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焚香叩我 卿卿瓦

10. 浮玉山雾(四)

小说:

焚香叩我

作者:

卿卿瓦

分类:

穿越架空

他这话说得太猖狂,且态度又极其嚣张。

黎显火冒三丈,右手骤然挣脱出控制,左手顺势而上,一拳砸在面前人的脸侧。

“敢在我面前耀武扬威,你算个什么东西?也配?”

萧知弈偏头吐出口中血沫,像是丝毫不觉疼痛般回过头来,露出森寒笑容。

“我不配,你就配了?”

话音落下的那一瞬间,他宛如疾风般的速度,让黎显完全来不及抵挡,紧接着被一脚踹翻在地。

时隔六年,一模一样的招式,同一个人。

唯一不同的是,他们已经长大,二人之间争端的力度更狠更强,随时可以对方至于死地。

人愤怒到至极的时候,反而会平静下来。

黎显就这么撑着手坐在地上,脸上露出似笑非笑的怪异表情,眼神鄙夷得像是在看路边乞丐。

“两面三刀,卖弄惨状,颠倒是非,让个个都可怜你、向着你——”

“就不怕哪天被我当众戳穿你的真面目?”

萧知弈慢条斯理地弯下腰,俯视着同样唇边溢血的黎显,“大可以放手去试。”

他神情自若,仪态优雅从容,好像在与黎显畅谈闲杂琐事般平静。“看看大家是会觉得我的真面目丑恶。”

“还是觉得你觊觎师父的心思…龌龊?”

黎显脸色霎白,手背青筋暴起,竟是一时无言以对。

萧知弈抬手拍了拍他的肩膀,故意偏头凑进其耳畔,明明声音轻若羽毛,却沉沉敲击在黎显心间,激荡起千层巨浪。

“真是巧得很,我也觊觎师父许久了。”

“国师大人,您的诊断没有错。”

一名满头银丝的老者走出床边屏风,对着房间内独坐在前的萧禾抱拳恭敬道:“这位姑娘的确未孕。”

萧禾看着窗外柳枝微微蹙眉,若有所思道:“那先生可有看出她腹中究竟何物?”

覃大夫摇摇头,“非人,会动,仅得此二结果,具体是什么,除非动刀刨腹,否则难以断言。”

萧禾转过头来,认真问询道:“先生医术精湛,经验丰富,曾四处游历,可有见过类似?”

覃大夫无奈摆手叹道:“国师大人过誉了,在下只是一介赤脚大夫,虽走遍五国各地,但却也从未见过如此怪事。”

萧禾颔首,并未多说什么,站到桌案前亲手为其斟茶。

覃大夫双手接过萧禾递上的茶杯,正欲地头饮之,却突然想起了什么,重新开口道:“不过我倒是听….”

萧禾轻应了一声,“先生但说无妨。”

覃大夫尴尬地对着她笑了笑,然后才道:“实不相瞒国师大人,我年少轻狂时,在游历途中结交过一位专管小儿接生的姑娘,当然现在恐怕是婆子了…”

萧禾淡然接道:“人之常情。”

见萧禾没有露出丝毫八卦神情,覃大夫才放下心来,正色道:“她故乡偏远,我亦在上京,天涯海角,我们二人与书信来往三年之久,那时她常与我分享每日所见所闻,其中有封信里就曾提过一件怪事,令我毛骨悚然,记忆深刻。”

“与您今日所救的这位姑娘,情况不一致,但也更为诡异。”

萧禾终于有了反应,抬眸认真倾听。

覃大夫思索片刻,继续道:“我只依稀记起那信的落款是南齐三年,具体日期却忘掉了,但好像…好像也是立夏时节。”

那接生女在信中如此写道:

成林,近来可好?

虽远在天涯,但见字如晤。

正至立夏,日逢大雨,雷鸣不止,记得时刻添衣,谨防寒气入袭。

君常与我分享上京趣闻,能得君牵挂,我深感荣幸。

今日我亦与君分享,但非趣闻,而是骇秘。

近来不与君写信,也是因此,日日胆战,夜夜心惊,思虑再三,决定记录,不敢存案,只得寄信予君,还请君谅解。

七日前,我曾接下临安刺史家的大夫人之邀,于当夜坐上她派来的马车,前往七十里之远的刺史府替二房妾室赵氏接生。

当时酬劳丰厚并未多想,只道是门好差事。

但如今细想之下,骤觉十分古怪。

我身在贫苦江潭,离临安城较远,且临安繁华似锦,会接生者多不胜数,产妇是最为等不得的。

为何刺史夫人偏偏要派马车行七十里路,上门邀我这个年纪尚轻、经验不足的黄毛丫头?

