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憕当即斥道:
“农本商末!凡读过一点书的、略微知些世道的谁人不晓?!王扬你竟然为了舌辩争胜遮羞掩丑夸大其词到这种地步!所谓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商人不事稼穑生产不能多致一斗米不能多织一匹布!只知蓄积待时转买转卖所便者不过是能通有无远近使生活得些便利而已。最多只是有小用罢了!”
“你错了。商人确实不织不耕但他们却能增加米粮总数”
柳憕冷哼不止:“信口开河不知所云!”
“不知你就好好听我讲。商之为业其本质在于交换。交换的好处是提高效率。举个例子比如说你柳憕善于种田”
柳憕只觉血流蹭蹭蹭往头上涌啪的一声拍案力气之大竟把酒杯都震倒了:“王扬!你欺我太甚!!”
王扬折扇也在桌上用力一敲:“文帝藉田武侯躬耕三代圣王皆亲事稼穑!我说你善于种田你竟然说羞辱?你难道比汉文帝还高贵?比诸葛武侯还贤达?你这么鄙视种田居然还好意思说什么‘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你柳憕不耕不啬也没见饿着你啊!”
柳憕大怒:“我柳家高门贵胄
他气得嘴唇得抖了转向庾易道:“庾先生!此人言辞无状!奚鄙士流!轻慢同筵!无礼之甚!请让此人速速退席!!!!”
庾易身为东道主有约束宴席宾客、调停纷争之责此时柳憕有请不能充耳不闻更重要的是他急于听下文不想在这些细枝末节上纠缠便道:
“王公子还请以说理为重如无必要举例还是不要牵扯同筵。”
柳憕见庾易制止王扬稍觉气平觉得庾易还算知趣之人起码知道他和王扬孰轻孰重就是“如无必要”这个词听着有点别扭难道有必要他就可以用我举例了吗?!!!
王扬自然要给庾易这个面子便道:“好。那我就换一个例子假如有这么个人他擅长种田半年能得十石粮但他不擅长织布半年只能织五匹布”
王扬说这话的时候还是看着柳憕说的柳憕虽然气得咬牙切齿却也没有别的办法只能听王扬继续说下去。
“另一个人擅长织布半年能得十匹布但不擅长种田半年只能得五石粮。在没有交换也就是没有商业行为的情况下
他们两个每人每年,既要种田,又要织布,产生的效益,哦,也就是他们劳作所得的总数,一共是十五石粮,和十五匹布,没错吧?
王扬看向柳憕问。
柳憕牙关紧咬,并不作答。
谢星涵道:“没错。
柳憕太阳穴猛地一跳。
王扬继道:“但有了商业,有了交换,两人就可以专心从事自己擅长的事了。擅长种田的不用再花时间去织布,一整年都专心种田,以前半年能得十石粮,现在一年可以得二十石。擅长织布的,以前半年只能织十匹,现在一年时间都用来织布,一年可得二十匹,所以两人的劳作总数就变成了
颜幼成、庾黔娄脸色微变。
庾于陵喃喃接口道:“二十石粮,二十匹布,竟然真的多了,为什么会这样
庾易嘴唇微动,说了四个字,声音只能他自己能听到。
谢星涵若有所思地回答道:“因为交换。
“聪明!王扬扇骨一敲,赞赏地看了眼谢星涵。
谢星涵嗔怪地瞪了王扬一眼,眉梢却有一丝藏不住的喜色。
“因为交换可以提高效率,也就是效用,让擅长的人做擅长的事。这就是专业化。专业化高了,效率也就提高了,社会.或者说国家国家的总财富也就增加了。
王扬说完,座中便陷入沉静。都在消化王扬方才所言。
柳憕亦不能无所触动,不过很快驳斥道:“织布未必要占用耕种时间,农闲的时候也可以织布
柳憕说到后来自己声音都小了,因为这个辩驳实在不太高明。
王扬丢去一个鄙视的眼神:“粮和布只是个例子,换成其他的东西也可以。柳兄你不会连这个道理都不懂吧。
柳憕眼中闪过一丝阴冷:“抑商自秦汉以来便是国策,一直沿用至今。所以你是在非议我朝国策不对吗?
话说到这个地步就有些敏感了。庾于陵尚未觉出,谢星涵、庾黔娄、颜幼成却都已察觉到。谢星涵以眼神示意王扬小心,颜幼成有心做和事佬,却也知柳憕已经上头,现在下场讲和,说不定反而得罪柳憕。
庾黔娄想请庾易示下,看向父亲,发现父亲正注视王扬,暂时无法取得眼神交流。弟弟又不懂这里面的事,他觉得自己现在有责任阻止这一犯忌讳的论题继续下去,便岔开话
头道:
“话说今年祥瑞好像不少,你们听说了吗?两个月前豫州阳城县发现一株紫芝,始兴郡下有个村子抓到一只白鸠,看来我朝国运真是——
庾易开口:“子贞
庾黔娄忙躬身拱手:“父亲。
“安静。
“是。
庾黔娄息声,吃粽堵嘴。
王扬看着柳憕,摇摇头:
“柳憕,你又错了。重农抑商的国策抑的只是私商!至于官商何曾有抑?商鞅‘一山泽’,近管仲之‘官山海’,这是垄断山泽之利!盐铁专卖,这是垄断必需品之利!至于汉之均输、平准,更是以官方之身份,直接下场经商!抑私商便是把商人之财富,转移至国家。要点亦在‘争利’二字。如今我朝收市税、估税、关税、酒税、盐税等等税目,实质说来,都属于商税的范畴。所以并不是我非议国策,而是你根本就没有理解过国策。
啪嗒!
庾黔娄筷子掉落于桌。
在座少年尽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