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媚妾为后 女王不在家

第54章 他一夜之间长大了

小说:

媚妾为后

作者:

女王不在家

分类:

穿越架空

皇太后正吃着新鲜的果子,旁边一众妃嫔陪着。

众妃子连忙起身叩首拜见景熙帝,景熙帝一挥手,示意大家都下去,众人低头退下。

皇太后便没好气:“大过节的,哀家身边正热闹,你一来,全都轰跑了!”

这简直是一只老鹰落在了鸟群里!

景熙帝恭敬地道:“母后,儿子特来陪你老人家过节。”

说着,便看向案上,正好有妃嫔做到一半的太子绵阳图,便笑着道:“母后的阳生图都要绣好了?”

皇太后:“皇帝日理万机,哪有功夫陪着哀家过节,你就直说吧,又有什么事?”

景熙帝撩袍,入座,这才道:“母后,咱们后宫有什么事能瞒过你老人家,不过这次儿子来,是想和母后商量下德宁的婚事。”

婚事?

皇太后一听便来精神了,兴致勃勃地说起来,她是老人家,自然盼着儿女孙辈都早些成亲,早点缔结姻缘,开枝散叶。

如今她已经相看了好几家,都是她满意的,不过当然也要景熙帝斟酌斟酌。

景熙帝侧首,认真听着,仔细分析了这几家各自的利弊,分析得皇太后颇为满意。

她叹道:“你对德宁的婚事,也算是上心了,这个父亲倒是没白做。”

景熙帝却又道:“不过孩子才刚及笄,年纪小,儿子想着还是在宫中多留留,便是皇家女儿,嫁出去了,成了别家妇,总是要敬姑舅,料理家中事,到时候日子还不如自家自在。”

皇太后大为赞同:“是,倒也有些道理。”

她感慨,很是满意地道:“你往日忙于政务,又因内外有别,和德宁并不亲近,平日对德宁的婚事也不提及,今日听你这一说,倒是也有些成算。”

景熙帝笑道:“母后,这些事儿子心里早就有些打算了,另外还有一桩,也得问问母后的意思。”

皇太后:“你说便是。”

景熙帝:“女儿大了终究要嫁人,德宁性子过于骄纵了些,往日虽有女官教诲,但李氏撺掇,儿子其实心中一直不喜,母后也该知道。”

皇太后听此,想起那康妃,心中也是不快。

须知帝王南面天下,要掌控朝堂,要震慑群臣。

帝王天威便是皇家的脸面,是朝堂稳固的根基,也是后宫所有女子的依仗。

皮之不存**将焉附,是以皇家内命妇,无论

妃嫔、子女、她这个做人母亲的,都必须永远以此为先,绝不能轻易冒犯。

这康妃,竟愚蠢至极,在如此隆重的宴席上折损帝王颜面!

这已经不是寻常后宅事,已经把后宫勾心斗角抬到了明面上,搬到了外面朝臣面前,让外命妇以及满堂文武看热闹。

景熙帝年少登基,便能以雷霆手段威慑群臣,哪可能因为公主而被后院妃子这样当场要挟拿捏,他若是投鼠忌器迟疑不决的软弱之辈,都不至于坐稳这江山。

说全网首发无弹窗免费阅读caixs.com☛(请来才小

看最新章节

完整章节)

况且对于康妃来说,德宁便是她的全部依仗,可是对于帝王来说,他先为帝,后为父,纵然是唯一的女儿,可后宫的公主,也只是他许多牵挂中的一桩罢了。

若做女儿的犯浑较劲,忙于政务的父亲和女儿情份淡,也不过是全凭帝王的本心罢了。

所以这康妃太傻了,办了那么隆重的及笄礼,没暖了你心,反而养起来底气得陇望蜀!

如今只是派女官训诫,这都是看了德宁的脸面,要不然——

此时面对皇太后的沉默,景熙帝自然明白的。

不过他也不想多提,只是淡淡地道:“母后,万事自有定数,儿子子女缘薄,早已认了,可如今这一对儿女,还不至于刻意纵了,倒是纵出一个骄纵不羁。”

只是这一句,意思再明白不过了。

他后宫那些娘子,他纵然不再行幸她们,可却依然会供养着,衣食无忧,还能读书**艺,也不会让她们受什么大委屈。

可胆敢存了什么歪心思的,他素来不容。

皇太后叹了口气,很有些犯愁地道:“李氏那里,哀家自会训诫,只是德宁……”

她很有些心疼:“其实若要德宁留在哀家这里教养,也不是不可,但她们到底是亲母女,德宁也大了,还是会听她母妃的,李氏如今心怀不满,还不知道说出什么话来。”

景熙帝:“母后,虽说皇帝的女儿不愁嫁,但我们皇室的金枝玉叶,总不能只凭着权势让人家图谋吧,说出去一刁蛮任性的公主,让人家捏着鼻子娶,我们面上也是无光。”

