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年四月,苏淮扬一代连绵大雨。
五月,大雨不止,大量淤泥堵塞苏淮扬河段和口岸,其中淮扬一代最为严重,货船无法通过漕运向北航行。
现任苏淮扬河道总督邓川,其父也曾是河道总督,有多年的经验。父亲过世后,朝廷任命他继任。
此次连月多年不遇,大量淤泥堵塞航运河段,需要雇佣大批人员清理。总督府的银两根本不够,必须进京申请拨款。
趁着最近雨稍停,河道总督邓川进京,要求朝廷拨款清理淤泥,一路上先绕路,又快马快船,恨不能插翅飞入京城。
一路风尘仆仆,经过多日终于进京,进京后第一件事先去拜见工部侍郎。邓川把详情一一讲明,希望朝廷尽快拨放银两用以清理河道,不然朝廷那些漕船上的粮食都要发霉了,还有那些贵重的丝绢、苏绣也都要受潮了。
第二日朝堂上,工部侍郎上奏皇帝:“此次淮扬河段严重影响京杭漕运,需要大量拨款用于清理河道。”
皇帝赞同:“准许拨款二十万两白银用于治理河道。”
但工部侍郎回明说:“陛下,这二十万两恐怕还不够。”
有人提议:“可以让南北商船缴纳一笔清理淤泥的费用。”
此提议被工部侍郎制止,言明:“清理淤泥的费用可不低呀,如果向南北商户收取清淤费用,那这些富商就会转嫁成本,大富商们会趁机哄抬物价,或者压低收购价格,这样一来就会将负担转移到小商贩或买家,承受不起的就会破产,破产的人多了就会联合罢市,甚至集结抗议,早在宋朝就发生过“牙人抗税”事件,如果这些商贩又与当地乡绅势力勾结,把费用又摊派到佃农身上,就会引起民变。”
户部侍郎也站出来说:“清理河道需要用到大量人力,朝廷可以下达一个旨意,让当地百姓每家出一个壮劳力代替纳税,百姓通过服徭役履行赋税义务,朝廷因此可以降低支出。”
朝堂上君臣无不点头赞同。
皇帝传下旨意:“内阁马上起草诏书。”
下朝后,司礼监太监携圣旨见邓川,邓川下跪迎圣旨。
“奉天承运皇帝 诏曰:今河道总督奏表,苏淮扬河段连月大雨,洪水泛滥决堤,祸于朝廷,殃及百姓,漕运乃国之命脉,京师及边关供给全赖转输,凡运河沿岸五十里内民户,每户出壮丁一名用以清理河道,可抵赋税,民户未出壮丁则必须缴纳赋税。若有托故规避者,沿途官吏必须严查。布告天下,咸使闻之。”
邓川接旨后正欲离京,工部侍郎告诫邓川说:“朝廷已经同意下拨一笔银子用于清理费用,运河是朝廷的命脉,对维持京城和边关的供给十分重要,万万不能出现差错。”
邓川谨遵教导,离京后马上安排清理河道的任务。
圣旨已下,各地官府要遵旨行事。衙门在申明亭处张贴榜文,向百姓公告每户百姓要么出一名壮劳力,要么出钱纳税。
由于河水流动、冲击,淮扬一代的淤泥有相当一部分冲积到了苏州一代,因为锦县面积大,有一部分也靠近运河,身为锦县知县的赵棠就要调用民力清理淤泥。
就在各县加紧时间清理河道的时候,各地漕运司接到朝廷圣旨,由于连月大雨导致朝廷的漕运船上很多粮食发霉,造成的损失让运河上的商船分摊,要么出钱要么出粮。
富商们不愿意,毕竟那是朝廷的粮船,而且富商们自己也有相当一笔损耗,这既要给朝廷买单又要承担自己的损失,怎么算都是吃亏。
各地的富商为减少利益损失主动贿赂衙门,衙门得到好处后转而将赋税强加给当地小商户和农户,小商户们出钱,农户出粮,此举引起众人埋怨。
而作为最大县的锦县东靠海,西靠运河,以前可以同时走两条水路,虽然朝廷后来禁止海运,但仍有不少富商冒险利用小船走夜间海运。
现如今锦县当地四大乡绅已经跟知县赵棠撕破脸,想贿赂?没门儿,他们就是愿意舍财,那赵棠也是日日提防,生怕有把柄落在他们手里。
不贿赂吧,走大运河就要各种缴税,走海运不是不可以,要悄悄的进行,能赚钱但也要承担风险。临海的商户都用小船去走海运了,那临海口岸就饱和了,停港赋税虽然没有上涨,但离港后要走的陆路各种费用就涨了一些,尤其是各地口岸官吏,知道他们利用小船、渔船违规走海路,就跟他们要好处。但总归货物及时送达,也没损失,更不需要赔付。
隔壁益县和榕县因为县小,只靠近运河,所以也只能走这一条水路。当地富商们贿赂了衙门,让当地小商户和农户出钱出粮,因为多日大雨,小商户们本来今年就没赚到多少钱,而农户们也因大雨毁了很多田地,上哪交钱交粮?民怨四起。
当初离开上真观的时候,圣安仙师曾答应要为观主抄写《方壶外史》、《道法会元》,经过大半年的抄写,终于完成了,本想着坐船南下,谟文出去打听了一下,回来说淮扬一代的运河堵了,暂时不能去了。师徒二人只能等待时机。
巡漕御史王翢自邓川离京后没两天也奉旨离京了,就运河堵塞一事先去淮扬两地见了当地的一众知县,又马上来到苏州,将苏州几位知县叫了去,赵棠去了之后,看到巡漕御史王翢和徐同知在正堂坐着,苏州几位知县分坐在两旁,有闭目养神的,有气定神闲地,有不耐烦的,他走到空位处坐下,捻了捻上唇的胡子,悄悄看了两位上司一眼,也跟其他人一样不吭声。
王翢喝完一口茶,说到:“都到齐了吧,那就开始吧。今天我奉旨来此地,强调一下,多年来各地商户为赚取暴利公然在夜间悄悄航船,目的是躲避稽查货物,减少纳税,甚至与沿海一带的倭寇勾结。有些商户花钱贿赂官员,有些甚至买几个扬州瘦马送给当地官员。这些官员收到好处后,故意替这些商户少报、瞒报一些货物,目的同样是让商户们少纳税。朝廷三令五申严禁少报、瞒报货物,该交的税必须交,违者严惩。可依然有人跟朝廷对着干,听说有些漕吏将私货放在商户的船内,让商户帮忙出售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