噗嗤——
叶小曼背过身,偷偷笑了一声。
白天温度高达四十度,在这酷暑难耐的天气里,妇女们回去做饭,都不愿意久待,年轻人却乐此不疲地看戏。
“我是刘秋娟,龙雨县一中六十八班的学生,高三时,坐你前面的那个女生就是我,你还借过我的钢笔,我们说过不少话。”
“抱歉。”赵谷阳碰到不熟悉的女性,就一副睡眠不足的状态,半耷拉眼皮发出懒懒的腔调,“真没印象。”
“没关系,我知道你不爱记人脸。听说,你住的知青宿舍环境很糟糕,要不你去我姨奶奶家住一段时间吧,她被儿子接去城里养老,房子我收拾干净了,铺盖被子都有。”
“谢谢你的好意,我这人随意惯了,住不惯别人家,而且这里的大伙对我挺不错。”
一次又一次的被拒绝,饶是刘秋娟重生几次,也已经维持不了表面的平静。她唯我独尊的性子延续了两世,早就听不得拒绝的话,心中的火气,一下子冒了出来。
“搬走又有什么不好,这穷地方你以为自己能待多久,难道你还想做一辈子农民不成?说实话,我就是瞧不起农民,在地里刨的那点粮食,还不够养家糊口!”
这话本意是认为农民苦,哪知惹了众怒。
大家一窝蜂上前,这丫头太没教养,长得白白净净,穿着漂亮衣裳,居然是个表里不一狗眼看人低的丫头。
“哟,这话我不爱听了。农民确实了不起呀,你们城里人吃的粮食、吃的蔬菜瓜果、住的房子、哪一样不是农民给你们创造的!”
“对,俺还以为你是个知识分子,说的话,却比粪坑里的石头还臭,就是那人人喊打的臭老九,你瞧不起俺们,俺们也瞧不起你。”
刘秋娟被人指着鼻子教训,站在那里一时懵圈。
被人嘲讽,她受不住,活了几世,从来都是她耀武扬威,还没人敢这样骂她,她丢下一句,“穷山恶水出刁民!”
这话瞬间点燃马蜂窝,生产队里的年轻男女都炸了。
一群男知青急忙做和事佬,这才让惊慌的刘秋娟安然的离开。
妇女主任走过来,“赵知青,这位女同志说话狭隘,资本的享乐主义侵蚀了她的思想,不要和她来往比较好,以免她连累你。”
赵谷阳谢过好意,走去放农具,打算回宿舍吃午饭。一路上,他摸摸脑袋,他真不记住那张脸。
对了,刚才那个女同学长什么样来着,方脸?圆脸?脑海里面的人脸变来变去,就是不能形成具体的记忆。
其实六十八班,他总共记住了两个女同学的长相,一个是胖胖的班长,在这个年代能吃上好东西,让自己胖起来,赵谷阳对她的印象特别深刻。
还有一个就是冷若冰霜、衣服打满补丁的叶小曼,除了这两个女生,其他的,真不在他的记忆范围里。
瞧见叶小曼在那里偷笑,他忍不住回以微笑,两人视线对上,叶小曼瞬间冷下脸,扭身走回去。
赵谷阳丝毫不在意。
……
回到宿舍,里面闹哄哄的,赵谷阳刚走进去,戴眼镜的陈军已经把东西都收拾好,床铺只剩下空荡荡的木板子。
“咦,你要去哪?”赵谷阳问。
“我要回家了。抱歉,我身体不太好,申请了病退返城!”
其他人一阵哀嚎,陈军家里的长辈曾经是御厨,他爷爷把手艺全部传给了他,大家吃了半年的美味,以后再也没得吃,都接受不了。
特别是赵谷阳这位大少爷,不管做什么菜,都有办法用水煮。水干后,把菜盛上桌,按照他的说法,那是红焖,他们只觉得像猪食。
“我们的伙食怎么办?”王祺祥苦大仇深。
孟援朝拦住陈军,“你得给我们找个伙夫出来,不然我们几个大老爷们怎么过?”
“你们去老乡家吃饭吧。”陈军扶了扶眼镜,“或是去女知青那里搭伙也行,有几个做饭还不错的姑娘!”
听到他的建议,众人眼睛亮了起来。
这……确实是个接近女知青的好主意,何况他们也到了成家的年纪,也挺想找个对象,这不正好就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吗?
只有赵谷阳不悲不喜,拍了拍陈军的肩膀,“单车在外面,找个人载你去县城,让他把单车给我骑回来,一路顺风。”
接着赵谷阳慢悠悠地踱出宿舍,这会儿没午饭吃了,他得想个办法才行,对于他来说,吃饭是人生中的头等大事,不能将就!
