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现代言情 > 我在北宋捞师父(科举) 玉局瞻鹤

5. 第五章

小说:

我在北宋捞师父(科举)

作者:

玉局瞻鹤

分类:

现代言情

苏轼最近人逢喜事精神爽,收徒成功!他每日忙着教导自己的小徒弟,连新政都不太顾得上抨击了,主张新政的官员们一连几日都不曾挨苏轼一顿骂,还怪不自在的。

这日下朝后,他又脚底抹油开溜了,欧阳修打算把他喊到家中品茗赋诗都薅不到人,最后望着苏轼远去的背影问苏辙道:“子瞻最近在忙什么?”

苏辙皱了皱眉,说实话他也不知道,因为他哥最近神神秘秘的,竟然连他一道背着,真真是令人心酸,不过前日听自家夫人说苏迨的病又犯了,约摸是急着给苏迨求医寻药呢。

欧阳修捋了捋花白的胡须,想到病弱的苏迨,不禁摇了摇头,心中暗道:苏子瞻少年成名,俊采风流,才力华赡,婚姻和美,如此人生也太顺遂了些,大概引的上苍嫉妒发恨,这才降下苏迨这道坎磋磨磋磨他。

早就溜回自家书房的苏轼自然不知道欧阳修此时此刻的想法,他如今干劲儿满满,信心十足的翻开《后汉书》对小徒弟说:“咱们今日就从《范滂传》开始学起吧。”

“啊?”小徒弟诧异道,“即便不教《兔园册》也该先从《千字文》学起啊,师父,你不要揠苗助长啊!”

苏轼翻书的动作一顿,抬眸道:“问题不大,都是识字,从《千字文》里学也是学,从《后汉书》里学也是学,没什么差别的。人再笨还能读不通《后汉书》吗?”

小徒弟沉默不语,空气静的可怕。

小徒弟心道:得亏他不是真的七岁,不然还真跟不上呢。

苏轼先通读了一遍《范滂传》,进而用白话给小徒弟解释了一遍书中大意,又领着小徒弟读了数遍。

苏辙从欧阳修府上回来,臂腕间挎着一只枣红色的食盒,食盒里盛的是苏轼爱吃的金齑玉鲙,他远远闻见兄长在书房里读《后汉书》,心里咯噔一下开始往下沉了,在外人眼里他的兄长性情开朗旷达,几乎没有忧愁的时候,然而只有他这个弟弟才会知晓,兄长只有在心情忧愤的时候才会放声朗读史书。

而且最近上朝的时候,也不见兄长参新党的本了,难不成兄长有什么顾虑,把想说的话都闷在了肚子里,自己回家读书解郁。

苏辙将食盒交到下人手中,急匆匆的回自己的书房了,他心里难过极了,他该死,真的!他的兄长都难过成这般模样了,他竟然还有心情出门吃吃喝喝,也罢,兄长不便说的话他来说,兄长讨厌的人他来骂!他这就写扎子骂那些惹兄长心烦之人。

苏轼的书童阿墨接过食盒后在书房外边侯着,直到苏轼读书声歇他才拎着食盒进门道:“主子,这是三郎君从欧阳府上带回来的金齑玉鲙,您尝尝。”

苏轼打开食盒,见鱼丝片切的很薄很细,晶莹剔透,金黄色的菰菜正好与之作配,不禁食指大动,笑称:“满汴京城里做鱼脍做的最地道的一个是梅府,一个是欧阳府,今日算是有口福了。”

他刚想动筷,不知想到了什么,挥了挥手道:“你下去吧。”

阿墨告退。

苏轼将鱼脍分作两份,悄悄对自己的小徒弟说:“你今日若能熟读《范滂传》,便可得一块玫瑰糖糕,若能背下半篇来,便可得一份金齑玉鲙。”

识海里的小徒弟使劲儿围着他手中的食盒嗅来嗅去,干脆利索的说道:“一言为定,谁反悔谁是小狗。”

小徒弟活力四射的念书去了,苏轼在书房里美美享受另一半的金齑玉鲙,期间还有闲情逸致为自己炮制一杯雪中春信。

谢逸夫妇这两天既喜又愁,喜的是家里泼猴般的独子终于开窍读书了,愁的是这书读的也忒认真了些,与从前的他简直判若两人,勤奋刻苦的简直不像话,夫妻俩见了心里直打鼓。

平时里好说歹说的劝他读书,谢晏总拿他们的话当耳旁风,有千万般的理由推拒读书。而今才将将七岁的年纪,竟然学会了挑灯夜读,比大房将要下场发解试的昱哥儿还刻苦,这怎么看怎么有几分不对劲。

饶是很有鸡娃苗头的章氏心里也打起了鼓,借着送茶汤的功夫装作不经意间摸了摸谢晏的额头,以为他落水还没好还在发热呢,可手上的温度再正常不过了,这冲劲儿十足的模样,哪里有一丝丝的病容?

