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工科女博,但卷科举 我要变成兔子啦

16. 有雁去信(一)

小说:

工科女博,但卷科举

作者:

我要变成兔子啦

分类:

穿越架空

这里并不是一间刑房。

杨阿雁还没有资格进一间刑房。

这是一块临时划出来的空地,甚至不是一块在县衙里面的空地。

空地上的血垢累了厚厚的一层,上一个奴仆刚刚咽下最后一口气,他像一块烂肉,稀烂地瘫在地上,皂吏拖起他的一只脚,将他甩在板车上,板车上的尸体也累了厚厚的一摞。

这些都是犯了过错,被主家送来的奴仆。

在首辅刘敬平主持的那次永泰修律里,刘首辅将《杂令》其三中的奴误主罚更改为了奴罪吏判,这意味着奴婢犯了错,主人再也不能随便惩罚奴婢,而是要交由官府审判。

只是律法是一回事,大人老爷们的想法又是另一回事。

修改后的杂令并没有将审判权从老爷们的手里挪到官府手里,而是将处置权从老爷们的手里挪到了办事的皂吏手里。

这些犯了错过来就死的奴仆从未经过审判,他们与他们不经辩驳的罪行一同送过来,然后公正严明地死在衙门里面。

魏家的几个小厮在皂吏这里挂了牌子便扬长而去。

皂吏接过杨阿雁,他们就像提溜一只牲畜一样,将她捆在长板凳子上。

天色已经暗下来了。

在不快一些,回家要赶不上飧食了。

两个皂吏轻啐一声,他们甚至连杨阿雁的籍贯与名姓都没核对过,便开始行刑。

庭杖比魏家用的木杖还要重些。

一下又一下。

杨阿雁觉得她的身体在跳动,而魂灵已经上天。

她忽然想起了她的父亲。

那个在六岁时抛下她的男人。

一个掌柜家的儿子,兜里找不出半个子的东西,学着话本里的公子王孙去私奔,他找了个街边卖艺的伎子,卷了东家的钱一路向北跑去了丹州,然后在丹州死了,尸体被河水冲上浅滩,伎子却早已找不到了。

她的祖父责怪是母亲拴不住父亲的心,她的祖母责怪母亲没能给父亲生下一个儿子,两个年过半百的老人心却像铁石一样冰冷,在一个大雪纷飞的晚上,在她与堂弟争执的一个晚上,在她失手砸破堂弟的头的晚上,祖父祖母将她和母亲扫地出了门。

他们本就想将她们母女赶出去。

可是他们没选一个平常的日子,也没选一个合适的日子,他们不动声色地看着她们母女在家里谨小慎微地活着,然后选了一个可以借题发挥的日子,把她们赶了出去。

杨阿雁还记得那个晚上,母亲责怪她不该与堂弟起冲突。

这个柔弱的如同菟丝花一样的女人,在大雪里面嚎哭,没了可供攀附的东西,她很快就要枯萎了,母亲把她对未来的恐惧、对未知的憷怕,化作怒火统统发泄在了她的头上。

母亲怀揣着所有值钱的东西,将她放在一间食肆里,给她点了一碗她最爱吃的油渣宽面,母亲说,要去找舅舅来接她们,要她一个人乖乖待在食肆里面,不要乱跑,她很快就回来。

然后她再也没回来。

同样的话杨阿雁还记得父亲也说过,父亲与伎子私奔的那天晚上,杨阿雁看见了父亲,父亲哄她回去睡觉的时候,说他很快就回来,其实父亲也没回来。

在杨阿雁孤零零一个人走街串巷地做工打拼的时候,她也听过很多类似这样的话。

今日不结工钱,是积下来一个月一次性发一笔大的,结果东家卷款跑了;这活轻松钱多还是在高门里边做事,结果去了只是在魏家外院里边烧火,一天蹲在灶台五六个时辰,还要折上三两个时辰的柴火。

真是奇怪极了。

她已经被骗了这么多次了。

她居然还在相信别人的话。

她居然还相信那个高贵的娘子,会在事成之后送她离开魏家,还会给她一大笔银子。

杨阿雁觉得自己真的是蠢得可笑。

她又忽的觉得自己可悲。

走南闯北这些年。

她好像没有什么事儿是没匡过她的。

似乎只有那一件。

是那颗银锞子。

这是唯一清清楚楚她做了就兑现的东西,不过其实也没有兑现。

那个人说过给她三倍的酬金。

现在也没有酬金。

下雨了。

雨一点一点落下。

血味儿与水味儿充斥着杨阿雁的鼻腔。

她想抬头看一看天。

看一看这片长空最后一眼。

然后她看见了一把伞。

伞底下是一个美若天仙的娘子。

娘子将一颗金锞子放在了她的面前。

“这是酬金。”她说,“我要你为我送一封信。”

今天是个雨过天晴的好日子。

在数个雨日后,京城终于迎来了初春里的第一个晴天。

魏府的下人们来来往往,捧着小山似的书卷,穿梭在垂门长廊间。

小丫鬟接过了书,将书页摊开来放在太阳底下,却被一个女孩子温柔叫住。

这个别着襻膊的女孩子匆匆地赶来,声音好似柔和的春风,她说:“这是祖父最心爱的古籍,可得要仔细了些,上了年头的书不宜直接放在日头底下,须得遮蔽些晒。”

说着,女孩子拿着这本书,便往庭院里撑起的小棚里走。

女孩子温柔极了,丫鬟做错了事情也不训斥,而是和风细雨般教导,小丫鬟小脸红扑扑地,她像个小尾巴一样跟在女孩子的后面,濡慕地望着女孩子。

这女孩子是她伺候的娘子。

是魏府里面嫡出的二娘子,大夫人亲生的女儿,她是府里最高贵、最温柔、最贤良、最孝顺且最聪明的娘子。

能伺候这样的娘子,小丫鬟自豪极了。

“咱家棠宁愈发懂事了。”魏大夫人挽着大老爷的胳膊,路过庭院时感叹一句,一双眼睛看着魏棠宁满是自豪与慈爱,“马上便是县试了,只盼咱们棠宁能中了,拿个大诰之后的头名才好!”

“能不能中倒是其次,伺候好父亲的身体才是最重要的。”

魏大老爷眼睛眯了眯。

在魏大老爷看来,女儿能不能考得上并不重要,反正考中了也是徒增几分才名,女人的一辈子,终究还是要去相夫教子侍奉公婆的,应考科举只是无用功。

对于魏大老爷来说,现在最重要的,是他父亲的身体。

去岁魏老太爷因兖州事,雪天冒死进谏,险些冻毙在风雪中,把魏大老爷吓得不轻。

他父亲是从前的帝师,如今的谏议大夫,就算不论他父亲能在朝中给他带来的莫大助益,就说他现在是入阁前夕,若是因父亲去世丁忧三年,三年过后,朝廷里谁还会记得他,若是错过这次入阁,谁知道他还会不会有下一次入阁的机会。

“老爷说的是,咱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