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天幕]开局剧透红楼结局 明月江山

6. 第 6 章

小说:

[天幕]开局剧透红楼结局

作者:

明月江山

分类:

穿越架空

贾母正心神不宁,忽听见鸳鸯来告诉她,马道婆已经被拿下,原来这马道婆今日正好入府,王熙凤才能如此迅速拿下。

“你让凤姐儿先把她捆好,关押在柴房,不许她自尽,让琥珀和平儿看好了。”贾母低声对鸳鸯道,“再告诉凤姐儿,若手头上的事情忙完了,就来我这里一趟。”

鸳鸯应下便离开了。

贾母的目光又投向天幕,适才仙人口中说的“贾府气数将尽”到底是何意。

黛玉、宝钗和探春也注意到仙人说的那一句。

听到贾府气数将尽,黛玉心中叹息,她虽然不曾管理贾府事务,但每每空闲下来,替凤姐儿心中计算,只觉得贾府进的少,出的多,日后必然入不敷出。

然而她不过是寄住在贾府的外人,哪里能插手贾府事务。

平日里黛玉偶尔暗中提醒王熙凤或宝玉几句,这二人全是浑然不觉,或是满不在意。

因此黛玉只得把这想法藏在心中,不叫外人知晓。

宝钗反应甚至平淡,对她来说,贾府气数已尽的日子比她想象中要快了些。

她聚精会神,试图能从天幕中打探到关于薛家的消息,但她又害怕从天幕中听到薛家不好的消息,甚至有可能会提到自己。

这让宝钗内心十分纠结。

唯有探春内心焦灼,先是看了看王夫人的脸色,见王夫人只是盯着宝玉,她便知道眼下王夫人的心思都在宝玉未来受妖法之事上,全然没有在意仙人口中说的那句话。

于是探春又看向贾母,见贾母面思索状,便知道贾母是听了进去,心中略略安定下来。

“二姐姐,你听到那句话了么?”探春轻声叫了迎春。

迎春摇头,细声细语回答:“我不知道。”

惜春也听见探春的话,立刻明白探春说的是哪句,但她只是微微皱眉,没有说什么。

宝玉仍然在担心自己未来受妖法之事。

就在这时,忽然有丫鬟传,说是薛姨妈来了,王夫人忙让金钏请薛姨妈进来,请薛姨妈坐了。

宝钗笑道:“妈怎么这时候过来了。”

薛姨妈回答道:“过来找老太太聊聊闲话。”正说着,薛姨妈抬头就看见天幕,张口结舌。

尽管昨日宝钗回梨香院时就同她说起,但薛姨妈内心仍是半信半疑,如今亲眼目睹这神奇的一幕,薛姨妈总算是相信宝钗说的话。

天幕仍然继续进行:

【接下来便是玉的正面,玉的正面是“莫失莫忘,仙寿恒昌”……】

听到这里,薛宝钗心头涌出一种不好之感,果然下一秒,仙人就念出了宝钗一直最担心的句子。

【而这玉与宝钗金锁上的“不离不弃,芳龄永继”形成一对吉谶,构成了“金玉良缘”之说。】

此时府中私下虽然已经隐隐传出金玉良缘之说,但明面上流传并没有那么广泛。唯有薛姨妈私下与王夫人说过几句罢了。

因此众人都对这说法又是好奇又是新鲜。

贾母听了,但没有说话,她早就听闻过这个传言,所以她才尽心尽力撮合宝玉和黛玉。

这些年来,贾母一直让黛玉和宝玉同吃同住,同行同坐,为的就是培养宝黛之间的情感。

却不曾想中间来了个宝钗,贾母见她行为豁达,随分从时,因此对私下流传的金玉良缘之说不大计较。

只是今日借仙人之口,这金玉良缘的言论倒是直接放到明面上来了。

于是贾母拿眼看王夫人,看王夫人有何反应。

王夫人却又看向薛姨妈。对于薛姨妈的心思,王夫人也不是不知晓,只是她眼中认为宝玉是顶个顶的好,公主未必都能配上她的宝玉,更何况只有皇商出身的宝钗。

所以王夫人一开始对于金玉良缘的态度有些模棱两可,不反对但也没有明确表示同意。

薛姨妈见众人都看向自己,感觉有些窘迫,忙解释笑道:“当年那金锁是个癞头和尚给的,说是必须嵌在玉器上才能压住邪气。想必仙人说的也是这个意思。”

