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消息时,沈凭在永安学堂办事,将学堂事宜全权转交给张子航。
当陈写匆匆忙忙赶来告知,沈凭二话不说搁置回府。
未等他踏入府门,沈府的管事连忙上前,将事情的来龙去脉禀报。
沈怀建传了家书回来,谈及途径启州时遇刺,他原本计划在两州交界的驿站入住。
可当夜城中涌进大批无籍的难民,难民想要在驿站处讨一口吃食,却因户籍不明遭人驱赶,情急之下众人起了冲突,沈怀建得知此事后,出面想为难民付了饭钱,不料突然出现刺客将他刺伤。
看完信后,沈凭难免着急,家书中并未交代沈怀建的伤势,他再度派人打探,才得知沈怀建写信前后经历了昏迷。
事发突然,沈凭和陈写商讨半晌,当下怀疑无籍难民如何进城,刺客是否早前混迹其中。
诸如此类的想法接二连三涌出,沈凭无法阻挡胡思乱想,在原地站了良久后,才渐渐平息了内心的焦躁。
他抬首看去,让管事拦下驿使的脚步。
待驿使上前,沈凭冷静问道:“此事还有何人知晓?”
驿使思忖后说:“回大公子,恐怕朝野上下都知晓了此事。”
沈凭眉头微蹙,脑海里闪过一个胆大的念头,此事能在不知不觉中传这么快,恐怕魏都必然有人暗中推动。
他又问:“家书从何处递来?”
驿使道:“鸦川口。”
鸦川口乃是分割三州的标志性山岭,是抵达越州前必经的关口,因常年有乌鸦盘旋在山中而得此命名,传闻中的不祥之地更意有所指此处。
当沈凭得知此地的传闻后,不敢再耽误半分,待管事送走驿使,连忙让其备马车入宫,向皇帝请命前去鸦川口。
这是他升迁来第一次单独面圣,恰逢赵渊民处理完手中的政务,他站在殿门外等着被宣召,但在垂首等候时,看见一抹身影随着暖阳在眼前被拉长。
曹晋办事很快,不过片刻,就见端着拂尘从殿内走出。
不过,未等他上前宣召沈凭,余光瞥见殿门另一侧的影子,神色一顿,立刻转身过去行礼道:“裴姬娘娘安。”
闻言的沈凭缓缓抬眼看去,入眼见一位身着紫袍肩披貂衣的妃子,此人风髻露鬓,娥眉眼含春,肩若削成腰若约素,肌若凝脂气若幽兰,娇媚绝艳一副我见犹怜的姿态。
是天底下难得一见的美人,区区一眼,顿时让人明白,为何赵渊民在三千佳丽独宠她一人了。
沈凭快速打量,裴姬的眉眼和庆平公主颇有几分相似,大致知晓这位是赵抑在深宫中的母妃,更是清流派在后宫中的权力象征。
曹晋和对方低语几句后,转身朝沈凭疾步走来,笑盈盈道:“大公子这边请。”
说着侧身让路。
沈凭将到裴姬面前时,感觉到对方打量的目光,经过间弯腰行礼后才离开。
片刻入了殿内,曹晋走到案前向皇帝低语几句,告知裴姬在殿外一事。
赵渊民搁下手中的古籍说道:“宣。”
“嗻。”
随后他的视线落回跪着的沈凭上,“平身吧。”
沈凭谢恩起身,眼帘低垂等着皇帝发话。
等待期间,他的身后传来轻微的脚步声,少顷,余光中出现一抹紫色的身影,裴姬从殿外被宣了进来。
沈凭迅速收回眼神,即便不抬头,也知此刻龙椅上坐着两人。
赵渊民搂着美人也不忘正事,看向沈凭说道:“你父亲遇刺一事朕已听闻,既然为了此事而来,那你说说要如何打算?”
沈凭来时在心底打了一遍草稿,但仍旧有些紧张,胜在他将说话的语气控制恰当,言简意赅表达清楚自己所想。
他要替父送书。
赵渊民神色平静听完,并未率先作出回应,而沈凭因不能直视天子龙颜的原因,自然未能发现到异样,只觉这殿内的气氛压抑。
其实赵渊民正不动声色地打量着他,对他的话若有所思。
数月以来,皇帝道听途说不少有关沈凭的事,也在某些“机缘巧合”之下,有过几面之缘,永安学堂成名的背后和此人息息相关。
后来科举制的成功,他慢慢回想起赵抑那几句难得的美言,皆是为了眼前之人。
值得一提的是,如今沈凭的变化确实让人刮目相看,若照着这般情势下去,他日此子绝非池中之物。
赵渊民未曾发言,作为臣子的沈凭只能等着,将无形的压力当作是挑战去适应。
但是,万万没想到打破殿内沉默的人,会是皇帝身边的宠妃。
裴姬倚在皇帝的怀里,抬手掩嘴轻声一笑。
那风情万种的笑声,任谁都难对她动怒。
下一刻,皇帝好奇垂眸,看向怀里的美人,问道:“何事令爱妃如此悦颜?”
裴姬的视线扫过沈凭,随后在皇帝的怀中转身,抬首带笑看向皇帝,她满眼都是龙颜,除此之外,仿佛天地间的万物,都容不进这双千娇百媚的美眸似的。
她柔声笑道:“臣妾只是很难相信,这么一位大名鼎鼎的沈大公子,竟能有这般孝心。”
这番话落入旁人的耳边,显然就认为是贵妃久居深宫,不知这数月宫外发生的事情。
曹晋站在那书案边上,闻言时马上殷勤解释道:“裴姬娘娘有所不知,大公子在数月前出了些意外,如今性情大变,不再是那纨绔之人了。”
“哦?”裴姬的脸上有些意外,带着迷惑转头朝沈凭看去,很快又收回目光,“这倒是件稀罕事了。”
赵渊民捕捉她眼中闪过的失望,“爱妃怎的有些失落?”
裴姬道:“臣妾视陛下于夫君,可夫君乃是天子,恕臣妾不敢妄言,惹得夫君动怒。”
眼看美人带害怕,皇帝心生犹怜,连忙道:“爱妃尽管说,朕免你所有罪。”
裴姬的脸上带着胆怯,压低声说:“陛下,这人呢,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寥寥数字,把皇帝的揣疑轻松击破。
赵渊民未批沈凭的请求,正是对他有疑,非近臣却能搅起风云,又是花名在外之人,真面目如团团迷雾,叫人难以摸清。
可无论传言如何,沈凭和璟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