当初南琼子牡丹一事,景熙帝一听之下便当即取缔用鲜花,其实多少也有这个考量。

连阿妩一市井女子都知道缘由,只怕传扬甚广,太过奢靡骄纵,招惹非议,史书上记一笔,或者哪个文人墨客作诗一首,来一句“南琼牡丹绝,只为金枝宴”,怕不是还得流传千古。

皇太后瞥了他一眼:“话都说到这份上了,你就直接说吧,别绕圈子了。

景熙帝:“以儿子的意思,倒是不如趁着这两年还未曾说定亲事,儿子请太学院的女弟子教诲德宁,并有女官相伴陪读,悉心引导辅佐,如此也好扳一扳她这性子,将来也能有个好声名,说出去便是公主就学于太学院,师从大儒……母后意下如何?

师从大儒……

皇太后嘴角抽搐了下,就自己那孙女,她师从大儒?

不过她什么都没说,心领神会地看了儿子一眼:“极好,就以皇帝所言吧。

没有任何一个祖母会阻止自己孙女师从大儒,皇帝这话一出,皇太后决定,押也得把孙女押到太学院。

景熙帝:“既如此,那儿子便下旨了。

于是两个人当即商议,景熙帝便命人宣了秉笔太监,当场草拟圣旨。

皇太后有些惊讶:“原不是什么大事,倒是不必如此郑重。

毕竟只是后宫事,随口说一声便是了,怎么竟如此兴师动众。

景熙帝笑:“母后,德宁那性子,必须圣旨才最为奏效,也省得赶明儿母后心疼了,又要纵着她。

说着,不由分说,已经命人将圣旨草拟了,迅速刻印成文,并由内阁传达出去。

这么一来,决议经内阁而发,后宫再是干涉不得。

片刻后,景熙帝拜别,德宁公主赶来,却是听得一个晴天霹雳,从明日开始,她每日辰时都要前往太学院聆听教诲,并由女官辅导课业,学习处事之理,要在那里足足待够五个时辰才能回宫。

五个时辰啊!那简直是上刑!

她扯着嗓子便要哭嚎:“皇祖母,德宁不想——

皇太后:“哎呦,我的儿,皇祖母也不想,可你父皇这圣旨已经下了……

圣旨?!

德宁两腿一软,差点栽那里。

父皇怎可如此待她!

**********

这晚,惠嫔在景熙帝走后,倒是自己闷笑了好一番。

皇帝怎么突然来自己这里,足足喝了两盏茶,不过是想听自己说说那小姑娘进学的事罢了。

她记忆中的景熙帝从来都是高深莫测,帝王气势,让人难以捉摸。

现在可倒是好,竟然栽在了这么一个小娘子手中,几乎被一小娘子牵着鼻子走了。

她想起这些,好笑之余,又觉得对自己来说是一个机会。

二十七岁了,熬到惠嫔这个位置到头了,所以开始与世无争,可是只要有机会,谁不想稍微再往前一步呢。

她觉得眼前就是一个机会,帮衬好这小贵人,她的前途还可以更好。

这么大的馅饼,为什么独独落在自己头上,而不是别人,可见景熙帝是看中自己的,他觉得自己稳妥,性子也好。

于是第二日,她早早过去琅华殿,一眼便看到阿妩红着眼圈,蔫蔫的。

阿妩看到她后,扁了扁唇,挪开了视线。

惠嫔笑着道:“怎么,今天见了都不肯叫一声姐姐了?”

阿妩只好道:“姐姐。”

声音软软的,闷闷的。

惠嫔简直想笑出声,她走到阿妩面前,温柔地看着她:“宁贵人,昨晚皇上到了我那里,你猜皇上怎么说?”

阿妩:“怎么说?”

惠嫔:“皇上说你不好好学,不太上进。”

阿妩:“……”

她无奈地叹了一声,一脸沮丧颓然。

惠嫔:“你不用多想,该学的你好好学,不然赶明儿失宠了,你说这事可怎么办?”

惠嫔一脸看热闹的样子,阿妩蹙眉,有些犯愁。

其实她知道惠嫔在打趣她,皇上不至于不搭理她,哪那么容易失宠呢。

不过他恼了,非要逼着自己学,这倒是一个麻烦。

她喃喃地道:“孙姐姐,这可怎么办呢……不然我去求求他?”

惠嫔将自己记的笔记拿给阿妩:“我的这些,你先拿去看看吧。”

阿妩看了看那笔记,是用红丝绳捆着的宣纸,上面密密麻麻的蝇头小字。

她赶紧道:“谢谢姐姐。”

惠嫔一脸的温柔体贴:“自家姐妹,不必那么客气,你先好好看,等用过午膳,我们一块过去经延殿。”

阿妩点头:“嗯!”