在众目睽睽之下,薛姨妈不敢说“等日后有玉的方可结为婚姻”之类的话。

在场的宝钗听了,自觉没趣,想着日后要疏远了宝玉才好。

林黛玉心中冷笑一声,看了宝钗,又去瞧了宝玉。

这宝玉原本还在担心自己要受妖法,忽然听到仙人说的金玉良缘,倒是转移了注意力,抬眼去看宝钗,只见宝钗面色如常,内心有些失望。

接着宝玉又去看黛玉,见黛玉面上似有赞叹之意,宝玉不觉心里没好意思来,忙又低头不再去瞧黛玉。

众人都在想知道仙人如何评价“金玉良缘”。

【根据主流解读,“金玉良缘”远非简单的姻缘佳话,而是作者精心设计的批判工具。它既暴露了封建婚姻的功利本质,又揭露了其内核的虚伪与无力】

【“金玉良缘”的虚伪在于它用天命包装利益,用礼法来压制人性,用所谓的圆满来掩盖悲剧。】

薛姨妈听了,仿佛遭受当头一棒,尽管她没有完全听懂仙人用词,但也能听出仙人并不看好金玉良缘。而且还说是场悲剧。

贾母只是皱眉,听仙人话里话外都在说宝玉后面真的娶宝钗为妻?那么林黛玉去了哪里?

但这会子的贾母心思并不全在孙子孙女上,她更多是想知道贾府后面又遭遇了什么。

贾母相信既然自己能及时捉拿马道婆,那么改变金玉良缘之事也不是不可能。

因此贾母面上仍是不为所动。

王夫人因文化水平有限,她能理解仙人说的话并不比薛姨妈多。

她也开始重新琢磨起来,她最在乎的是宝玉,若宝玉因为娶了宝钗而造成悲剧,那么王夫人是不大可能接受的。

但对饱读诗书的林薛二人来说,这段话无疑是一个冲击。

薛宝钗两眼低垂,“姻缘佳话”四字意味着她未来确实与宝玉有夫妻关系。

那么若如仙人说的那样,日后她真真切切如母亲所愿嫁给宝玉。

只是宝钗心中难掩一丝失落,以她这些年来对宝玉的了解,宝钗明白宝玉与自己所求是背道而驰。

宝钗认为身为男子大丈夫,应读书明事理,考科举为官做宰才是正经事。

然而在宝玉眼中,这些仕途经济学问皆是读书人追逐功名利禄的工具,更是将他们贬为“禄蠹”。

原本宝钗会以为宝玉日后渐渐大了,也能听得去她的劝谏,但从仙人之语来看,恐怕宝玉秉性难移,任凭宝钗日后如何规劝,宝玉实是一点都没听进去。

宝钗明白恐怕那悲剧就来源于她与宝玉的志向不同,一个追求青云之志,一个是富贵闲人,二人注定是在不了一块的。

想到至此,宝钗没有克制脸上的失落,被细心的黛玉尽收眼底。

林黛玉听见仙人之语,先是感到一丝惊心,又看见一向沉稳的宝钗没能克制神色,心中更是有些复杂。

黛玉本身就是重情重义的痴情人,这些年来在贾母有意撮合下,她对宝玉没有感情也是不可能的。

当然,现阶段也仅仅是表兄妹之间的情感。

只是黛玉心情有些复杂,但比起所谓的金玉良缘,她更关心的是那时候的她身处何方。

那时候的宝玉已经娶妻,那么她肯定也要出嫁或定亲,她会在哪里?

宝玉听见自己要娶宝钗为妻,若放在平日,他定要发狂痴呆,闹个天翻地覆。

然而自从天幕出现以来,宝玉接受的刺激太多,因此现在的宝玉对自己未来要娶宝钗之事还是比较淡定的。

宝玉认为贾母既然能干涉马道婆之事,那么贾母也可以阻止宝钗与他结亲。

想到此处,宝玉又不由看向黛玉,只是黛玉正低头思索,宝玉想知道黛玉眼下的想法。

然而当着众人,宝玉也不好过问,只得耐着性子继续看天幕。

天幕中,只见贾母终于哄好了宝玉,画面一转,给出了黛玉的镜头,黛玉正在淌眼抹泪的。

【这里便是黛玉开始因宝玉而哭,算是正文中第一次还泪。】

黛玉听见仙人的话,觉得有些新奇,这还是她第一次听闻还泪之说,只是不知为何,她这会子两眼有些发酸。

【接下来是袭人第一次登场,袭人这个人物也比较有意思,也有不少争议。】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