顿了顿,朗校长继续道:“如今学校里的风气不太好,总爱传播些捕风捉影的事。谣言止于智者,我相信你能够明辨是非,不会人云亦云。”
朗校长极力否认武晶涉及他人婚姻,言语间甚至暗示张副校长传播不实谣言,气得张副校长脸色发青,却又不好破口大骂,只得咬牙道:“好,好得很!你就这么包庇一个第三者,把学校搞得乌烟瘴气!你枉为人师,根本不配做这个校长!”
朗校长面不改色地回应:“我配不配做校长,不是由你一个人说了算。我知道你对我有意见,不认同我的工作方式,但你不能随意败坏一个女孩的名声。怎么能信口开河说武晶是小三?这话若传出去,她往后还怎么做人?这是一个副校长该说的话吗?”
张副校长被这一顿驳斥气得七窍生烟,扔下一句:“我看你这老家伙怎么收场!”便摔门而出,两人不欢而散。
朗校长望着被重重摔上的门,有些心疼。他走上前小心地把门关好,心里清楚张副校长一直在背后向上级打小报告,自己也一直谨慎防备。他自认处理问题惯于“打擦边球”,就算被人揪住把柄,也大可用“捕风捉影”来解释。但这一次正面冲突,让他不得不正视一个现实:他既不能与武晶走得太近,却又不得不保持联系。
想到这里,他有些头疼。武晶是否成为“小三”,本不是他能左右的事。最初男女双方皆未婚,即便郭海洋另有女友,也谈不上道德污点;可如今郭海洋既已结婚,武晶的处境就变得尴尬而不光彩了。朗校长是个聪明人,他甚至暗忖:如今退回“农耕社会”,会不会有一天也恢复三妻四妾制?在那样的时代,做妾虽地位不高,却也不至于像如今的“小三”这般遭人唾弃。
他被自己这无厘头的念头逗笑了,但随即又想:中国废除妻妾制不过几百年,就小三小三地称呼男人的妾室,一个族群的记忆真不靠谱,一代人消逝了,一个制度就成了历史,真可笑。
如今电力消失、体系重构,许多旧制未必没有卷土重来的可能。他思忖了半天,提笔开始写论文《论农耕时代妻妾制度为何长盛不衰》,他决定以后在各界委员之间奔走的时候,呼吁恢复妻妾制度,为男人的幸福生活努力……
而另一边,郭海洋再访刘继家,仍一无所获。刘继对一切追踪毫不知情,依旧在江西半月湖畔的小村中,过着平静而满足的日子。
每逢初一、十五,是镇上赶集的日子。汽车厂菜市场附近平时也有小贩摆摊,但到这时候,大多会涌向镇中心街道,厂区这边就冷清许多。因此,李排骨偶尔会开皮卡,载上刘继和女人们去镇上赶集。
刘继还是头一回见识这样的集市,满怀好奇。糖糖把孩子交给母亲照看,也兴高采烈跟来了。李排骨熟门熟路地把车停在集市不远处的角落。五个人——李排骨夫妇、刘继夫妇,还有李排骨的嫂子,一同挤进了熙攘的人流。
集市不过几百米长,却人声鼎沸,路边摆满各式货物。他们缓缓前行,好不容易挤到一个丁字路口,糖糖一眼瞧见鲜艳的大花布,兴奋地喊:“快看,这儿有卖布的!”
几人凑上前挑了几块布。卖布人量好尺寸,用剪刀剪个小口,两手用力一撕,“刺啦”一声,布应声分开——江西人管这叫“扯布”。女人们心满意足地“扯”好了布,大家又继续往前挪。
路两旁摊贩吆喝不绝,李排骨忽然驻足,指向一个摊位:“哎,这边有卖棉花的!买点回去给孩子们做棉袄吧。”他心疼儿子冬天裹着大人的旧棉袄,又大又不暖和,还难看。
刘继也对糖糖说:“咱们也买几斤,给小宝做件棉袄。现在成衣难买,孩子长得又快。”他们儿子刘小威已一岁多,秋天转眼就到,是该提前准备冬衣。
糖糖点头笑道:“好呀,去年整个冬天都用包袱裹着他,今年得穿正经小棉袄了。”
他们在T字形的集市来回逛了好几遍,每个人都买到了心仪之物,这才大包小包,慢悠悠地走向停在角落的皮卡。
李排骨缓缓开着车,驶离了喧闹的集市。
刘继头一回体验赶集,觉得新鲜又有趣。他望着窗外渐远的集市光影,忍不住感慨:“公历都用这么多年了,怎么农历还这么流行?连赶集都还要按初一、十五来算日子。你们江西人可真守旧啊。”他觉得江西人真有意思,生活在现代社会中仍保留了古老的赶集传统。
糖糖听了,轻声反驳:“农历一直都在用呀。每年过大年,不都是按农历算的么?大年三十、正月初一,全国人民不都这样?”
开车的李排骨也插话:“就是,这叫传统,不叫守旧。你别一棍子打翻一船人,地图炮可不好。”
刘继讪讪地闭上嘴,不再多说。
几个女人早已兴致勃勃地聊起别的事,商量着要去找裁缝做衣服。刘继听着,又按捺不住好奇,问道:“你们江西怎么还有裁缝?我在武汉、深圳这么多年,从没看见过裁缝店。”他只在游戏里看过裁缝店。
糖糖笑起来,语气里带着点调侃:“你们武汉没有裁缝,商店里又买不到新衣服,那以后大家穿什么呀?”
刘继嘴硬:“武汉总会有新衣服卖的。”
李排骨一边把着方向盘,一边接过话:“要是武汉真有新衣服卖,江西肯定也会有的。就像煤油灯——当初我在武汉一看到就买了十个,那时候江西还没得卖。现在你看,咱们这儿不也有煤油和煤油灯卖了?”
糖糖好奇地转过头问:“你当时买十个煤油灯做什么呀?”
李排骨语气里带着点回忆的笑意:“那时候江西还没这东西,每天晚上黑灯瞎火的,难受得很。我一看到武汉有,赶紧买了十个,还捎上一百斤煤油。带回来的时候,全家都高兴坏了。”
李排骨的嫂嫂也笑着接话:“是啊,那时候看到排骨带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