这次惠嫔自然存着心思,看看德宁公主要做什么,若是再欺负人,那她就得设法通风报信了。

可谁知道这日前去听学,竟不见德宁公主。

仔细一打探才知道,德宁公主被一道圣旨打发出去,每日足足五个时辰留在太学院,跟着女弟子听书,不能回来了。

据说德宁公主哭嚎着哀求太后,无济于事,又去找她母妃,被康妃一撺掇,跑去奉天殿要见景熙帝。

宫中内外有别,公主或妃嫔甚至皇后,无诏不可能随意前去奉天殿,是以直接被拦,公主哭求,要见景熙帝,里

面却无半点回应,只派了女官将她送回,并训诫教导。

大庭广众之下,一国公主胡闹一场,见不到父皇,还被女官教导,德宁公主颜面尽失。

帝王行事冷硬,在规矩律法外,并无半分温情,哪怕是后宫唯一的公主也不例外。

第二日便有内监和女官前来,要陪同公主前往太学院,态度强硬,不能不去。

公主便是闹腾也无济于事,只能心不甘情不愿地去了。

对此,众妃嫔也都吃惊不小,太子妃更是惊讶,帝王竟对德宁公主摆出如此强硬姿态。

大家面面相觑间,突然意识到一件事,帝王此举显然别有深意。

康妃在那种场合触犯帝王逆鳞,帝王看似轻描淡写,只是命女官惩戒,但其实心中对康妃很是不喜,往后的日子会慢慢显出来。

因为康妃依仗的是德宁公主,德宁公主如果明晓事理,就此为母认错,或者还能挽回一二,可德宁公主却越发理所应当,甚至仿佛觉得皇帝错了,她母妃是对的。

景熙帝自然不会姑息。

事情到了这里,若德宁公主能够聆听女官教诲,改过自新,那倒是还好,毕竟是皇帝唯一的女儿。

若继续冥顽不灵,过两年择良婿厚妆送嫁,宫中又没有能在帝王跟前说话的母妃,这父女情分便越发生分了。

这里面种种心思,固然也是因为景熙帝素来对这个女儿已经不满,但一个要紧原因自然是那日德宁公主撕了抄记一事。

这是要德宁公主就此远离承延殿。

为什么……

所有的视线全都齐刷刷落在一旁那不起眼的小贵人身上。

小贵人薄薄的眼皮略有些泛红,正低着头,闷闷地看着手抄的笔记。

所有的人在此刻都泛起一个念头。

没事别得罪她。

能让帝王冒天下之大不韪也要把她收进后宫的,这小贵人就是皇帝的心尖宠啊!

众人正想着间,突然又听到外面有动静,大家好奇翘头看,却见来人正是太学院司业和监丞。

司业为六品,掌管太学院下属女官六部,而监丞为八品,负责绳愆部,掌管纪律风纪,如今这两位一到,诸位妃嫔纷纷起身相迎。

诸位妃嫔论起份位自然并不比这两位低了,但是一则内外有别,按照大晖不成文规矩,内外相见,先各自降三等论礼数,二则有师生情分,师生情分先于诰命份位。

此时众妃

嫔不但起身相迎,还执弟子礼以示敬意,阿妩也跟着大家行拜礼。

那两位自然也不敢托大,对诸位妃嫔恭敬叩首,且目不敢斜视。

如此各自拜过后,那位司业才表明来意,提及女官讲学于经延殿,乃是传道授业,凡入经延殿者,不可狂妄自大,又命绳愆部监丞讲解风纪规范。

众人听着,知道这是帝王不满德宁公主所作所为,杀鸡儆猴以儆效尤,此时哪里敢说什么,纷纷恭顺听着。

最后,那位司业又问起“宁贵人”,并特意以一整套太学院笔墨纸砚相赠。

阿妩有些受宠若惊,太子曾赠她钱财细软,帝王曾经送她金银头面,可还没有人送她笔墨纸砚。

她连忙再次一拜,双手郑重地受了,并再次致谢。

待到几位大人拜退后,殿中又恢复了宁静,大家回到各位席位,阿妩这才悄悄地看着手中物。

是黄梨木匣盒,打磨精细,上面还有雕出的太学院字样。

文雅细腻,有几分含蓄内敛的讲究,闻着似乎还有淡淡墨香。

她打开那盒子,里面的笔墨纸砚自不必提,全都是上等精品,且都用光洁细绢仔细包裹好,很是珍稀的样子。

阿妩心花怒放,喜欢得不行了,又有些脸红。

其实她也不是那么上进,竟得了这物,还被那位司正大人夸奖了呢!

待到歇息时,旁边惠嫔凑过来,给她讲这笔墨纸砚的来历,又说这么一套并不容易得,听得阿妩更喜欢了,以至于听学时都更加有精神了,原来听不懂的一下子都能听懂了!

至于旁边众人羡慕的目光——

阿妩都看腻了!

待到回了琅华殿,她更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