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状元郎弃子逆袭路 许百龄

第 121 章 请柬

小说:

状元郎弃子逆袭路

作者:

许百龄

分类:

穿越架空

勤德殿中,太子、衡王、郭阁老和吏部尚书蔡腾皆在,正在商议江原省新策推行之事,欲调派哪位官员过去主持。

夏阁老和高明进觐见也为了此事,皇帝便询问他们可有合适的人选。

夏阁老与高明进在过来的路上已经商议,地方上和朝廷中的人盘了一遍,倒是选出了一位。

夏阁老回禀道:“臣倒是认为有一人较为合适,吏部侍郎汤逢春。”

他给出理由,汤逢春曾在地方任过学政和知府,又曾于户部任职,后调入吏部,庶务熟悉,办事也很有策略。江原省新策推行艰难,和地方的士绅地主作乱有关,也与地方的官僚懈怠脱不开干系,派他过去最为合适。

皇帝意味深长地朝高明进瞥一眼,说道:“衡王推荐河西省巡抚叶旭阳,叶旭阳有平乱安民经验。太子推荐东原省魏轫,魏轫在东原省的政绩也是有目共睹。夏爱卿认为这二人如何?”

既然各有推荐,那就相互-评一评吧。

衡王推荐的叶旭阳是太子的人。

江原省现在就是块难啃的骨头。衡王推荐太子的人,目的是把这个难题推给太子。南安省的秦耀先是衡王的人,现在南安省尚且算顺利,若是江原省这骨头太子的人啃不下来,两厢一对比,可就不好看了。若是啃下来,最后于他衡王也有利。

太子推荐魏轫,并无私心,用意很简单,魏轫有能力。

至于夏阁老推荐汤逢春,夏阁老认为汤逢春此人有能力办这个差。

高明进为何会与夏阁老相同的想法,则是因为汤逢春与其不和,外放地方自然眼不见心不烦。江原省情况复杂,办砸了自不必说;办好了能不能回京,回京还有没有更合适的位置也不好说。而且办好了,新策试行成功,对他高明进来说是好事一桩,从哪方面说,都有利无害。

在场的几位大臣心里全都清楚彼此用意。

皇帝心中更清楚。

所以皇帝一点都不急,很有耐心。

夏阁老回道:“西北今年小有波动,安西北策又正在逐步实行,西北地方最需要安定之时,臣以为不宜地方大员调动,河西巡抚并不合适。至于魏轫,地方上经验丰富,政绩不凡,然其人处理江原省不适宜。”

皇帝又饶有兴致地问太子和衡王

对于夏阁老推荐的汤逢春有什么看法。

衡王并不赞同,太子也认为汤逢春地方经验不足。

小说更新,记住域名caixs.com➴(请来才

小说

看最新章节

完整章节)

皇帝又问郭阁老和蔡尚书的意见,郭阁老已察觉这里面关系发生了微妙变化,却没有改变自己最初的想法。还是认为江原省现在情况,叶旭阳办事雷厉风行,有文臣之才亦有武将之能,最合适不过。

蔡尚书之子是东宫伴读,蔡尚书算上是太子的人,自是支持太子。

三个人选,二比二比二的结局。

皇帝觉得好气又好笑,真是谁都不让步。

“白爱卿,你认为谁合适?”皇帝最后问白尧。

白尧听了这么久,诸位大臣心中的谋算他也看得清楚,若单论才干,这三位大人都不算差,但是现在显然不是单论才干的时候。

他直言回禀道:“臣认为汤侍郎更合适。江原省的新策推行遇到的问题重重,上至官员不作为,下至各官学学生罢课闹事,还有士绅和百姓对垒。一则,汤侍郎担任过地方学政、知府,在户部任官、如今为吏部侍郎,恰恰符合。二则,如今江源的局面软的不行,必须有强硬手段才能稳住局面,汤侍郎行事果决干练亦合适。三则,从朝中派官下去,更能有威慑力。”

皇帝不动声色地搓着手指,琢磨几息,对诸位臣子笑道:“既然推荐汤侍郎者众,那就安排汤侍郎,擢汤逢春为江原省巡抚,即日赴任,拟旨吧!”

衡王欲再言,郭阁老朝他微微示意,衡王咽下话,朝夏阁老和高明进冷冷扫一眼。-

出了大殿,衡王脸色沉下来,本来是他和太子争此事,最后杀出了夏阁老和高明进,还杀出个汤逢春。

江原省差事办好了,夏阁老举荐有功,高明进的新策推行亦有功。江源的差事办不好,高明进的对头也调离京。

他们是一点亏吃不着。

走远了些,避开其他大臣,衡王才怒道:“这个高明进行事越来越没章法可循,去年暗中帮太子,现在又和夏阁老走到一起,明儿还不知要做什么。”

郭阁老笑着劝道:“殿下不必动怒,他行事一向如此。”

“以前他……阁老,你们翁婿间是不是闹了什么矛盾?本王听闻你们两家原本准备亲上加亲,后来作罢了。这几日风闻高家要娶个富商之女。他这……

真是让人摸不透。”

郭阁老无奈地搪塞道:“小儿女间感情的事,高侍郎夫妇也不忍心棒打鸳鸯。”

“若真如此便罢了。”衡王无奈地满面愁绪,他可不希望这个户部侍郎倒向太子。-

俞慎思今日见识了一番古代版“投票制”,下值后询问白尧这几位大人的真实情况,他只对汤逢春了解一些。

汤逢春乃是汤获之父,与高明进素来不和,听闻是早年二人在户部时闹出来。其间汤逢春还被外放过,十之八-九和高明进有关。后来因为在地方政绩突出,被重新调回京中,去了吏部。

白尧和他一一介绍。

对于俞慎思说的“投票制”,白尧不以为然地笑了笑,“你认为是投票制?”

