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雪落红楼万芳春 两面金黄

268.一三四下 忆艰辛共文施酌酒

小说:

雪落红楼万芳春

作者:

两面金黄

分类:

穿越架空

于文施看着碗里渐渐摞起如小山一般的菜肴,不觉笑道:“罢、罢、罢,我自己要吃什么,凭我自己动手也罢了,你也不是做惯这些事的,又忙着照应我作甚么。”

薛蟠将头摇得如拨浪鼓儿一般,道:“嗐,我可知道你们这些‘斯文人’的毛病儿,一个个都只顾着外头的体面,这个也‘不好意思’、那个也‘不合规矩’,斯文来、斯文去,倒惯能把自己饿着的。到时瘦得上下只剩一身皮,吹吹风都打跌,这还要嘴硬说什么风什么骨的,我竟不知有什么好的。今日有我在这里,可不能有这样的事。”一面又精心拣了几块肥瘦相间的鸭子肉给于文施添上。

于文施看着面前满满一碗各色菜蔬,无奈夹了一块鸭肉放在嘴里慢慢嚼着,他果然吃得极斯文,薛蟠忙问:“如何?”文施慢慢咽尽了嘴里的东西,这才道:“不错,很有滋味。”

薛蟠听见,更是喜欢,越发又张罗着要他试别的菜。

于文施搁下筷子,看着薛蟠在旁边倒酒斟茶地忙着张罗,听见杯箸叮叮当当地乱响,他的心里却莫名觉得很安定。

本来觉得几乎不可能实现的事情,没想到做起来居然这样顺利。

虽然刚开始时有些不得法,可凭借着对原著的熟悉程度,还是被他顺利地找到了薛家的恒舒典。

他给自己编了一个半真半假、却无懈可击的身份,又在自己的原名“于施”中加了一个“文”字,使之更像是一个古人的名字,并且迅速地赢得了张朝奉的信任——

做到这些其实并不难,毕竟作为一个现代人,虽然对这个陈旧世界的运作方式还不大习惯,谋生立足的本事却还是有的。

走进恒舒典,就算是把半只脚踏进了薛家,下一步自然就是要接近薛蟠。

这位臭名昭著的少东家虽然不常来铺子里——就算来了,也是单为了要用钱,可是于文施有十足的信心,只要薛蟠出现,他于文施就一定可以牢牢抓住他的注意力。

他在本科阶段主修的是汉语言文学,加上个人兴趣的驱使,业余也爱钻研些国学经史子集,对这些传统文本非常熟悉,这也是能帮助他在这个时代如鱼得水的一项重要技能。

曾经的他为了勤工俭学,几乎每个寒暑假都在当家教,学生从小学到高中都有。因为愿意出钱补习语文的家长还是比较少,所以他主要教英语,有时也补补地理。耐心又负责的小于老师在家长群体中非常受欢迎,他也确实非常擅长跟问题小孩打交道。

于文施很自信——

这些年里他见过多少在叛逆期闹得沸反盈天的少男少女,他都有耐心一一给他们磨得没了脾气,难道还奈何不了一个薛蟠?

果然,他在张朝奉等人不敢置信的目光中顺利地降伏了薛蟠,两人的关系也逐渐向着朋友的方向发展。

为什么要从薛蟠入手?

因为他要改造薛蟠,要把被薛蟠打烂的一手好牌重新洗过、振兴薛家,从而给薛宝钗最大程度的支持。

是的,薛宝钗才是他真正的目标。

于文施是坚定的“宝钗党”,他和他的“远房表妹”鹭儿都是。

鹭儿与他当然不是真的亲戚,她姓余,叫余思潞,他们两个非亲非故,是对红楼梦的热爱和对宝钗的偏爱才将他们凑在一起。

他们是如何进入书里、如何又在异世界相逢的故事就不再赘述了,总之通过他们不懈的努力,如今两个人一个在宝钗身边,帮助她在贾家生活得更自如;一个则在薛蟠身边,努力将他改造成一个有用之人,为宝钗的将来铺垫助力、扫清一切障碍。

曾经走过的弯路、付出的艰辛,都是非常值得的,对于现状,于文施非常的满意。

真实相交一场之后,他发现薛蟠为人虽然粗疏大条,其实却并非绝对的“烂泥扶不上墙”之辈,细论起来,他也有些可取、可爱之处,倒是他优渥的家境、长辈的溺爱纵容了那种无法无天的性子。

往日那许多先生都管束不了他,是因为儒家传统教育和普适性的社会期待对薛蟠这类人是不适用的,只要找到合适的方法、加以充足的耐心,给足薛蟠成就感、成长感,假以时日,于文施有信心一定可以让他脱胎换骨,承担他作为长子长兄应该承担的责任。

托张朝奉的福,于文施现在与金陵的薛家总支也有了联系。薛家的实力比他想象中的还要更强一些,不愧是“珍珠如土金如铁”的豪富之家,且又是扎扎实实经商几世的皇商大族,自有其可称道的经营妙策,不过得他借助现代思维稍加指点,情形又好上许多。

他这边的进展非常顺利,思潞那边却有些意想不到的变化——原来,除了自己两人外,同一时空竟然还有两个穿越者存在,并且隐藏在林黛玉身边——为免那两人从中作梗,思潞已经对她们摊牌了,如今敌我两边实力相当,对方应该不会轻举妄动。

是的,于文施常用的词就是“敌我双方”。

每次思潞以探亲为由出府来同他对齐信息,他都要提醒她时刻保持警惕,不要被表面的平静友好麻痹了。

他认为自己这样做的理由非常充分。

林黛玉在原书里不是使性子、就是闹脾气,那许多姐姐妹妹,谁也不像她一样能作,仗着有些聪明,这个也看不起、那个也瞧不上,怼来怼去,嘴里不饶人,连刘姥姥这样的忠厚人物都要被她嘲笑是“母蝗虫”,若说世家小姐面对贫苦人有些傲气,那也罢了,怎么她对宝钗也不肯留情面,总是明枪暗棒地讥刺,到底是宝钗稳重大度,不与她一般见识,倒肯慢慢地感化她,若是换了别人,也不肯理她了。

那些喜欢林黛玉的读者也是一个赛一个的疯,喜欢黛玉就喜欢好了,为什么每次都要拉踩一波宝钗?把那许多阴谋诡计都往薛家、往宝钗身上套,把宝钗说的话一个字一个字拆开了用显微镜去分析,掰开了揉碎了去找各种站不住脚的阴谋论的论据。

按理说,“真理越辩越明”,可若有心要同那些人辩论,对方马上就是一句酸溜溜的“原来是钗粉啊,那不奇怪了”,真把人噎得难受。<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