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状元郎弃子逆袭路 许百龄

第 104 章 定局

小说:

状元郎弃子逆袭路

作者:

许百龄

分类:

穿越架空

一阵强有力的夜风从门窗灌入,书房内的烛灯明明灭灭,书案上罩着风罩的烛灯被吹灭。

小厮见此忙端起旁边的蜡烛过来,取下风罩将灯重新续燃。

刚放下风罩转身,又一阵强劲的夜风袭来,风罩内的蜡烛再次被吹灭。

小厮瞧了眼自家老爷的脸色,凝重得好似下了一层霜,眼睛直直盯着熄灭的烛灯。

他心中几分畏惧,忙取下风罩再次去续燃,然后将灯移到书案另一侧,距离窗口远些,有一摞书遮挡。还未放下烛灯,灯再次被夜风吹灭。

小厮又恼又惧,眼瞧着老爷的目光紧盯着烛灯,脸色越来越冷,不知怎么办是好,惊得手都跟着发颤。

高明进见小厮畏畏缩缩,还要再燃灯,低低骂了句:“蠢物,不将门窗关上,续燃百次亦无用。”

小厮不是没想到关窗,只是刚刚老爷自己说想吹吹风,他才不敢关。如今得了命令,立即快步过去关窗。

当烛灯再次续燃,小厮小心翼翼退出去,顺带将书房的门也关上。

高明进盯着烛灯看片刻,又转而望向旁边窗户。

开窗吹风,风吹烛灭,他心底自嘲冷笑一声。

拿起桌上学报,看着其上首篇文章和左下角的“科举故事”。一篇出自思儿之手,一篇出自李帧之手。

如此文采,看来这个李帧还真是项钧甫之子。

半晌后,他取下灯罩,将学报放在烛灯上引燃,学报从中间烧断,扔在地上,看着两端各自化成灰烬。-

次日太子呈上策文。

他将策文最后落款裁剪,成为无名之策。昨日情况有变,这篇策文无论最后署谁的名,最后都会落在高明进的头上。

整件事皇帝已了然于胸,见到策文时已没有惊喜,反而是气愤。

堂堂户部侍郎,为了避祸,有良策而不进献,欲推给后辈,其心当诛!

皇帝将策文丢在案上,打量几眼太子,问:“你觉得此策可行?”

太子见皇帝愠怒,知晓事情到了这个地步,陛下心里憋着怒火,回话小心翼翼,“臣细思过,此策于国于民有利,可解朝廷之困,亦可福泽万民。”

“阻力亦重重。”皇帝言语露出几许愁绪。

触动天下官绅士子的利

益让他们将腰包里的钱粮拿出来他们可岂会愿意实行起来必然受到阻挠和抵抗。

太子清楚这是皇帝最大的顾虑之处陛下是一国之君所思所虑必是多重他不能让陛下如他一般坚决。

他回道:“陛下教臣为君之道

皇帝见太子言辞神色坚定似已开之强弓是不管不顾想要推行此策。

他欣慰也忧心。

对于这个儿子若只是一位亲王他身上没有什么可挑剔之处。但身为储君却还有许多不足。几年磨砺成长还是不够。-

此时站在殿外阶下的高明进昨夜辗转难眠面色暗沉眼底微青一身绯色官袍在阳光下鲜亮夺目却掩不去身上疲惫。

他抬头望着巍巍宫殿心中忐忑。

昨天的事情闹开此事已成定局他罪责难逃。

他深吸一口气让心神稳一稳不能慌神出乱。

随着内侍迈上石阶步入大殿。

皇帝见到高明进进殿面色平常眼中难掩愠怒阴冷。

感受到皇帝威严逼人的目光高明进恭恭敬敬俯身见礼。皇帝默了几息没有令其平身让内侍将策文递过去。

时至今日以陛下睿智心中明镜一般高明进没有遮掩必要此事也遮掩不过去也不该再去遮掩。拿到自己令人所写的策文他不敢狡辩认下此事。

伏首请罪。

皇帝勃然怒斥:“高明进你胆大包天!矫言伪行当面欺君该斩!”

