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小蝉 粱生

78. 山间

小说:

小蝉

作者:

粱生

分类:

穿越架空

夜凉如水,盛京皇城内一片死寂。

太和殿。

“明徽,你此去护送长平王衣冠归乡一事,必得办的妥当。”

天兴帝屏退众人,单独留下段明徽。

近日他因张蝉所配置的汤药,龙体病况稍有好转,只是这对父子每每相见,双方都是一个比一个冷漠严肃。

“太子一事,你没有错,明烨恋栈权位,他所犯下的罪孽,死一百回都不足以平东宫血冤。”天兴帝叹了一句,“你愿意将霈儿送回盛京,想必是在最后见过明熙了吧?”

天兴帝在试探他。

那年段明徽明面上奉旨离京前往庆州养病,私下里天兴帝暗中派遣不少密探紧盯着他的踪迹。

因为他担心这个身上留有异族血脉的儿子,将来羽翼渐丰之时,会为了他早逝的母亲,做出大逆不道之事。

天兴帝不是不知道面前的这个小儿子行事比自己还要狠。

几月起,他派出去的密探,一个接一个都因各种意外死在盛京之外的各地,几乎没有一个人能活着回去向他复命。

他清楚在段明徽谦卑恭顺的皮囊下,藏得是一颗对他这个生父恨之入骨的心。

偏偏恨意是他血液再生的养分。

一开始,他的生,灌注下去的只有恨。

天兴帝要的也是他的血,纵使张蝉能担保将他体内的玉蚕蛊去除,但他渴求的始终是永得长生。

“儿臣幼时因病暂居慈云寺,幸得皇兄体恤,时常探望。”段明徽眼眸一抬,不冷不热地说:“儿臣也是后来才偶然从慈云寺主持的口中得知,皇兄与平州歌姬曾有一段缘,之后那位歌姬又为皇兄诞下一子。”

为了皇孙的身世名正言顺,天兴帝命人除去玉姚贱籍,又为她父亲平反,最后追封她为先太子良娣。

“仅此而已?”

“仅此而已。”

他直起身,平静的话语中暗含戾气,“皇兄身故,儿臣于公于私都不忍见他的血脉流落民间。为报皇兄当年救命之恩,儿臣对霈儿自当竭尽全力,用心庇护。”

天兴帝居高临下地看着站在殿中的段明徽。

他生得真是像极了贵妃。

不仅是那双赤色的眼睛,还有他们母子眉间如出一辙的决绝和执拗。

他现在这幅神情,同当年贵妃在御前手握金钗企图刺杀他时的表情,犹似一个模子刻出来。

“朕记得再过几日便是贵妃的生辰,你是她唯一的孩子,这番难得久居京中,有空就前去毓庆宫为你母妃上柱香,尽尽孝心。”

太监安英站在大殿门外,这话令他听得不寒而栗。

当年天兴帝为了一己私欲,让贵妃死无全尸,既无棺椁安身,也无入土为安。

而贵妃最后的结局是化为灰烬,至于骨灰,现今段明徽仍尚不知下落。

如今天兴帝对着元贵妃唯一的血脉,不仅没有怜惜,连带看他的眼神,更多都是厌恶和痛恨。

他这番话,如同凭空落下的一把刀,狠狠捅向段明徽的心口。

让他痛不欲生,无力转圜。

“即是母妃生辰,儿臣自当会前去一尽孝心。”

他敛起眼眸,一瞬间,瞳色变得更加幽深了几分。

*

段明徽跪安后不久,太和殿内又进一人。

安英依旧奉命守在殿外,他微微抬目,看向一身紫色官袍,跨步入内的男子。

此时的天兴帝坐在龙椅上,目光仍滞留在方才段明徽所站之处。

室内沉寂。

半晌,他眯起眸子,“聂卿,十一皇子离京后,你必定要在途中顺利取血。必要时,不惜一切代价,都得将明徽的血给朕带回来。”

