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青衫扶苍 岭南黔首

第96章 路救玄明

小说:

青衫扶苍

作者:

岭南黔首

分类:

穿越架空


晨光熹微,终南山深处寒意未减,楼观台肃穆的殿阁檐角却已染上淡金。
苻朗、王曜等人收拾停当,众护卫、仆人、侍女将帐幕行囊重新负于己背,大伙便向诸道长辞别。
清虚道长率弟子于山门前相送,稽首作别,并赠言“道在脚下,心在山川”,目送这一行寻隐者没入苍茫雪径。
旭日初升,竟是个难得的晴好天气。
连日阴霾散去,碧空如洗,阳光遍洒雪岭松林,折射出万千晶莹光芒。
山径积雪虽未消融,然无风凛冽,行走间反觉周身暖意渐生。
王曜连日来心头的阴翳,似也被这朗朗晴光驱散了大半。
他深吸一口清冽之气,胸中为之一畅,竟主动与身侧的徐嵩谈论起方才辞别时清虚道长所言“和光同尘”之妙理,言语间颇见疏朗。
尹纬虽依旧少言,然目光扫过晴雪覆盖的巍巍山峦,那惯常冷峭的眉眼间,亦似有片刻柔和。
山路蜿蜒,愈显崎岖。
时而有巨石当道,需手足并用攀援;时而又遇冰溪横亘,需踏着前人凿出的冰孔小心翼翼而过。
行至一处陡峭斜坡,积雪下暗冰滑溜,董璇儿脚下微微一滑,低呼一声。
未等她身旁侍女反应,走在前方的王曜已下意识回身,探手稳稳托住了她的肘臂。
入手处隔着厚实衣料,仍能感到女子臂膀的纤细。
董璇儿借力站稳,抬眸望去,正对上王曜看来的目光。
他眼神清明,并无昨日车中的闪避与窘迫,只微微颔首,便松开手,转身继续前行,仿佛只是随手为之。
董璇儿却觉被他扶过之处隐隐发烫,心湖如被投下一颗石子,涟漪荡漾,唇角不由勾起一抹难以抑制的欣喜弧度。
他待她,终究是不同了。
苻朗依旧由美婢护卫簇拥而行,华贵裘氅在素白天地间格外醒目。
他步履从容,时而驻足,指着远处雪岭云海,与杨定、吕绍品评山水画意,兴致颇高。
吕绍虽仍气喘吁吁,然见日头暖和,路况稍好,又有柳筠儿在侧温言鼓励,倒也勉力支撑,未再叫苦不迭。
苻笙紧挨杨定,见他额角见汗,便抽出袖中锦帕替他擦拭,杨定坦然受之,夫妇二人情状亲密。
约莫行了半个时辰,山势愈发幽深,林木蓊郁,连鸟鸣声也稀疏起来。
正行间,前方开路的护卫忽发一声呼哨,示意有异。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道旁一株虬枝盘曲的古松下,蜷缩着一团灰扑扑的身影。
近前一看,竟是一名三十多岁的男子,身着单薄破旧的葛布道袍,脸色青白,嘴唇乌紫,浑身瑟瑟发抖,蜷在树根处,已是意识模糊,显然已失温了一会儿。
“还有气息!”杨定蹲下探其鼻息,沉声道。
王曜见状,立刻解下自己身上那件青布披风,上前覆于那人身上,又对众人喝道:
“快取热水与酒来!”
徐嵩已从行囊中翻出皮囊,内盛烫好的醪糟。
尹纬冷眼旁观,却也从袖中取出一个小瓷瓶,淡淡道:
“驱寒药散,或可一用。”
护卫七手八脚将那男子扶起,撬开牙关,缓缓灌入几口热醪糟。
又有人取来厚实的大氅将他裹紧。
良久,那男子喉头咕噜作响,悠悠转醒,睁开一双迷茫而疲惫的眼睛,待看清眼前一众衣饰华贵、气度不凡之人,挣扎着欲起身行礼。
“莫动,你身子冻坏了,需好生缓缓。”
王曜按住他,又将尹纬所赠药散化入水中,喂他服下。
那男子感激涕零,声音虚弱沙哑:
“多......多谢诸位恩公救命之恩!在下......在下玄明,乃......乃东阳谷王嘉王子年先生门下弟子......”
他断断续续,自述来历。
原来王嘉当年在东阳谷隐居,门下弟子数百,自有门墙序列、执役分派,这玄明乃是其中一名掌管庶务的执事弟子。
自王嘉四年前悄然离去,隐入终南深处,众弟子四散,玄明与数十同门却不忍师道断绝,数年来四散苦苦追寻师父踪迹,历尽千辛万苦。
他多方打听,前些日方知师父可能在这终南山太乙峪中结庐。
遂于昨日独自入山,不想却遭遇风雪迷了路,只好躲在一处山洞过夜,今晨出发时,因衣裳单薄,冻饿交加,倒伏于地,若非遇到王曜等一行,只怕便要殒命于此了。
