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游科幻 > 冒姓琅琊 东周公子南

第244章 话题

小说:

冒姓琅琊

作者:

东周公子南

分类:

网游科幻

正西风瑟瑟上危楼江烟满汀洲。

想残垣故垒泥沉战骨;荒祠颓壁霜老吴钩。

犹说当年勤王事貔貅万甲卷寒流。

谁料倪塘血?

染透千秋。

少年一诔吊今古

使别驾停杯司马坠佩满座簪缨无言久。

但醉把、金觞叩首!

大风漫卷梨花雪(风吹纸飞)

凭栏处、有云藏孤影泪藏清眸。

王揖举杯向天:“子曰‘祭如在’今虽不见王公遗冢然江山犹是旧江山。来吧今日以京口酒敬王孝伯。”

众皆肃然把盏齐道:“敬王孝伯。”

随即倾酒于地酒渗砖石如泪痕蜿蜒。

王揖放下酒杯叹道:

“太原王氏自王孝伯死后就走下坡路了。”

乐湛也跟着叹了一声:

“是啊太原王两次家难一次是王恭之难王国宝、王恭两支凋零几尽另一次是宋武帝杀王愉及其子孙十余人可怜百代卿族就此衰矣”

殷昙粲接口道:

“现在太原王氏中显达者还得属王玄谟那一支。但他们那一支以军功起家属于祁县一脉不是嫡支。”

殷昙粲说完一时间没人再说话似乎都不打算继续这个话题了。

王扬背着手望着远处江中沙洲悠悠地冒出一句:

“嫡支的话.王琰算吧。”

王揖看了王扬一眼。

殷昙粲颔首应道:

“对王琰是王国宝之后属于王泽那一脉的宗支正宗的太原王。王国宝**之后全家流放交州。王琰前些年回京动静不小说起来正宗的太原王也没剩几个了。诶?他好像也住乌衣巷吧?”

文化学者保罗·福塞尔曾经引用琼森的诗句来说明语言对于身份的标识作用:“语言最能表现一个人。一张口我就能了解你。”

所谓“听言识身份”一听的是语言风格二听的就是话题。

不同圈子有不同圈子习惯谈论的话题。驴圈常交流装备攻略军迷圈喜欢说武器战局伪文青圈把加缪福柯挂在嘴边学术圈则免不

了谈一谈期刊会议。至于此时的士族高门可聊的话题当然很多风花雪月仕宦行旅诗文歌赋经史佛道当然还有一个避不开的话题那便是族姓门第。

而聊到族姓门第就必然说到一些遗闻逸事、时谈八卦像孔长瑜也知道不少内幕但不开口因为他本就不是士族圈里的人在这个话题上硬要参与不过是自取其辱譬若一群有游艇的人在一起聊游艇旁边一个人虽然也知道一些关于游艇的有趣信息但还是不要强行分享得好。

可若真正的士族子弟也像孔长瑜这样说不上话那就有些奇怪了。就好比文艺圈的人在一起吃饭谈到谁谁谁若一概懵比连话都接不上未免会显得格格不入。这也是王扬在日常聊天中极注意“情报搜集”的原因之一。

不过这个王琰他还真不是在聊天中听说的而是王琰写过一本书叫《冥祥记》在中古志怪文学中占有一席之地后来全本虽然散佚但为鲁迅先生所钩辑收在《古小说钩沉》中王扬穿越之前便读过所以话题才能接得丝滑。

这边被王扬“救起”的话题还在继续:

“.毕竟是太原王氏门第在所以能做太子舍人只是家底太薄听说曾因家贫乞小郡”

席恭穆突然插话说:

“其实太原王氏的嫡系正枝也有贵盛的。”

众人疑惑地看向席恭穆。

席恭穆神秘一笑向北指了指。

众人都是一副了然的神情。

殷昙粲有些感慨:

