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说考科举?且不说科举好不好考,就说买笔墨纸砚的花销,求学拜师,交友游学的耗费,普通人家尽全家之力才未必能供出一个进士。你们若是生在寻常百姓家,怕是读书识字的机会都没有。若考上了还得应付人情交际,面对形形色色的人,以两位疾世愤俗的性子,在官场上怕是寸步难行。”
姜明仪昂首看着这两位细皮嫩肉的年轻公子哥,言语微讽:“生在高门公侯家是你们的福气,普通人为生计发愁,勤勤恳恳想努力活下去,却要被那些高高在上的人讽刺庸碌粗鄙。而你们自出生之日便不用为生计发愁,众星捧月般的长大,读书识得礼义廉耻,圣贤道理。未经历挫折,为了一段自以为的情要生要死,实在可笑。”
被姜明仪接连讽刺,像反驳却不知说什么话反驳,憋了一会儿,只面红耳赤得呵斥:“你懂什么!你这粗鄙的西北悍女!”
“我的确不懂你的苦,也的确粗鄙。在我这小女子看来,除了生死,旁的都是小事。”姜明仪道。
张璟还有几分冷静,姜明仪一席话听进去了几分,却也只能道:“姜姑娘不愧是西北女子,果然性子悍勇能说会道。”
听了他的讽刺之言,姜明仪并未发怒,反笑道:“那是当然,我们西北长大的女子,性子骁悍说话直,看不上汴京城里的贵公子。
“如若徐世子当真与十姑娘两情相悦,为爱敢自己搏上一博,而不是寄希望于别人,我尚能高看几眼。张世子同理。
“幸福靠自己争取,如果连争一争的勇气、想出万全之策的办法也无,那便趁早放手,莫要耽搁了人家的前程和幸福。我听说,辅国公夫人正在为徐世子相看,相中了南安郡王家的小郡主,已准备下定了。告辞。”姜明仪目光扫过两位贵公子难看的脸,说了声告辞便离开梅园。
姜栩听了,不禁轻笑一声,虽然小妹的话直白无礼了些,但实在解气,便不道歉多说话,只执礼拜过张璟和徐明赫后便跟着离开。姜焕气他们诋毁自家大哥,匆匆执礼后气呼呼的走了。李秀仪倒是微微一笑,执礼盈盈一拜,缓步离开。
想不到啊,这件事不用自己出手,便被处理得如此漂亮。
前世这个徐明赫便经常写信送东西纠缠张沅瑛,哪怕自己妻妾成群。不止此人,还有什么赵王世子,大学士家的公子,江南进京赶考的才子。
姜洵为此很是吃味。
老实的杨姨娘竟生出这样一个花枝招展拈花惹草的女儿,正是让人意外。
郑娴也已合完八字,看好了搬家的日子,拜了各路神明,捐了一笔不菲的香油钱,便差人去寻几个儿女,准备回城中。
见几个小辈脸上有几分愠色和不平,郑娴便让寻了个僻静角落,让他们详说受了什么委屈。
李秀仪拢了拢兔毛斗篷,站一旁看戏。嘴快的姜焕已经叭叭叭的把刚才的事说了个清楚,不过很识趣的略过姜明仪怼人的事。
“娘,你看这门亲还结么?”
郑娴道:“等等再看,若那徐世子当真有法子让辅国公夫人回心转意,或者十姑娘自己想法子推掉婚事,联姻之事便做吧。如若没有,那便结。”
“可是,可十姑娘心有所属,大哥怎能娶一个不喜欢他的女子为妻呢?”姜焕反对道。他大哥是顶天立地的男儿,自是要配一个顶好的姑娘。
姜明仪则道:“三哥稍安勿躁。那徐世子为人虽怯懦天真,看人的眼光却是不错的。十姑娘才貌双全,处事稳妥,又周到细致,可见是个好的。我们刚才听到的话,也只是片面之词,万一只是徐世子一厢情愿,单方面纠缠,十姑娘并没那个意思呢?”
姜焕忍不住嘟哝:“你到是会帮人家找借口。”
姜明仪摇了摇头,“非也,女儿家的名声重要,不容诋毁。再说,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我只是单纯的欣赏美人,不忍美人被泼脏水罢了。”
“这事我会看着,你们就别愁眉苦脸了。”郑娴成竹在胸,反去安慰怏怏不快的儿女们。
启程回汴京城,郑娴满足他们的好奇心,请马夫绕道去安乐坊看新宅子。安乐坊一带多侯爵伯爵和累世官宦之家,虽不比康宁坊金贵,却也寸土寸金一房难求。
武成伯府在永平侯府和一门三进士的曾府中间,朱门琉璃瓦,雕梁画栋,高堂大厦,虽不及汴京顶级权贵那般煊赫奢华,却也足够让他们这西北苦寒地来的小门户惊叹连连。
不过唯有郑娴皱了一下眉头,但她并未扫兴,让他们搬家后自己布置院落房间,又反复劝他们低调行事,莫要在汴京城里逞强。
李秀仪清楚郑娴刚才为何不悦,武成伯府是过去的忠顺伯府,前任忠顺伯因贪墨军饷,延误战机而被下狱斩首,家宅被抄,男丁斩的斩流放的流放,女眷没为奴隶,或充入官妓。慎嫔甄成君便是忠顺伯府的小姐。
她后来得宠后一直致力于为甄家翻案,企图洗去贪墨的罪名,但因证据确凿,三司会审,先帝下令抄家,她无法颠倒黑白。
再者忠顺伯延误战机,供给军中劣质武器,间接害死郑皇后的父兄,郑皇后更不允许她蹦跶,是以甄家仍是戴罪之身。
虽然后来新帝登基大赦天下,今上有意安抚慎嫔,便将甄家活着的人赦免回京。但因朝臣口诛笔伐,甄家没有任何官位,并下了三代之内禁止做官的禁令。
饶是如此,慎嫔也一直求情,希望今上将旧宅赐给甄家,多年来一直未放弃。
后来甄家借慎嫔的势从商,成为汴京数一数二的富商,也曾一度想要买回宅子,奈何一直买不到。
现在这座宅子被赐给姜家,不知是皇帝的意思,还是郑皇后的提议。不论如何,姜家和甄家还有慎嫔及其子女算是结仇了。
宣平侯升宣国公,自是要摆酒庆贺。又时值年关,府上很快挑了个良辰吉日,换上今上御笔亲提的“宣国公府”牌匾,在府上广邀亲朋好友欢聚宴饮。
作为宣国公的得力部下,未来姻亲,姜家自是在邀请之列。自上回金城庆功宴姜明仪被撇下并翻旧账阴阳怪气后,往后的大小聚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