众人一听他竟是王嘉弟子,皆感意外。
苻朗更是抚掌笑道:“妙极!妙极!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玄明兄弟,我等正是奉天王之命,特来寻访尊师王子年先生!既然相逢,便是有缘,何不与我等同行?”
玄明闻听“天王之命”,面上掠过一丝复杂神色,但听闻众人亦是去寻师父,且方才又蒙救命之恩,当下不再犹豫,挣扎着叩首:
“恩公们大德,玄明无以为报,愿随诸位同往寻访师父!只是......在下对此间山路亦不熟悉,方才便是在此迷途......恐怕难以指引方向。”
他面露惭色,又道:“不过,师父素喜择幽静处结庐,常在背风临涧、有清泉处栖身,若在太乙峪中,多半会选在那等所在。”
苻朗笑道:“无妨,苻某与子年先生乃旧识,知其习性。此番前来,亦是携故人之谊,更有拙作《苻子》欲请他斧正。即便王命在身,亦当以礼相请,绝不敢强求。”
话语虽谦和,然“王命”二字,终究带着不容置疑的分量。
玄明这才稍稍安心,在众人扶持下起身。
他身体仍虚,便由一名健仆背负而行。
虽然玄明不谙路径,但他对王嘉起居习惯的描述,却也让苻朗对寻找的方向更添把握。
众人继续依着昨日樵夫所指的大致方位,向太乙峪深处行去。
队伍继续前行。
绕过一道覆满冰挂的崖壁,眼前豁然开朗,竟是一处较为平坦的山间谷地。
谷中积雪皑皑,却有几处炊烟袅袅升起。
近看,乃是数间形制各异的小小精舍,并非宏阔寺庙,仅以茅茨覆顶,土石为墙,显得朴拙宁静。
精舍周遭,竟有数株老梅,于冰雪中绽放出嫩黄花朵,幽香暗浮,为这寂寥山境平添几分生机与禅意。
“此处竟有佛家精舍?”
徐嵩讶然道,此时佛法虽已传入,然在终南深处见到如此清修之所,仍属罕见。
苻朗颔首:“终南乃洞天福地,向为佛道同参之所。此间精舍,想必是些慕道高僧清修之地,规模虽小,然能于此苦寒之地持戒修行,其志可嘉。”
正说着,苻笙却忽闪着明眸,拉着杨定的衣袖道:
“子臣,既遇佛舍,岂可过门不入?我听闻山中佛寺最是灵验,我们进去拜拜,祈福可好?”
她目光殷切,带着少女般的娇憨。
柳筠儿亦悄然望向吕绍,眼中含着一丝难以言说的期盼。
她身陷风尘,虽得吕绍青睐,然吕府门第高深,前途未卜,心中岂无惶恐?若能于这深山佛前求得一丝慰藉与指引,亦是慰藉。
董璇儿更是心弦微动。
她与王曜关系微妙,历经波折,此刻见他态度稍缓,心中爱意与忐忑交织,只盼能与良缘永缔,此刻见这佛舍清幽,不由生出强烈祈愿之念,目光灼灼地望向王曜,虽未明言,其意已彰。
杨定对苻笙已近宠爱,见众女亦皆有此意,哈哈一笑:
“也罢,既然路过,便去瞻仰一番,歇歇脚也好。”
吕绍本就走得辛苦,闻言立刻附和。
王曜见众人意动,又见那精舍虽陋,却气氛祥和,亦无不可,遂点头应允。
唯有尹纬嘴角微撇,似有不屑,然亦未出言反对,只漠然道:
“佛氏之言,大抵虚妄,然则既能慰藉妇孺之心,一去又何妨。”
于是众人将行囊留于精舍外林中,留下部分护卫照看,其余人皆轻装步入精舍院落。
院中清扫得颇为整洁,积雪堆在墙角,中央一条碎石小径通向正殿。
殿宇低矮,门楣上悬着一块旧木匾,以朴拙笔法刻着“清凉境”三字。
殿内光线昏黄,供奉着一尊泥塑佛像,彩绘已然斑驳,却宝相庄严。
香案上青烟袅袅,空气中弥漫着檀香与冰雪的清冷气息。
一位身着灰色僧衣、面容清癯的老僧正闭目盘坐于蒲团之上,手中缓缓捻动一串念珠,对于众人的到来,恍若未觉。
苻笙、柳筠儿、董璇儿三女敛容正色,于佛前蒲团上虔诚跪下,合十默祷。
苻笙口中念念有词,所求无非是早日为杨定诞下麟儿,为博平侯府开枝散叶,她神情专注,带着天家公主特有的、认为理所应当的期盼。
柳筠儿则垂首低眉,姿态柔婉,心中百转千回,所祈不过“吕府接纳”四字,愿得一名分,脱却风尘,余生有靠。
董璇儿跪得笔直,仰望着佛像慈悲面容,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