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反的道路又如何?这是我自己选择,从未后悔。”
穿过花窗的日光温柔地落在宴秋身上,使她的发丝好像发着光,裴应章微微眯起眼,心中微动。
“现在朝堂上的人是谁?”他问。
“镇国长广公主秦御。”宴秋骄傲回答,发光的发丝微翘,令人幻视午后墙头伸腰的橘猫。
“女帝啊,那你这前路可比我还要艰险。”裴应章说着猛然开始咳嗽,宴秋忙起身端一杯茶给他。
“你就别担心我了,太医可说了,你这一身的暗疾,不好好养着活不了多久。”
将一杯茶喝下肚,裴应章才勉强将喉咙中的痒意压下去,把茶杯递给宴秋,直接失力躺回了床上,终于想起问,“你为什么救我?”
“这还用问?”宴秋诧异,“这个世界就我们两个穿越的,你没了,谁还能毫无阻碍地跟我聊天?我可不想彻底变成一个古代人。”
“可我是太子臣属。”裴应章睁眼望着床幔道。
宴秋手握茶杯看着床上躺着的人直言道:“太子都没了,什么臣属不臣属的?你现在是我的人,知道吗?”
“为了保下你,我跟陛下说裴大人积石如玉,郎艳独绝,我看上了,陛下大手一挥,就把你赏给了我当男宠。”
“哈哈,裴大人,给人当男宠的感觉怎么样?”
裴应章背过身去,过一会儿无奈道:“还不错,人生头一遭。”
看人背过身,宴秋想起太医的嘱咐,于是道:“裴大人好生休息,有什么需要就叫外面的杜若或者朱槿,我去书房处理政务。”
“哦,对了。”宴秋走了两步停下,“青峰我也给你救回来了,他没什么大碍,就受点轻伤,养两天就能过来见你,我走了。”
听到关门的声音,裴应章又变回平躺,眼中神色复杂,他刚才说自己是太子臣属,并不是在意什么势力党派,也知道宴秋不会在意这些,而是太子害死了宴秋爹娘与她的长姐,自己已经投靠太子,她竟丝毫不怀疑自己参与那件事吗?
此事他虽然确实没有参与,但说出去恐怕没有人会相信。
当时他是一个乐观的理想主义者,容不得半点道德瑕疵,初期还因为一些事情与太子有过争吵,太子发觉后一些事情就会特意避开他,直到现在,他才看清太子的真面目,看明白那些阴私。
......
承天元年元月初七,女皇秦御登基,改年号承天,大赦天下。
下朝后,宴秋身着绯色官袍,腰束金玉带,头戴进贤帽,手持象笏跟在陛下身后进入千秋殿。
孙段玉则身着窄袖长衫,外披光明甲,肩覆披膊与宴秋并肩。
作为朝堂上唯二的两位女性朝臣,协助陛下登基的两大主力,她们深得陛下信任,堪称左膀右臂。
进入千秋殿后,陛下挥手让女官退下,等着房门彻底关上,严肃的宴秋一下露出原形,喜笑颜开地将头上的进贤帽摘下放到陛下的御书桌上,抱怨道:“殿下,这帽子可太重了。”
“咳。”站在一旁的孙段玉很明显地故意咳嗽一声提醒。
“殿下,我以后上朝能不能不戴帽子啊,或者换个轻点的也行,不然我的脖子早晚会被这帽子压断的。”
“咳咳。”孙段玉又咳嗽两声。
“你咋了?喉咙里有蝉在爬?”宴秋斜她两眼故作诧异地问。
孙段玉不言不语,眼刀子嗖嗖往宴秋身上扎,这人懂不懂君臣有别,殿下已经登基了,不能再叫殿下,也不能像以前一样撒娇缠着她,这个白痴。
“好了,段玉,你就别为难宴秋了,你又不是不知道她。”一直乌云笼罩的陛下终于缓了脸色,眉目显出温和,就像当初在边疆与两人相处时那样交谈,以朋友,而不是以君臣的态度。
“不想戴就不戴,或者你喜欢什么样的帽子,我让尚衣局给你定做。”
“谢谢陛下,你真好。”宴秋给自己找个椅子坐下,还招呼一旁木头似的孙段玉也坐,孙段玉不动,继续瞪她。
“坐下吧段玉,这里就我们三人,不必拘束。”
“谢陛下。”孙段玉拱手执礼,然后落座。
待两人都坐下后,秦御将书桌上的奏折推到宴秋手边,道:“宴秋,你来看看。”
没叫孙段玉,她是个武官,不懂这些,看了也是白看。
宴秋没有推脱,直接拿起来翻看,起初看的速度很慢,后面越来越快,不过神色却没有什么变化,似乎早有预料。
在她翻看的期间,御书房里很安静,孙段玉板正地坐在那里,一动不动,秦御则时不时抿口茶,非常有帝王风范。
一炷香后,宴秋将手中奏折放下。
秦御问:“有何感想?”
宴秋抬眼看着秦御,忿忿道:“陛下,那些人实在太坏了,居然敢拿这些东西糊弄我们。”
呈上来的奏折很多是请求辞官归田的,还有道早晚午安晚安,陛下吃了没睡了没今天我这里下雨了等无关紧要的内容,有贴脸开大不怕死的,有暗中嘲讽的,还有看着内容详实实际说了一堆废话的。
朝堂上的棺材没能完全吓退那些大臣,硬的不行他们就来软的,消极抵抗。
“你认为该如何?”
“陛下认为该如何?”宴秋不答反问,倒反天罡。
幸好陛下不在意她小小的冒犯,直接道:“想走就让他们走,天下能人甚多,何愁没有人接替,至于弹劾我认为我不配为帝的,下诏狱。”
好,霸气,不愧是战场出身。
宴秋在心里为陛下竖起大拇指,这番话说得太有资本家的觉悟了,你不干有的是人干。
“怎么,你认为我说的不对?”看着宴秋面上的神情,秦御问。
宴秋组织了一下语言道:“陛下,治理朝廷和领兵作战不同,领兵只要您有胆略,令他们害怕他们就会听从于您,但这些文官只会表面听从,然后暗地里下绊子,需要软硬兼施。”
“另外那些提出辞官归田的大臣里面,许多是有真本事的,就是人老了,有些迂腐,文官讲世家、讲师承,枝连叶蔓,他们关系是一张巨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