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斗破:阳帝 叫我老唐

第136章 踏实多了

小说:

斗破:阳帝

作者:

叫我老唐

分类:

历史军事

《斗破:阳帝》全本免费阅读 ggdowns.cc

封王的消息传到了冀州。

钱管家很欣慰。

这下他心里可算是踏实多了。

爷封王了,兵马大都督这个职位也卸下来了。

以后就消消停停地在京城待着,当自己的王爷,别操着冀州的闲心了。

钱管家心情大好之下,哼着曲儿,摇头晃脑地往后院走去。

“老钱啊。”何悠悠看见他经过,出声叫住了他。

“主母,有事?”

“有一件事问你。”何悠悠道。

“主母尽管问。”

“你去过京城吗?”

钱管家:……

御书房里,天子赵长衡心情也很好。

册封了赵长卿之后,总算了却了一件心事。

亲王有府邸,以后便不住在宫城之内。

越王府,是他精挑细选的好宅子,砸了重金修缮了内部,豪华又舒适。

而且,他还特别给赵长卿赐了一块通行腰牌,准许越王随时进宫面圣。

以后两兄弟就能常常在一块儿,重温一下以前兄友弟恭的日子。

生活顿时美满起来。

赵长衡龙心大悦,看着二皇子都觉得眉清目秀,聪明伶俐的。

心里正美着呢,正好这时候,太子赵文祎捧着一份奏折,向他汇报。

“父皇,您看这份折子,里头提及,今年为皇家制造器物的工匠们产出甚多,所造物品已远远超出皇室和各官署所需。负责此事的官员想问问您的意见,能不能将多出的物品拿到民间集市上去售卖,一来不至于浪费物力,二则,也为匠造处增加营收。”

赵长衡听得很满意,连连点头。

写奏章的这个官员,上折子讲事情,向来废话极多。

屁大点小事儿,都能拉拉杂杂讲个一大篇。

扯东扯西,扯不到重点。

绕大圈子,常常把人绕得云里雾里。

赵长衡一向最烦看他的折子。

批评了好几次,无奈,人的本性难移。

性格一旦养成,再改就难于登天。

忍了好几年了。

今天,他也是因为不爱看这个人的折子,才特意想了个借口,假托考校太子的才学,让太子帮忙看这个折子,并概括个大概内容给自己。

没想到,太子小小年纪,看完折子,竟然能用短短数句话,就把这件事的头头尾尾给讲述明白了。

孺子可教。

赵长衡对自己这个大儿子很是满意,方方面面地,都像极了一个合格的继承人。

看看大儿子,再看看二儿子……

二儿子正拿着一个长条形的白玉镇纸,当剑耍呢。

没眼看。

算了,今天心情好,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赵长衡突然来了兴致,便多嘴问了一句。

“文祺啊,这件事你有什么看法?”

赵文祺听见父皇问自己,立刻停下手中的动作,把镇纸放回桌上。

“父皇,您是指刚才太子哥哥说的那件事?把宫里用不完的器物,拿去民间集市贩卖的事?”

嘿……

赵长衡微微讶异。

赵文祺这小子刚才瞧着在瞎玩儿,没想到竟然把这件事给听进去了。

“嗯,对,朕问的就是这件事。你怎么看啊?多余的东西卖了,对于宫里也是多了一笔进项,我觉得甚好。”

谁料,赵文祺却绷着小脸,看上去不太赞同:“父皇,古语有云:官不与民争利。”

听到这句话,赵长衡和太子赵文祎俱是一愣。

他们平时,可是很少从二皇子口中听到这么像样儿的一句话。

首先,这句话,切题!

没有东拉西扯,不着边际,能讲到正题上,就是很大的进步。

再者,这句话还蛮有深度,有哲思。

这就更是难得。

赵长衡听完,一下子激动了:“嘿,老二啊,你再展开说说?”

赵文祺眨了眨眼睛:“没了。”

“没了?”赵长衡傻眼,“说得挺好的,怎么就没了?”

赵文祺无奈道:“没办法,我就只能背下来这一句。婶婶说,十句里头,能背下来一句也是学到了知识。我多攒攒,攒上一年,就能攒下很多句了。”

赵长衡听得云里雾里。

什么婶婶?什么十句里头背下来一句?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