章氏心中更是七上八下了,不知自己儿子这是怎么就想通了,七岁的年纪正是跑跑跳跳疯玩疯癫的时候,乍一安静下来怎让人不心慌?

谢逸思索半晌道:“大概是家中近些时日发生的事情太多了,晏儿受了刺激,这才立志要发愤图强,倒也不算坏事。”

章氏叹息道:“到底是个七岁的孩子,哪里就需要头悬梁锥刺股了?”

谢逸笑道:“约摸过两天就烦了。”

谢晏的变化不仅谢逸夫妇看在眼里,谢述夫妇同样看在眼里,晚间休息时,陈氏一边剪烛花一边跟谢述闲话家常:“哎,你说晏哥儿落了一回水是不是招了什么邪祟?”

谢述皱了皱眉,语气多有不耐道:“你少跟马道婆往来!整天没事儿神神叨叨的。”

陈氏摆了摆手道:“不关马道婆的事儿,你看晏哥儿自从落水之后就移了性情,先前多调皮捣蛋啊,一连气走四个夫子,章氏头疼的不行,最近怎么这么刻苦起来?”

谢述气笑了,没好气的说道:“家中子侄上进还不是好事儿?有那闲功夫你多管管昌哥儿,都快九岁了,《千字文》还认不全!”说着,他将擦脚布往旁边的月牙杌上一掷,闷声说道,“今晚我宿在如意居,你这里不必留门了。”

谢述抬脚便走,关门的声响把陈氏镇的一愣,她双手叉腰嘴里咒骂了几句,转头对铺床的贴身丫鬟翠喜道:“我说的有错吗?狗脸酸,狗脸酸,说了两句他还不高兴了。”

翠喜道:“夫人若是不放心的话,过几日马道婆来给昌哥儿换平安符,到时候请她看一看也就分明了。”

陈氏点了点头道:“是这么个道理。”

一宿无话,次日一早,陈家三郎又来给谢家子弟授课,顺便给昌哥儿带了瑞丰斋的点心,约摸是听说昌哥儿因为瑞丰斋的点心挨罚了,有些心疼。

昌哥儿握着一块儿香喷喷的松花糕特意到二房院子里找谢晏玩,在谢晏面前吃的很大声,故意馋谢晏似的。

谢晏对他四哥这种小学鸡行为十分嗤之以鼻,心道:不过区区一块儿点心,他谢晏是谁,岂能为其所动?!

昌哥儿觉得谢晏在故意绷着,于是说道:“谢晏,你学小狗叫我就给你舔一口,这可是瑞丰斋的招牌点心松花糕,你连见都没见过吧,这可是我舅舅新给我买的,瞧,还热乎着呢。”

谢晏毫不在意的笑了笑,继续练大字,并不怎么搭理昌哥儿。

“喂,谢晏,你的口水都流了二里地了吧,你还别说这瑞丰斋的点心就是不一样,是别的点心铺里做不出来的香甜,一块就要二钱银子呢,你肯定没吃过这么贵的点心吧。”昌哥儿故意显摆道。

谢晏轻嗤一声:“不过尔尔,我阿娘已经给我买过了,还行吧,香是很香,没你说的那么甜,带点苦头的,我不是很喜欢,你若吃就好好吃,别把渣子落在我的大字册子上,擦不干净的。”

昌哥儿一怔,松花糕确实带点苦头,并没有他形容的那般香甜,难道谢晏真的吃过了?

他又转念一想,必不可能!祖父是个十分节俭的人,家里即便买瑞丰斋的点心也不会买最贵的松花糕,谢晏去哪里吃?说到底还是诈他呢,谢晏向来诡计多端!

“我才不信呢!”昌哥儿道,“松花糕就是甜的很!”

谢晏缓缓抬起清澈的眼眸,状似天真的问道:“你舅舅买到假货啦?”

什么话?!昌哥儿出离愤怒了,直接说道:“谢晏,你不要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你吃的才是假货呢!”

谢晏哈哈大笑道:“必不可能,我上次是在瑞丰斋的店里吃的。”

“吹牛谁不会?”昌哥儿压根不信。

谢晏继续道:“瑞丰斋的点心也就是在眉州出名,你要知道在大宋朝眉州是个很小很小的地界,要说点心做的最好的,还数汴京城里的樊楼,啧啧,保证你吃一次终身难忘,那才叫点心呢。”

昌哥儿认定他在吹牛,压根不信:“说的好像你吃过的一样。”

谢晏奇怪的看了他一眼道:“怎么?只许你舅舅给你买点心,不许我舅舅给我买点心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