怪我愚钝,若当时拒绝便好了,不必遭此苦痛。

后来,从入府至产房,面见产妇,一切如常,未有不妥。

可直到赵氏吃痛难忍整整三个时辰,都尚未诞子时,我才后知后觉地意识到不对。

趁着丫鬟出门换水之势,顺着褥子,我摸到了赵氏的胎口。

寒冷黏腻的触感,令我脊背发凉。

产妇危在旦夕,我顾不得礼节与忌讳,猛地掀开褥子。

可下一刻眼见的那幕,已然成为我毕生噩梦。

赵氏,竟诞下了一堆蛇卵!

此事实在超乎常人所思,当场吓死了一名丫鬟。

后来,刺史夫人赶来,命人将丫鬟尸体抬走,又命关押昏迷不醒的赵氏。

我原以为我定难逃此劫,只是不知死还是囚。

但刺史夫人却只打发予我许多银两,再三告诫我不可将此事宣扬,便将我放回了家中。

我遵守诺言,并未声张,但却还留在临安,偷摸着关注刺史府的动静。

一切风平浪静,除了我。

虽然此事与我不再有关,尽管再生恐惧,我更是心中难安。

我时常在想,若是那日我不要怕得大叫,或许那丫鬟便不会入门察看,不会因此惊吓而亡。

我爱着我这双接过无数生机临世的手,我亦恨着我那张不受控制的嘴。

在这万般怨恨之中,我终于在前日探得了刺史府的动向。

听茶楼客谈,刺史府来了一名道人,不知是祈福还是化灾,行为古怪得紧。

我尚未听完,便连忙赶到刺史府附近,藏身于马厩之间。

方待片刻,果不其然见到了刺史夫人携一道人走出后门。

那道人衣衫朴素,与寻常道人并无二致。

刺史夫人却似对他格外敬重,甚至还对其下跪行礼。

他们二人在后门处停留了很久,直到一丫鬟抱着一个小小的包袱赶来。

刺史夫人接过包袱,再亲手递给了那道人。

在他们传递的举动间,包袱布料微开。

露出十几个黄白色的软物。

是蛇卵,是赵氏那夜诞下的蛇卵!

我吓得眼前发黑,只能掐着自己,强忍住不出声。

看着那道人接过后出了门,往西南方向去了,刺史夫人才与丫鬟离开。

我从马厩中出,欲跟上那道人的步伐,却不想方行一条街,那道人便凭空消失在了人群之中。

我寻不到,也不知道寻上之后能做些什么。

只得放弃。

失落归家之际,赵氏的死讯也穿遍了临安城内。

我经常会想起那道人与刺史夫人交谈时的古怪模样,想起赵氏与那丫鬟。

心再难安,亦无能为力。

我劝诫自己再也不要插手。

否则刺史夫人断不会轻易放过我。

看到这里,君否是与我一样?

惊愕交错,后怕不已。

人世茫茫,红尘处处,念青云寡,唯凡者众。

若真有能力,荔可为此赴汤蹈火,定不会做出这般窝囊之举。

还请君原谅我的懦弱,寥寥书信将此托予。

“南齐十四年,三月初三,姜荔。”

浮玉山腰间的妙手回春大医馆,身着素色长袍的美艳女子稳坐于门口那张老旧藤椅上,与周围简陋环境格格不入。

又是临安。

萧禾看着泛黄信封上的娟秀小楷,眸光流转不定。

一旁的覃大夫接道:“我记得那年是润二月,立夏时节冷得很,信差不愿意多劳,这信寄来的时候比这个日期晚了十几天吧。”

萧禾点点头,轻声接道:“南齐十四年,鼠年,山贼横行,干旱多灾。”

覃大夫站在竹梯上,一边收着挂在屋檐下的药材,一边时不时回头应她的话,“国师大人,我与您相识这么多年,竟然还不知道您是哪年生辰?”

萧禾头也没抬,依旧翻看着其余信件,回道:“越纪二十七年。”

完整来说,是北越国纪第三十年。

她话音落至许久,都未有回应,于是便抬眸看向那呆立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