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狗皇帝要薅秃我全家怎么办 重于霜

1. 赐婚

小说:

狗皇帝要薅秃我全家怎么办

作者:

重于霜

分类:

穿越架空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长宁公主行端仪雅,持躬淑慎,且钟灵毓秀,有咏絮之才……”

赐婚圣旨传入陶然居时,明和正伏在桌案旁,娟秀的小字整齐地从她笔下流出。

还没听侍女兰芽说罢,握着笔的葱白手指就一顿,旋即在纸上留下指甲盖大小的墨点。

明和愣愣的看着那墨点晕成铜钱大,直到兰芽担忧开口“姑娘”才回过神。

她压着狂跳的心,匆匆把写好的纸锁进妆奁暗格里,抬头便瞧见铜镜里满头珠玉的自己。

由着侍女帮忙把脑袋上的金头面都拆下来,珠钗掉在盘子里发出清脆的声响,明和挑挑拣拣了个金镶珊瑚珍珠蝶贝挑簪,交由棋酒绾了个单髻。

自拆了耳上的金葫芦累丝耳坠,另换了副珍珠的戴上。兰芽来给她披上狐裘,走至门口明和又脱了放去一边。

主仆三人匆匆的赶去前院。

跪在这里的时候明和的心还狂跳不止。她素来怕冷,今日没穿狐裘出门,额上竟也冒出了细碎的汗珠。

在听到自己名号的一瞬间,她甚至绝望得想泣出声来。

自己十二岁就来了中州,在靖王和靖王妃的庇佑下安安稳稳地过了六年多,本以为应天帝早已忘了她这个便宜公主,没想到他还是不愿意放过明家,如今赐婚圣旨竟毫无预兆的来了中州。

那太监尖细的声音令人窒息。

待公公念到“北庭都护府大都护丛镜,忠正廉隅,护国有功,骁勇善战,当万人敌。合当公主下降”时,明和才堪堪稳住心神,逼迫自己思索起如今的形势。

又听那太监念:

“……婚仪交有司代谋筹,择吉日完婚。特命忠勤侯崔逸舟为赐婚使前往庭州。因关山迢递……”

崔逸舟!

明和的心又活泛起来,又怕自己听错,屏气凝神,听圣旨上说因体恤路途遥远,北庭又离不了大都护,故赐婚使不必迎大都护回京,长宁公主也不必奔波,而是择日于中州启程,与忠勤侯一同前往北地时,她的手指绞着裙面止不住的轻颤。

崔逸舟原做过爹爹的学生,爹爹明霁行做先太子太傅的时候,崔逸舟也曾被送到宫内和先太子一同受教。

或许,他还记得昔日的师长,愿意看在爹爹的情分上帮她一把呢?

一来她虽是个假公主,但应天帝好面子,皇室里奢靡惯了。她要出嫁北庭,途经多地,而坊间多有国库亏空的传言,按应天帝的秉性,不论嫁妆几何,护卫车队必不会少,以示众人国力昌盛。

二来靖王和靖王妃素来宠她,定要给她添妆。

中州离北地本就远,如今又是冬日,雪雨连绵,往北去雪只会越来越厚。车马一多必然行得不快,少说也要行上两个月。只要崔逸舟愿意略施援手,能逃出去的机会不会少。

毕竟,公主长途跋涉染了风寒,出嫁途中不幸身亡……也不是没有可能。

想清楚后,待总管太监念完那冗长的宫中添妆的单子,高呼“钦此——”时,明和便叠臂拜倒,口中道:“臣稽首上千万岁寿。”接了那黑犀牛角轴的明黄圣旨来。

那公公便又换了一副神情,满脸堆笑的同明和报了家门,他大约是年纪颇大,浑浊的眼眯着也掩不住里面的精光,又同她道喜。

明和得体地回道:“多谢冯公公。还望公公代长宁问圣上安。”

棋酒适时从后面转上来,给那公公塞了个荷包。

那叫冯益的公公弯下身来,笑呵呵道,“殿下放心,这是自然。”不动声色的把荷包收进袖里。

明和望了一眼天色,虚空被浓雪泼做铅白,她回身道:“这几日冬雪连绵,很是寒冷,公公不如去暖阁小坐,吃盏热茶。”

“不劳殿下费心。”他又鞠了一礼,“奴才已在城外安顿好了住处。”

“奴才先行带着车队仆从入中州,雪深路滑,便将奁产车马安置在了城外。”他见明和点点头,继续禀道,“想必崔大人已然出了东都,不日便将至中州。还望公主早日收拾行囊,以免误了吉日。”