“赵哥,你去哪?”
“赵哥,你要去老乡家吃饭啊?”
“赵哥,和我们一起去找女知青吃饭吧!”
赵谷阳只是挥挥手,他不去社员家里,也不去找女知青。想起第一次吃饭时,大家见他斯文,一个个莫名其妙地朝他碗里夹菜,他不喜欢被太过热情的对待。
揉揉饿瘪的肚子,打算去公社那边看看,买几个白馍馍垫肚子,晚上再去思考怎么应付以后的一日三餐。
……
叶小曼掀开蒸锅的盖子,观察着隔水蒸了一个上午的东坡肘子,这是她花了两块钱在黑市大姐手上买的三斤猪肘,她也送了大姐一瓶桔子罐头。
桔子罐头只试做了三瓶,太费白砂糖,她还在犹豫要不要把家里仅剩的三十斤桔子做成罐头。
唉……
家里已经没肉票了,以后想吃肉,又变成了一件非常困难的事,也不知道猪肘子,是不是今年最后的肉,往灶里添了一把柴火,又蒸十分钟,这时就听见锅里水烧开后嘟嘟嘟的蒸汽音。
叶小曼把蒸锅端下来,炒两个菜,加上早上蒸的黑面馍馍,抬脸喊吃饭。
“小妹,你炒的菜就是香,闻起来让我好饿!”叶国华搓搓手走进来。
打开蒸锅的盖子瞄一眼,切得薄薄的肘子晶莹剔透,他尝了一片,吃起来竟然还挺清爽,肉片不腻,裹着一层葱姜汁带来的丰润口感,鲜中透着一股浓香,回味悠长,让他口舌生津。
“味道怎么样?肘子肉片熟没熟透?”
“熟透了!”叶国华被烫到舌头,只能吸溜着口水,“味道一绝,比我去城里大伯家吃的味道还要好,小妹你这手艺可以去当大厨。”
“还没有调酱汁,等我调好了,味道会更好。”叶小曼把炒好的黄瓜端上桌,又做了一道擂辣椒皮蛋。
桌上的菜,颜色鲜艳,看着就有食欲。叶小曼最后一个上桌,端来一碟用香油、酱油、醋、蒜泥混合着的酱汁。
叶奶奶笑眯眯的坐在那里看着。
等老人拿起筷子时,小辈才开始狂吃猛塞,即使这几天家里改善了伙食,但总有一种吃完这顿没下顿的错觉,黑面馍馍切开一分为二,夹着肥瘦相间沾上酱汁的肉片,大家吃得满头大汗津津有味。
肘子肉片搭配着鲜味十足的酱汁,在嘴里不停地冲刷带来一阵阵满足。
“姑姑,好吃!”
龙凤胎吃了两个“肉夹馍”,肚子太撑,只能依依不舍的下桌。
叶小曼从兜里掏出两颗糖,分给他们,又摸摸他们的小脑袋,“好了,出去玩吧。”
两个小娃儿出去后,碰到赵知青,见他可怜兮兮的叼着一个白面馍馍,像是闻着味儿来的。
赵谷阳刚才去了一趟供销社里,回来抄近路,走后山,谁知下山经过叶家时,闻到了东坡肘子的味道,香味萦绕在山上,他顿时觉得手里的白面馍馍索然无味,难以下咽。
“叔叔?”
“诶,给你们吃。”赵谷阳递了个馍馍过去。
龙凤胎才三岁,这里民风淳朴,没人教他们不要接陌生人的食物。
龙凤胎抱着白面馍馍咬了一口,就听到叔叔在那里抗议。
“你们俩吃了我的午饭,礼尚往来,是不是也该请我去家里吃顿饭?”
听到外面熟悉的声音,叶小曼出来查看情况,没来得及阻止侄子侄女啃馍馍,她十分的懊恼。
而最后的一句话,显然是赵谷阳说给她听的。
“多少钱,我给你。”说着就要从口袋里掏出一角钱和□□票。
赵谷阳微笑,“我想在你家吃顿饭,我给你钱也行,一块怎么样?再不行两块?或者三块……”
叶小曼一直冷着张脸。
赵谷阳闻着屋里面的味,感觉自己的肚子越来越饿,“一口价,十块钱!”
里面的叶国华夫妇目瞪口呆,十块钱相当于他们大伯八天的工资,对于长年分不到几块钱的农村人来说,这是一笔巨款。
好在他们兜里有二十五块钱傍身,能沉住得气,换一个月前,早就跳起来满口答应。
“赵知青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