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秦始皇获得大学生召唤系统后 誩宴

第 43 章 晋江独发

小说:

秦始皇获得大学生召唤系统后

作者:

誩宴

分类:

穿越架空

大秦的官吏每隔七日都会前往章台殿述职,汇报各项进度。

大秦报社的出现,让天下大同的趋势逐渐平稳,也不再需要李斯和冯去疾亲自盯着。

但作为要务大臣,两人卸下的只是其中之一的重担而已,除此以外,还需要考校前来投奔的众多学子。

两人甚至现今大秦的现状,所以万万不敢懈怠,每次都是亲自考校。

前来的贤士鱼目混珠,有才干的人不少,但也有不少平庸人士,层层筛选下来,可用之人也不过才30人而已。

小朝会结束,嬴政遣退众人,官吏行礼退下,唯有留下李斯。

“朕听闻,今日丞相带了一位生人前来?”

李斯拱手行礼,这也正是他今日想和陛下讨论的事情。

“陛下英明,大秦求贤令已遍至天下,臣领命筛选考察人才。前两日臣遇到一位自荐的能人,学识渊博,智谋出色,想向陛下举荐一番。”

嬴政眼眸微动,放于案几上的食指微动,没有丝毫意外之色。

“哦?是何等人也。”

李斯:“此人出身于贵族世家,乃亡国宰相之子,祖父张开地,连任战国时亡国韩国三朝的宰相。父亲张平,亦继任韩国二朝的宰相。”

这个名字并不陌生,先前盯着赵高的暗卫呈上来的密报中,就提到此人。

嬴政当即让暗卫探查此人来历,但对方一直在淮阳求学,深得淮阳学子推崇,履历清清白白,似乎只是因为赵高发布的募集令,所以才前来咸阳。

本应该是赵高本人举荐,但赵高为了洗脱对方和自己的联系,动用人脉,将此人送往丞相府,自行举荐。

嬴政心下明晰,眼眸微动,“能令丞相如此称赞,想必此人确实才华出众,既然人都带来了,那就传唤此人到殿一见。”

“诺。”李斯领命后示意身后之人传唤。

“召学士张良上殿进谏——!”

内侍的朗声在殿内响起,不消片刻,便有一人走进殿内,身姿挺直,只是眼眸微垂,并未直视帝王圣颜。

——颇为懂得面圣礼仪,虽然行为间皆是谦恭,但嬴政能感觉到对方的不畏。

光是走姿,嬴政心下判断了个大概。

张良脚步不疾不徐,但此

人很快就来到两人面前,恭敬地拱手向前,躬身道:“草民张良,见过陛下。”

不管对方身份如何,嬴政一向礼贤下士,抬手虚抬:“请起。”

张良再躬身,“谢陛下。”

当张良起身的时候,明澈的眼眸中不惧愈发明晰。

张良大方地站在原地,盯着嬴政下方的台阶,任由嬴政打量的视线在自己的身上来回。

半响,头顶上传来对方低哑的询问声。

“听闻学士智谋无双,朕有几个问题想请教学士。”

张良拱手:“草民之幸。”

“大秦以农耕为基,蝝(yuán,蝗虫)泛滥之时,粟粒未收,百姓无米可食,粮税空缴。敢问学士,朝廷该当如何?”

张良不假思索道:“回陛下。旱灾、洪灾、蝗灾,并称‘三大凶饥’。大秦律法严明,秦律有定:朝廷治灾不赈灾。”

“无偿发粮是国家赏赐,而灾民无功获赏,属于赏罚不明。为国家立功之士会被人看轻,民人事功之心会轻淡。”

“大秦现今治灾之法有三:一为依法自救。

灾区官府带领灾民前往未收灾的山林中垦荒自救。灾民辛苦劳作或外出狩猎,以此度过饥荒灾难。”

“二为以工代振。灾民自愿服役,以工获取粮食,劳动者一日三餐必饱。此法既不违背秦律,又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燃眉之急。”

“三为借粮缓税。官府给灾民借粮和缓税,给灾民提供粮食,但是灾后得归还足额的粮食,且承担一定的息(利息)。”

“三种赈灾之法都可以归结为一句话:有劳有得。在缓解蝝灾的同时,也能避免百姓不劳获食,从而养成惰性。”