太子被一声怒喝吓得神经紧绷忙俯身求情:“陛下息怒。”高明进再该死也不能死。

殿内伺候的宫人也吓得纷纷俯身大气不敢出。

高明进惶恐伏首认罪极力辩解:“臣知此策实施千难万难不敢贸然进献。本意想请书肆广发先观天下人反应再做决断。”

“胆敢狡辩!”

高明进身子伏得更低慌张回话:“臣不敢。如今东南倭寇刚驱逐西北尚未安定河运海运之事争议未休。此策又必得罪天下官绅士子引起他们强烈不满千拦万阻亦有碍朝廷其他政令实施此非

推行此策最佳时候。以致臣未有及时禀奏。

这一套说辞冠冕堂皇,却又也是实情。

皇帝怒气稍消。

太子不认同高明进,见皇帝不准备降罪,质问高明进:“高侍郎所言,何为最佳之时?西北安定,河运海运之事分明时?高侍郎认为还需要多久?高侍郎身在户部,当知国库之紧。去岁孤南下亲见百姓之疾苦,那些穷苦百姓等得了吗?

如今东南倭贼驱逐,西北未有用兵,运河已治理疏浚,这已经是最佳之时。

高明进做最后挣扎,回禀:“殿下可知此策实施有多艰难?

太子闻言亦动怒,厉声责道:“于国于民有利,何惧千难万阻?高侍郎身为户部堂官,遇事不知尽心只知退缩?朝廷国库紧张,孤看高侍郎你首罪。

高明进望了眼愠怒的太子,咽下辩驳之语,“殿下既给臣安此罪名,臣领此罪。转向皇帝再次俯身请罪。

“你……

他一时气愤之言,心中知晓朝廷国库紧张与连年用兵和多地灾害等各种缘由有关,非他高明进一人之过。这些年高明进为了充盈国库,也确确切切提了不少方策。若非其真有才干,也不会入仕未足十载就升到户部侍郎位置,这么多年稳坐。

只是此人在其位,却不全尽其心,于己不利便畏缩躲避,还欲将其推给一个尚未入仕之人,不思忠义,这是他对此人最不能容忍之处。

皇帝冷冷地看着高明进,他所虑亦是他所虑,但这不是他欺瞒并推卸他人的理由。

皇帝沉下怒气,问:“此策,新科状元俞慎思是否已早知?

小说的域名caixs⊕com➯(请来才

小说

看最新章节

完整章节)

高明进心提起来,早知,可能是舞弊,更是欺君。

太子立即心也跟着悬起来,他最担心的便是此,俞慎思的确欺君,但是被高明进算计被逼无奈,尚情有可原。若论舞弊,他就没有退路。

“陛下,臣去岁在南原省便与今科状元相遇,他提过一句利民良策,应当就是殿试所对之策。

皇帝没有应声。

皇帝问的是高明进,要听高明进是怎么回答。

高明进此时心终于慌了起来,思儿已经被陛下钦点状元,再被扣上舞弊罪名,不是革除功名杖责之罪,是死罪。

如今太子开口维护思儿,他不能

再去得罪太子。

他恭谨回道:“臣未与其提过。

皇帝冷笑一声,“如此说来,你们倒是心意相通,想到一块儿去了。

“是。

皇帝取过一旁一摞折子上折叠的考卷展开,正是俞慎思殿试考卷,字迹温润雅致,满篇红圈,赏心悦目。再读其文章精透切实,跌宕昭彰。

他看向第三题关于田地赋税策对文章,快速扫了一遍。又重读其他几篇,皆非等闲文章,这个状元当之无愧。

姑侄两状元,相互算计。

皇帝沉声道:“高明进,朕给你一个将功折罪的机会,着户部臣工商议此策,定下具体策略呈上来。

高明进不敢再辩解,忙领旨。

“令新科状元俞慎思到户部一同商议。

高明进心中微愕,忙领旨。“-

此时内侍进来禀报,夏阁老奉召觐见。

高明进退出大殿时,在殿前与夏阁老碰面。夏阁老隐隐猜到是因为昨日之事,皇帝召他过来也是为了此事,他倒想知晓高侍郎另一部分不被俞状元苟同之策是何。让高侍郎用来算计自己内侄。-

