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现代言情 > 小厨娘不想攻略大佬 月半冬月

23. 霉米粥

小说:

小厨娘不想攻略大佬

作者:

月半冬月

分类:

现代言情

午后,阳光正是一日中最好的时候,双梧巷余家的院子里,刘氏正在给鸡崽们准备食料。

前些年长安城乱,家里公爹和男人上工赚的银钱不够养家,她做这门生意也是为了贴补家用,从最开始的手忙脚乱到现在的游刃有余,这门生意也做到了现在。

童白在征得刘氏的许可后,伸手在食盆里抓起一把食料,撒进竹筐中,见着黄色绒毛的小鸡崽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垂头啄食的模样,眼都弯了。

三娘也趴在竹筐边上,嘴里还发出“叽叽叽”的可爱声音。

这是在模仿小鸡崽的叫声。

童白瞧的仔细,很快发现小鸡崽吃的食料中有米粒。

长安地处大西北,百姓食用粟米和麦粉居多。稻米是江南产物,长安城就算有也只有世家权贵、富户家才能吃得起。

这余家,难道有什么身份或者门路?

她不动声色地打量余家院子一圈,视线定在了靠西边的屋檐下的簸箕上,那里面似是在晾晒米粒?

定睛一看,严格的说,应是饭粒。

因为那颜色呈现出一种不透明的瓷白,是只有煮熟后发生了淀粉反应的米粒才有的颜色。

三个大簸箕,算下来,怎么也有好几斤吧。

童白搜寻原主的记忆,却发现关于余家的片段寥寥无几。

原主性子孤僻内向,极少出门,对邻里街坊的事知之甚少,只活在自己的小天地里。

刘氏注意到童白的目光,笑问:“童小娘子是好奇我家为何有这么多的籼米?”坊间闲聊,童家原本是权贵人家的奴仆,哪怕现如今脱籍出了府,也是看不上她们这些百姓人家,不予来往的模样。

特别是那当娘的病了后,做女儿的竟然花了好些粟米去换霉稻谷,真是脑子有病。

没接触童小娘子前,她难免被坊间的说法左右,接触后,她感觉童小娘子并不像传闻说的那般。

童白点头,她的确十分好奇。

“这全是我家男人在他上工酒坊买的酿酒后的糟粕,”刘氏顿了顿,十分自得道:“别看是糟粕,但这成色好的糟粕,等闲也难买到。”这酿酒后的酒酿,酒坊主会低价卖出去,但品相如何,就不好说了。

童白明白了,刘婶子不止回答问题,更是在炫夫。这么朴实无华的小心思,她怎么可能会拒绝呢!

“余大叔可真厉害!”这好听的话语就跟不要钱的一般,就那么‘突突突’地说出来,“去主家上工的人不少,主家为何就给余大叔呢,肯定是余大叔做工好,深得主家肯定。”

为了让刘婶子更有爽感,童白还不忘问一句一旁的三娘,“三娘你说,阿姊说的对不对,余大叔真的厉害啊!”

三娘正好是喜欢跟嘴说话,却又不明白话中意思的年龄。她歪着头,露出齐整的小乳牙,口齿清晰道:“阿姊说的对,余大叔真的厉害!”小脑袋还一点一点的。

别说戴上了“亲姐”滤镜的童白心里软绵绵的,就连一旁的刘氏都看着欢喜。

不由感叹,若是自家老大不被抓走,是不是早已娶妻生子,生下来的孩子也跟三娘一般可爱呢!

刘氏嫁进余家,生了五个儿子,家里公爹和男人都在酒坊做事,一家子在这崇延坊也算个能耐人!

但朝廷前些年征兵,她家前面三个儿子被朝廷抓或者被征走打仗,再也没回来,后面生的两个也长大了,新朝建立,日子也一天天有了盼头,脑子里想的东西便多了些。

“这哪能算得上厉害,四郎他爹也就是个老实人罢了,不过,”刘氏故意卖了个关子,“你们知道我家的鸡崽为何长得比别家的好?”双梧巷只有她一家卖鸡崽,但是崇延坊却不止她一家。

童白十分配合:“为何?”

“那是因为我把这些晒干后,磨成粉,加到了小鸡崽吃的食料里!”刘氏指着簸箕分享心得,“这些可是好东西,人喝了米汤身体好,小鸡崽吃了稻米粉也长得快。”

童白视线又移回到晾晒在阴凉处的簸箕上,一股淡淡的、带着酒香的酸酵味随着风飘入鼻端,糟粕既是酒糟,发酵过的酒糟……

童白脑中忽然闪过一个念头:酸腌菜的关键也是发酵?

这酒糟里天然的酵母菌,正是制作酸菜母水的绝佳引子!

“信婶子的,你把小鸡崽带回去养的时候也像婶子这样喂养,就知道这个的好处了。”刘氏低着头边喂食边说,“等吃完后觉得好了,再来婶子这拿,婶子绝对给你个合适的价格。”原本她没想明说这饲料买卖之事,但想着适才听到的墙角,这童家小娘子也挎着篮子在坊间售卖吃食,必定不会是那不知变通之人,这才提出。

毕竟,这糟粕晒干磨粉养鸡的确不错,她卖的也不贵。

童白先点头再摆手摇头,“酒粕我想买一些,但鸡崽,如今天寒地冻,家中又无人懂得照料鸡崽。我只选两只回去先试着养一养,可没打算全部领回去。”真正的缘由更不能说。

刘氏眉眼舒展,当初童小娘子在她这定下鸡崽的时候,便说让她养到半大或者等到天气暖和些才带回家去,为此还说好了,多给些饲料费,今日突然上门说要带回去养,她心里还是有点不大舒服。

听到她说只挑个几只而已,这份不舒坦来得快去的也快。

“听说你家阿娘吃了济世堂许医者的药,好些了,邻里邻居的,你家阿娘不爱出来串门,我也没好意思上门探望……”刘氏这话说的,算是为童家搬来半年了,自己从未上门串门找到了合适的理由。

童白本也生出要跟双梧巷的卢婶子和刘婶子家来往的念头,顺着她的话语道:“我阿娘吃了一段时间的汤药,现在能起床活动身子了,等她再好上一些,再来找刘婶子做做针线活、话话家常。”

倒不是她独断独行,帮白氏做主,这只是个留下后续来余家的由头罢了。若白氏不愿,到时候她多来跟邻里间接触接触。

现下的社会环境混乱,不适用后世那一套邻里亲疏理论。人情关系,是在来回走动中建立起来的。

白氏,白氏的那一套并不适用于现在的童家

“童小娘子?”刘氏连唤两声,童白才猛地回神—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