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商寒 锦烛

10. 第 10 章

小说:

商寒

作者:

锦烛

分类:

穿越架空

陆棠舟三下五除二解决完周遭几个黑衣人,便直奔崔缙而来。

原先押着商珞的两个黑衣人见状,赶忙上前护主。

可不过瞬息之间,白光一晃,陆棠舟已然移到崔缙跟前抓住他一臂,速度之匪夷所思,莫说黑衣人反应不及,便是商珞见了,亦疑心自己眼花。

“啊——”

陆棠舟修长的指节捏泥一般轻轻一动,臂骨碎裂之声“咯咯”响起,崔缙脸色登时惨白如纸,惨叫之声响彻长夜。

可这显然不足以满足陆棠舟。

陆棠舟抬起手臂,直朝崔缙脖颈袭去,崔缙躲闪不及,眼见那弯曲成铁钳的索命之手无限逼近——

霎时间,崔缙只觉魂飞天外,惊恐得连声也叫不出来,下意识闭上双眼。

可不知为何,半盏茶的功夫过去,除了颈间有些凉意,预想中的窒息感并未降临。

崔缙颤颤巍巍抬起眼皮,将下巴往回缩,只见陆棠舟的手定格在离他脖颈半指之宽处。

视线下移,原来竟是那娇滴滴的小娘子不知何时扣住了陆棠舟的腰,阻止了他进一步的动作。

崔缙两腿一软,烂泥一般瘫倒在地。

“不想死的话,还不快滚!”

商珞见状,吃力地冲着崔缙等人低吼出一句。陆棠舟此刻全身仿佛有使不完的蛮力,哪怕是她也支撑不了多久。

崔缙这才如梦初醒一般,在黑衣人的护送下仓皇逃离现场。

商珞其实恨不得把崔缙这厮剥皮抽筋,可今日崔陆二人当街争执众人亲眼所见,崔缙若真出了什么事,陆棠舟必定逃不了干系。

世道便是这般不公,崔缙若杀了陆棠舟,皇帝忌惮崔氏势力未必会处置崔缙;可若是陆棠舟杀了崔缙,皇帝会为了给崔氏一个交代,轻则以命抵命,重则家族连坐。

放在以往,她根本不会这般瞻前顾后。

可这回她不想欠陆棠舟。

眼见崔缙一行人走远,陆棠舟发力去追,商珞再也支撑不住,叫陆棠舟猛地一扭腰甩飞在地。

商珞撑着爬起身来,手腕倏地向上翻起,数枚麻醉针箭矢一般自指缝飞出。

细如牛毛的银针没入陆棠舟颈部,陆棠舟应声倒地。

商珞如释重负地粗喘出几口气。

相府地牢与死亡擦肩而过的感觉,商珞至今也忘不掉。为免重蹈覆辙,她特意花重金去黑市购置大量麻药,淬进银针随身携带,如今竟果真派上了用场。

******

崔缙折了一条臂膀,崔家人自然不会善罢甘休,第二日便风风火火跑到相府,讨要一个说法。

陆秉谦于是客客气气地领着崔家人进了陆棠舟的住处。

崔家人见到陆棠舟全身上下鱼鳞一般的伤,这才知崔缙前一日究竟干了些什么混账事。

崔缙的父兄虽然也同崔缙一般,打心眼里瞧不起陆秉谦出身寒门,可到底明些事理,知道此事是崔缙有错在先,又顾虑近年皇帝有意削弱世家势力,陆秉谦正深得皇帝重用,不好轻易得罪,当即赔礼道歉。

而陆秉谦这边,一则考虑到陆棠舟虽然受伤,但都是些皮肉之伤,并不曾伤及筋骨,休养几日便无大碍;

二则陆棠舟赴任在即,此时若传出他当街发病,皇帝难免忧心陆棠舟此病有碍办差,收回任命或改任闲职,他陆秉谦在朝堂便会失去一个助力。

大齐的荫官一般都是闲职,陆棠舟此次能被授予实职,虽说是乘了皇帝彻查缩绳隐田的东风,但终究来之不易,决不能因小失大。

于是陆秉谦顺坡下驴,亦就陆棠舟“误伤”崔缙回礼致歉,崔陆两家就此私下达成和解。

******

陆棠舟家中调养半个月后,便踏上西京赴任的路途。

一路车马颠簸自不必说,陆棠舟自幼锦衣玉食,又兼多年不曾踏出上京城半步,多少有些水土不服,终日马车上闭目养神;而商珞风餐露宿惯了,倒是不觉得有什么,便趁着这空闲,捧起一本《阳明算经》研读起来。

不需要执行任务的时候,商珞不是练功,便是研习算学。

而她之所以会研习算学,说来还要归功于裴时煦。

裴时煦的许多私账都是交由商蕊打理,商蕊有时忙不过来,又不欲假手他人分权,便会叫她帮着搭把手。

在帮商蕊算账的过程中,商珞发现,仅凭双飞楼的营收和裴时煦的俸禄,根本不足以支持双飞楼和微雨阁的正常运转,更遑论还要收买打点朝中官员。

显然,裴时煦必定还有更大的买卖作为支撑。

为此商珞曾试探过商蕊,可从结果来看,商蕊似乎并不知情。

连商蕊都要瞒着,显而易见,这背后的勾当一旦公之于众,足够裴时煦万劫不复。

人会说谎,数却不会虚饰。如果她能在这些账本中,寻得裴时煦行不法之事的证据,或许,世上便不会再有双飞楼和微雨阁,而她也不必再为裴时煦驱使。

这个想法在心里生了根,便如野草般不可遏制地疯长。

可惜,绝大部分账本她只负责算账核账,并不经手簿记,而许多流水大的进出项经过粉饰后她亦无法探知具体来源,由是寒来暑往三载过去,始终没有什么实质性的进展。

如果硬要说有什么收获,那大概是因此练就了一身炉火纯青的速算本事。

旁人需要打半天算盘才能算出来的结果,她眼珠子只消一转,答案便会立时印在脑子里。

说回《阳明算经》此书,她在市面上苦寻许久不得,不想竟意外在陆棠舟吃了灰的书箱底发现。

商珞指腹轻抚着有些破损的书皮,默然喟叹,想想也是,算学在当世属杂学,于科举并无助益,是以此书的珍稀性,这些满脑子之乎者也的读书人大抵永远不会明白。

《阳明算经》的作者是前朝一位商人,是以书里边大量算例都与记账有关,对她探查数与数之间的关联大有裨益。

账本里许多流水大项与西京密不可分,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