吗?

是要定她这样一个庶女,作为崔九郎的妻子、未来文坛宗师的夫人、未来崔家的族长夫人以及未来首辅、未来帝师、未来国公侯爵的夫人吗?

魏九芙近乎要喜极而泣。

不只是因为她得偿所求,更是因为她终于狠狠扇了那些以血脉定三六九等的人一个耳光。

“得六夫人赏识,九芙不胜欢喜,唯有今后孝恭遵道容止顺猷(注1),方能不负六夫人期望,不堕九郎君名声。”

魏九芙欢喜得手都近乎颤抖。

可是她仍半分礼数都没有错漏,崔六夫人恭恭敬敬地行了一个礼。

看啊看啊!哪怕是天上给她落下一个这般大的馅饼,她都这样宠辱不惊。

她是多聪明懂事大方得体。

还有谁比她更相配这个位置?没人比她更相配这个位置!

魏九芙骄傲极了。

可崔六夫人却陡然一脸错愕。

错愕里还带着一丝轻蔑。

她望着魏九芙,不解地道:“原来你们魏家以为,这次联姻的对象,是九郎?”

这是一句极直白的话了。

也是一句极重的话了。

像她们这样的高门夫人都是自小的好教养。

哪怕是被人气极了,她们也很少这么直白地说话。

只是崔六夫人实在是忍不住。

她的九郎可是天上如皓月一般的人物,哪怕是京里的公主郡主,崔六夫人都觉得配不上她的九郎,而在这里,在这个破烂的乡下,一个半破落户的家族,一个破落家族出身的庶女,居然以为自己挑选的是九郎的媳妇!

她居然以为她要嫁给九郎了!

真是太可笑了。

崔六夫人的眼神里是挡不住的轻蔑。

就跟那些以血脉定三六九等的人一样。

魏九芙的脸苍白了。

魏三夫人斜倚在榻上,三五个丫鬟为她揉肩捏背。

魏九英把自己蒙在被子里,还在为自己枉死的狸奴哭泣。

“行了,别哭了。”

魏三夫人也有些厌烦了。

这不过是一只猫而已。

明日买个上十只百只的,又不要多少银钱,至于哭成这样吗?

魏三老爷匆匆进了正院儿。

他坐在魏三夫人边上,猛灌下一杯茶。

“崔家定下谁了?”魏三老爷问道。

今天这个宅子在崔六夫人面前乱成了一锅粥,他们魏家的三个姐妹,为了一个男人,你抢我我争你的,面子里子都丢光了,哪怕是今日魏三夫人告诉他这桩婚事成不了了,魏三老爷也不会惊讶。

“定下了三娘。”

“谁?”魏三老爷惊愕地道,“你竟然不生气?”

“我气什么?”魏三夫人嗤笑,“我们都想错了。”

她就说哪有这样好的事情。

他们魏家就算是与崔家的嫡系结亲,都算是高攀,哪有这样好的事情,仅凭魏大老爷与崔九郎的一次会面,她家的女儿就可以挑拣着人家崔九郎结亲了?

那可是崔家未来的族长,也是未来江南文坛举足轻重的人物。

天上才不会掉馅饼。

“崔六夫人又不止一个儿子,咱们大哥信里只说赏识崔九郎,想要和崔家结亲,又没说结亲的一定是崔九郎。”见魏三老爷不解,魏三夫人悠悠地解释道,“这次跟咱们结亲的,是崔六夫人的小儿子。”

“那个三岁患了惊风,好不容易养得半大,仍是话都说不利索,口流涎水的小儿子。”

“那确实要选个庶女。”魏三老爷理所应当地道。

崔魏两家是结亲,又不是结仇。

给这样一个傻子选亲,崔六夫人要是挑了他魏家千尊玉贵养出来的嫡女。

那这就不是结亲,而是结仇了。

“真是白忙活一趟。”

魏三夫人只觉得自己可笑,又觉得那看破不说破的崔六夫人真是可憎。

她就看着自己像个戏台上的丑角儿一样咿呀吟唱,看着他们魏家为了她那宝贝儿子抢的你来我往,她看破不说破,享受着这样把他们耍的团团转的感觉。

最后临了了,轻飘飘丢下一句话。

她不是给她光风霁月的宝贝大儿子选亲。

而是给她那个痴呆半瘫的小儿子选亲。

魏三夫人只觉得晦气。

幸好她还有一点自知之明。

选中了那个无足轻重的庶女。

“我已向大哥修书一封,告诉他我们已为兰姐儿找了一个好人家,待她县试考完之后,不用等到贴榜,便送她离家成婚。”魏三老爷忽的说道。

魏三夫人不解:“哪有什么好人家?”

况且现在距离开考不足五日了。

她现在上哪去找人家?

“那就先送上花轿吧。”魏三老爷眯了眯眼睛,“夫婿慢慢找,也不迟。”

这里并不是一间刑房。

杨阿雁还没有资格进一间刑房。

这是一块临时划出来的空地,甚至不是一块在县衙里面的空地。

空地上的血垢累了厚厚的一层,上一个奴仆刚刚咽下最后一口气,他像一块烂肉一样瘫在地上。

皂吏拖起他的一只脚,将他甩在板车上。

板车上的尸体累了厚厚的一摞。

这些都是犯了过错,被主家送来的奴仆。

在首辅刘敬平主持的那次永泰修律里,刘首辅首次提出“奴婢之权利”一词。

他将《杂令·其三》中的奴误主罚更改为了奴罪吏判。

这意味着奴婢犯了错,主人再也不能随便惩罚奴婢,而是要交由官府审判。

只是律法是一回事,大人老爷们的想法又是另一回事。

修改后的杂令并没有成功将审判权从老爷们的手里挪到官府手里,它只是将处置权从老爷们的手里挪到了办事的皂吏手里。

这些犯了错过来就死的奴仆从未经过审判,

他们与他们不经辩驳的罪行一同送过来,然后公正严明地死在衙门里面。

魏家的几个小厮在角落里将杨阿雁搜刮了一轮。

随后挂了牌子扬长而去。

皂吏也在杨阿雁身上搜刮了一轮。

她盘发的缎带,嘴里的银牙,身上的衫子与脚上的鞋子,这些人都没有放过。

皂吏把杨阿雁捆在了长板凳子上。

天色已经暗下来了。

在不快一些,回家要赶不上飧食了。

两个皂吏轻啐一声。

他们等不及核对杨阿雁的籍贯与名姓,举着沾着陈血的杖子就往杨阿雁身上打去。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