高明进走下殿阶,回头见到太子亦出大殿,驻足候着。

太子行到跟前,冷声道:“高侍郎真是煞费苦心,连孤都算计。

高明进忙施礼,“臣不敢,臣多谢殿下恕臣之罪。

太子侧睨一眼,陛下不治其欺瞒之罪,也是心中明白此策出其手,他想逃避士绅讨伐咒骂,却也确确实实有功,今后想要推行,还需要他。

“陛下能宽恕你一次,绝不会有第二次。此策最后必定是冠你高明进之名,既如此,你还是学聪明些。身为臣子,当为国尽忠,为职尽责。

高明进了然,陛下今日动了肝火,这事陛下是记下了。若想在陛下那里补救,最好的方法就是将这件事主动揽过来,自己去当天下士绅的靶子。

他也没有别的选择,笑了下,“是,臣谨遵钧命。

看着太子走远,高明进面色渐渐沉下去,转身朝宫门外走去,面色愈沉眸子愈加冰冷,官袍中的手捏紧。

只他来当这个靶子,恐怕还远远不够。-

俞慎思醒

酒后便在宅中琢磨上表谢恩之事恩荣宴后新科状元也领着诸进士上表谢恩。

却意外得知皇帝令他去户部与高明进一起商议新策之事。

他恨得牙痒顿时任何谢恩字词都写不出来将笔朝桌上一丢

墨池去收拾纸笔擦拭被墨水涂抹的案面见房外无人小声问:“三少爷你是和高大人置气还是和陛下置气?”

皇帝不可能看不出这件事是高明进在算计他他躲晦气都躲不及让他去户部商议送上门给人算计。

墨池又问:“三少爷这谢恩表还写不写?”

他倒是不想写但不写不行。俞慎思气了片刻又爬起身来重新写。-

次日上表谢恩后俞慎思便不情不愿去户部当差。

同年的进士朝考还没开始他就被拉来每天见仇人。

出门前全家人劝他无论什么事不许冲动更不许逞口舌。官场不是书院这一次高明进算计落空搬石头砸了自己的脚不会罢休。他不是良善之辈别给他留把柄。

刚踏进户部大门就有一名小吏迎过来笑嘻嘻地道:“大人是俞修撰吧?侍郎大人知晓您今日上值让卑职过来迎候大人已经在堂中等候。”

“岂敢劳侍郎大人大驾。”

俞慎思随着小吏过去小吏热心肠一路上和他介绍户部衙署布置和户部架构。

户部尚书位置空缺两年之久一直是高明进这个左侍郎掌管户部。

堂中坐着除了高明进还有一位中年人。此人与高明进年纪相仿但和高明进的标准身形不同此人身材肥胖圆滚滚的脸蛋一对很有福气的大耳垂笑起来眼睛眯着像个弥勒佛。

来之前他将户部主要的官员都打听一遍这位“弥勒佛”是右侍郎苗猷与高明进同在户部数年是老同僚。

俞慎思进门后施礼“下官翰林院修撰俞慎思见过高大人、苗大人劳两位大人久等下官有愧。”

苗大人嘿嘿笑着从椅子上起身朝他走两步打量对高明进道:“传胪大典上太远没瞧清楚竟不想是个如此标致的小郎君。肥水不流外人田引之兄你来给保个媒。”

俞慎思朝上座高明进望去高明进一身绯色官

袍似笑非笑,年轻时英俊的面庞,有了岁月沉淀后,看上去竟有几分从容豁达,与其心截然相反。

他放下手中文书后笑道:“这孩子主意多,老夫可保不了。”

俞慎思心中冷笑,还是对苗猷客气道:“陛下让下官来随大人们学习新策制定,不知下官能效劳什么,还请大人吩咐。”

早点制定出详细策略,早点离开户部,不用和他面对面唱戏。

“第一天上值无需这么勤谨。”苗猷嘿嘿笑着,上前拍了拍俞慎思,眼睛还在他身上打量,满眼都喜爱。

俞慎思笑着回道:“就因为第一天上值,更不敢怠慢,还请大人吩咐。”

“你这……”苗猷朝高明进看了眼。

知晓他们的关系,高明进又在,他不便真指派活,本来制定方策也是高明进掌管。

高明进看着身着官服的少年,面庞虽青涩,倒是有几分入仕者的模样,但眼中的情绪还是藏得不够。

他笑着朝旁边一张书案示意,吩咐:“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