那人僵立片刻,俯首道:“臣遵旨。”

*

万籁俱寂,皎月如纱。

氓山的将军陵雄踞于苍翠的松柏中。

高耸青灰的石碑上,除了留有赤色漆料撰写的女儿姓名,就只剩刻有长平王及其发妻的名讳。

墓碑上按逝者生前所愿,并未多写一字与这位曾经征战四方的大将军有关的英雄功绩和歌功颂德的祭文。

女子一身素衣,立于山间。

她缓缓蹲下身,熟稔地摆放祭拜要用的香烛冥镪。

过后,她手持三只祭香,提起裙摆,双膝磕在冰凉的石砖上。

“父亲,您过去常说,心中最大的期盼不是让世人记得您曾是一位战功赫赫的大将军,而是希望天下百姓都能不受战争波及,届时刀枪入库,四海升平。”张蝉神情宁静,“孩儿无能,明知您的死因,至今都无法为您讨个公道。”

祭坛上,烛焰盈盈。

似乎像是已故的逝者借着飘忽的烛火,回答了这个姑娘刚才的自言自语。

她看了一眼落在墓碑上摇曳的烛影,“为了这个期盼,孩儿姑且不会杀他,但也不会让他安然无恙地坐在那个位置上。”

她缓缓抬起眼眸,望向墓碑上右侧的另一排字,“母亲,孩儿不负所望,承袭您的衣钵,如今已是一名大夫。”

“过去孩儿偏执任性,遇事鲁莽,母亲总是担心我会在这里吃亏受挫,希望我能早早回长平。”

她静默片刻,继续道:“如您所料,孩儿在盛京确实吃不少过亏,也受过不少挫折。孩儿铭记您的教诲,但依旧不后悔自己的每一次抉择。”

光影斑驳间,烛油融化,烛芯滋滋作响。

这时她的唇角噙着一抹笑,语气也不似方才那般沉重,“另外,母亲若在天有灵,就代我跟父亲说一声。告诉他,孩儿已有意中人了,让他老人家别一到梦里就开口训我。”

香烛上的烛火受山风所侵,时明时暗,影影绰绰。

听见身后的传来的脚步声,她转首回眸,双颊渐渐旋起酒窝。

段明徽望着她的身影,双手卸下腰间配刀,肃整衣冠,另取了三只平放于祭坛上的祭香。

端午过后,他奉旨送长平王张廷槐衣冠归乡。

临行前一日,平王府中饲养的信鸽为他带来一张信条。

信条上只留有一行他十分熟悉的字迹:望君于戌时前往京郊氓山。

他神色庄重,静静注视着墓碑上所刻的两位碑主。

待祭香点燃,他掀袍屈膝,同张蝉并肩,垂首跪于墓碑前。

二人阖目,同时躬身拜了三拜。

随后他抬起眼眸,起身将自己同张蝉手中的祭香一起稳稳地插于香炉中。

张蝉跪久了,再起身时,双膝有些发麻。她身子一晃,他伸手托住她的小臂。

她抓紧他的手,借力缓缓站了起来。

张蝉眸光柔和,“我知你明日奉旨要送父亲衣冠回长平,故写信与你,邀你今夜前来。”

段明徽靠近,手中的灯笼悠悠晃晃。

他没有开口,心中却知晓张蝉此举是何意。

“你同我跪于父母陵前,与我一起为他们夜祭。”她侧眸看了眼墓碑,又转眼看向他,“我想带你见他们,因为我刚才告诉他们,他们的女儿找到了一位,于这世间,她十分珍惜的人。”

见她浅浅地笑着,段明徽怔愣须臾。

她于这世间,十分珍惜的人。

是他。

二人携手下山,一路上段明徽为她掌灯。

“蝉儿,你真的选择我了吗?”他微微垂眸,心中仍有一丝不确信。

他们行至山下。

四周空寂,闻得田间隐隐出现几声蝉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