嬴政微微挑眉,没有应声,这是秦朝一直以来的政策,只要稍微有心,都能倒背如流,对方答出这些不足为奇。

倘若对方当真有才,后面的回答才尤为重要。

果不其然,张良话音一转。

“然而,依法自救一味索取现有资源,若山林逐渐稀疏,气候干燥,必定成黄沙之势。草民以为,官府农轻时期,可命人多植树木,预防黄地荒土增加。”

嬴政微微挑眉,“善。”

“以工代赈之法不违秦律,以秦国之力,确保灾民有米可吃毋

庸置疑,但工程短期内涌入大量人口,百姓本就因灾害心情揣揣,管理官吏稍有不慎,容易滋生隐患。”

张良一顿,躬身道:“不过大秦在陛下的治理下,官员各司其职,想来在此方面,定然不会懈怠。”

嬴政没有应声,示意对方继续。

“借粮缓税之法仁道,但蝝虫过境,难免留子,倘若第二年蝗虫再发,旧地已然荒废,新地开垦需要时间。倘若再次颗粒无收,大秦粮仓必定再次开放借粮,此时国情如何,尚未可知,风险极大。”

张良一番分析,不仅考虑周全,还提供了相应的治理之策,嬴政轻笑。

“丞相当真所言非虚,学士才学,令朕佩服。不过,三种赈灾之法,唯有以工赈灾学士并未改进之法,学士似乎更倾向于赈灾。”

本该是疑问的话语,但嬴政语中满是笃定,张良并未有被质问的慌乱,而是从容应对。

“陛下英明。”

短短四个字,没有直接言明,却留下了遐想的空间——

是因为嬴政英明,治理严明,所以才无改进之法;还是回答嬴政刚才“更加属意赈灾”的说辞。

甚至料定了嬴政不会追问他。

看着下方的青年,嬴政眼底闪过一丝不明情绪,嘴角微勾。

这位张良,不管是为人为官,都颇为精通。

嬴政轻轻揭过这件事情,果真没有追问,淡淡道:“这些方法,虽有用,但到底治标不治本。”

明白嬴政的言下之意,张良出声道。

“草民虽身处淮阳,但在民间有所听闻:西部百越之地,群山万壑,昆虫百足随处可见,部落族群以此为食,蝝虫虽恶,但倘若能充当粮食,也不失一件利事。”

“且万物相生相克,可在田间养殖虾蟆(青蛙)等物,预防蝝虫泛滥。”

“善。”

嬴政改口对张良的称呼,“博士果真大才,倘若博士不嫌弃,先移步大秦学府暂时住下如何?”

张良听此,也识趣地顺道改口:“臣谢过陛下。”

嬴政点头,对李斯说道:“此事便有劳丞相了。”

一旁安静的李斯心下微松,躬身领命:“诺。”

得到嬴政命令后,两人一前一后离开,等走出章台殿外,走

在前面的李斯停下脚步,和张良说道:“恭喜张博士。”

张良摇头,拱手道:“若不是丞相举荐,子房哪有幸得到陛下青睐,该是子房谢你才是。”

说完,就弯下腰打算行礼,李斯连忙扶起对方。

“倘若你无才可举,怎会如此简单。你我往后便是同僚,日后还望博士尽心尽力。”

张良应声:“自然。”

李斯满意笑道:“如此,请博士随我移步。”

张良右手置前,示意对方先走,李斯并未推辞,转身提脚,张良收回手,扭头看向宏伟的宫殿上方的牌匾。

章台殿。

张良在心里细碾般默读这三个字,直至前方李斯发现身后无人,扭头唤他,张良才抱歉一笑,不紧不慢地跟在对方身后。

章台殿内,嬴政挥退众人,独自坐在高位沉思。

嬴政认同对方的才干,虽然心下猜疑,但也有将其收入麾下的雀跃。

想到对方的身世,嬴政眼眸幽深。

以对方的才能,理应不会在历史上籍籍无名,既然现今找不到对方的半点错处,那不如查查后世。

半响,嬴政打开系统,私聊林月华。

【嬴政:林博士可识得“张良”此人?】

林月华回消息的速度很快,几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