“那边是王愉那一支。当年宋武帝杀王愉一家十余口只有王慧龙一人逃到北边。此人为了报仇降了北虏屡引兵与宋战檀道济、到彦之、王玄谟诸将皆不能敌。文帝曾施反间计失败后又遣刺客以‘二百户男、绢一千匹’为赏购王慧龙人头亦不能成。伪帝授王龙骧将军赐爵长社侯。这才是太原王氏的真正嫡宗!只可惜呀投了胡虏直到死也不能归葬江南。”

殷昙粲惋惜摇头。

席恭穆不以为然地一笑:

“人家太原王氏郡望就在北方**不葬晋阳也葬河内何必回江南?”

在场的士族琅琊王、淯阳乐、安定席包括他陈郡殷都是祖上南迁过江的侨姓高门东晋初年时即便死在江南也多有“假葬”者(即临时葬)意思等收复中原之后

方祖茔。但随着时间推移

殷昙粲立即反驳道:

“不然礼以顺人情为本孝以奉亲安为要。如今北土陆沉先人丘陇早沦为腥膻之地今我辈五代以降坟茔皆在江南岂有不依父母居而别寻的道理?”

话题渐至敏感席恭穆没有再与殷昙粲争辩闭口不言。殷昙粲也不说话了。气氛顿时有些冷场。

王扬开口道:

“王慧龙心心念念要学伍子胥回来报仇放出话说要‘鞭尸吴市戮坟江阴。’至于葬在哪对于他来说或许就没那么重要了。不过我听过一种说法说他不是王家血脉而是僧彬与婢女私通生的孩子。”

王揖神色微动。

乐湛附和道:

“我也听说这个传言说僧彬本王家仆其子鼻大颇类王家齄鼻之相(宽大鼻酒糟鼻)遂携子北奔诈充遗胤”

殷昙粲冷笑一声:

“一定是谣言!太原王氏这种甲门贵家外人根本冒充不了”

王扬点头一副深以为然的模样。

王揖低头小口喝酒。

殷昙粲声音忿忿:

“.此乃索虏妒我华胄清流故设谤语污之耳!当年崔浩不过夸了一句王慧龙‘真贵种矣’便有人向伪帝谮毁说崔浩‘叹服南人讪鄙国化’伪帝怒召崔浩责之。浩免冠陈谢乃解。可最后崔浩还不是被灭族?可见北虏夷狄本色嫉我华夏衣冠凡能毁之无所不用其极!王慧龙娶清河崔氏子聘范阳卢门女归陇西李家凡所通婚者莫不是北土一等望族如何能有假?!”

王揖目光悠远声音沉了几分:

“的确不是假的。王慧龙北奔时是十四岁那年我祖父正好十岁见过王慧龙还说过话。后来王愉被灭家只剩下这一个血脉被与王家常往来的沙门僧彬藏了起来。他们是先跑到江陵然后北上襄阳渡江自虎牢奔姚兴姚兴败了之后才转投的魏虏。当时听说王慧龙跑了全江封锁**朝廷下令见面格杀不问就是怕他跑到北边去。没想到还是被僧彬护送走了。若没有僧彬就没有王氏遗孤我以为僧彬之义与古时程婴等”

众人正闲谈间忽有一仆上前呈给王揖一封信。王揖读后笑道:“原来谢家雏凤也在荆州。”随即看向王扬:“贤侄你可是曾请谢四娘子引见拜访慧绪师太吗?”

王扬欠身答道:“是。侄儿早想谒见慧绪师太一来是要请她诵经为先父再荐冥福

王揖叹道:“‘孝子不匮永锡尔类’难得你有这样的孝心.”说到这儿面露疑惑之色:“那你为什么不去啊?”

王扬一脸沉肃:“阿叔千里来荆扬理应随侍左右至于慧绪师太处只能请谢四娘子代为转圜等以后有机会再行拜谒。”

众人闻此尽皆感叹。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