“多谢公公提醒。”明和向棋酒使眼色,棋酒又送上来一个荷包,“车队一路舟车劳顿,长宁略备菲仪,与各位吃盏热茶,还望公公莫要推辞。”

那冯公公带着一众小太监又谢了一次,才告辞离去。

一群人才出前厅,靖王妃便惊慌扑来抓住明和的手,急切道:“绛仙,圣上这是何意,怎么突然赐婚于你……”

明和压低声音道:“王妃噤声。”

兰芽机灵,跑到门边看了一眼,回来说,“姑娘,走啦。”

明和这才拉着靖王妃坐下,靖王妃仍是不安的样子,双手紧握着明茵的手。

明和沉吟一会儿,才悄声开口,“如今北地有突厥虎视眈眈,全靠几个都护府主事,圣上封我为长宁公主,若与大都护结了姻亲,也好使北地安宁。”

靖王妃便泣道:“怎么就偏偏赐婚给你,东都的公主怎么不去。”

靖王插话道:“如今东都待嫁的,怕只有端敏公主一人。”

端敏公主是皇后嫡女,靖王妃也是知晓的,嫁给苦寒之地的都护,定不会是嫡亲的公主去。

她负气把帕子扔在地上,“那还有那么多县主!就我知道的,清河县主平阳县主,这都是待嫁闺中,怎地就轮到我们绛仙了。”

明和取出自己的帕子为她拭泪,柔声劝慰:“这也不见得是件坏事。圣旨上不是说了嘛,北庭大都护丛镜,当万人敌,是个骁勇善战的大将。我去了北地,他定能将我护好。”

靖王妃又哭起来,“北地苦寒,你去了那儿,不知要受多少苦呢。都怪我不舍你出嫁,留你到双九年华也未定亲,倒先叫赐了婚……”

“早知如此,还不如为我那孽障儿子求一求,还能留你这么可心的人儿在我身边呢……”

靖王妃口中的的孽障儿子是靖王世子,十足十的纨绔,在明和笄礼时放了条黑狗进来,惹了大乱子,差点就毁了明和的笄礼,也因此被遣去白石山上的九章书院读书去了。

听靖王妃这么说,明和面上一僵,一时竟不知如何接话,只得轻抚着她的手背宽慰她。

靖王开口打断靖王妃:“你也莫说些糊涂话。如今圣旨已到,要紧之事是打探一下丛镜此人,总不好盲婚哑嫁。”

靖王妃连连点头,催他,“王爷说的在理,这北庭大都护,年岁几何,相貌如何,祖籍何处,家中兄弟姐妹几人……都要打听清楚了。”

靖王叹口气,着人去下拜帖,“统军大都督丁忧,恰好在中州。今日天色已晚,待我明日亲自登门拜访。”

明和陪着靖王夫妇一道用了晚膳才回到陶然居。

直到上了榻也心神不宁。

虽她在靖王妃那里说的头头是道,其实心里还是慌乱的。

崔逸舟愿不愿意帮自己,明和心里也没底。

只是当时形势所迫,那冯益就在几步远的地方宣读圣旨,明和的余光甚至能看到惊慌的晋王妃和面色凝重的靖王。她只能逼迫着自己镇定下来,接了那赐婚圣旨。

现在躺在床上,明和只觉脱力。

自己九岁时严君见背,十二岁被靖王夫妇接到中州来,一住就是六年多,早已把靖王夫妇当作自己的父母亲。

如今也万不能让他们为了自己的事情为难。

应天帝生性多疑,如今国库亏空,难免他没有削藩的打算。正是如此,靖王夫妇才更应该谨慎,不能因为她的事触怒了应天帝,让他有了由头加罪。

借崔逸舟之手假死逃脱的计划连雏形都算不上,她也不打算告诉靖王和靖王妃。若自己侥幸逃脱,他日必定想办法回到中州,答谢他们。若计划败露,他们知道的越少也就越安全。

就这样断断续续的想着,明和也就睡得晚了些,早上竟过了平时的时辰才醒来。

用完早膳,她便支棋酒和兰芽去安排人手收拾行囊,自去妆奁前打开了暗格。

*

明和是个假公主。

先帝在位时,爹爹明霁行官至大晟宰相,还做过先太子太傅,彼时她还是无忧无虑的明家大小姐。

鸿嘉二十一年,先帝亲征突厥时不慎中箭,谁知那箭镞上竟染了毒,昭德帝强撑着回了东都,身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