俞慎思自然不信皇帝这么民主,只是调侃说辞。

“白大人是看出陛下的心思?”所以顺着皇帝意思投了一票。

“不可揣测圣意。”

俞慎思心里撇撇嘴,凑上前一步,歪头轻声玩笑道:“白大人哪天不在揣测圣意?”

白尧直接用折子敲他脑袋,故作愠怒教训:“一派胡言!”

俞慎思也乖巧认错,“是,下官知错,不敢胡言乱语。不过话说回来,这三人中汤侍郎的确最为合适,白大人也是不偏不倚诚恳回禀,陛下英明,心里早一清二楚。”

白尧笑着点了下他脑袋,“这话还像个样子。”

俞慎思呵呵笑了笑,又问:“白大人觉得汤侍郎能胜任吗?”江原省现在情况可不简单,难办的不是这些士绅读书人和新策的推行,而是地方的官员们。地方官关系错综复杂,上层的官员哪个不和朝中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夏阁老推荐此人,也和高明进脱不开关系。

差办不好,落个办事不力之罪;办好了,却间接帮了高明进,还可能得罪朝中某些人。

看着是升了官,能不能坐得稳还不好说。汤逢春进宫谢恩的时候,看不出喜色,估计想撕了高明进。

白尧沉思须臾回道:“难说。”

“但愿顺利吧!”官员间,朝臣间怎么争斗,只要还能真心为百姓办事,不祸害百姓,也算是一个好官了。-

高明进从衙署回到府中,难得见到高晖。自从上次沈路过府来商议婚事

后,高晖便没有回过府。前些天沈路与他再次见了面,答应他的要求。两家开始商议婚事,高晖依旧未回,全是下人两头跑传话。

今日回来定是没什么好事。

“高所副还知道回来?”高明进揶揄一句,朝厅中走去。

高晖冷笑着跟过去,“爹真想天天看到我?不怕被我气死?”

“混账!”

“爹又不是第一天知道我混账。我回来就是问一声,我的婚事府中怎么安排。若是夫人不愿意操心,婚礼也可以安排在沈宅。”

“浑话!”

高晖哈哈笑着问:“爹丢不起这人?”

“你不怕被御史参不孝?”

“爹今日朝堂上不都已经说了,教而不善,乃失为人之仁义,子可奉养,不可顺其意。”见高明进又要开骂,他忙阻止道,“爹放心,父子一场孩儿定会给你送终的,至于能不能养老就看爹能活到啥时候了。”

高明进气得脸色铁青,扬起手要扇下去,见到儿子冰冷目光,手在半空顿住,最后握成拳甩袖步入厅中。

“你的婚事自有你母亲为你操持。”

高晖立即又笑着跟进去,“婚事要准备的事情繁杂,孩儿怎好让夫人一人操劳,明日便让人过来帮忙。”

高明进冷笑,“这会儿就朝府中安排人?”

高晖接过下人端来的茶水,递给高明进,讥笑道:“爹这说的是什么话,都是一家人,怎么还见外?又不是旁的外人,都是孩儿手底下忠心耿耿之人。爹不是也朝沈宅、俞宅安排人吗?至少孩儿是明着送过来,比爹厚道。”

高明进没接茶水,高晖将茶盏放到他手边茶几上,说道:“孩儿明日就叫人过来。”

通知了高明进这事,高晖转身准备离开,走到门槛处忽然一个人跑进来与他撞个满怀,脑袋磕到他的下巴上。

“怎么走路的?”他呵斥一句。

“大哥?”高昀揉着撞到的脑袋,见到兄长摸着下巴,面露疼痛之色,忙道歉,“大哥莫动气,昀儿的错,没瞧见大哥,大哥可有事?”抬手要去看高晖的下巴。

高晖一把将手挡开,教训道:“急着干什么?奔丧呢?”

高昀被训斥垂首再次道歉。

高明进白了长子一眼,嘴里就

吐不出一句好话,天天盼着他死,不知真死了这个儿子会怎样。

他转而对次子教训问:“冒冒失失做什么?

高昀本来是有好消息过来给父兄分享,见到父兄皆不悦,激动的心情也熄灭,走进厅中老老实实回道:“孩儿过来是想告诉爹和大哥,孩儿院试取中第八名。

高明进应了声,夸一句:“不错。就没有别的话。

高晖回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