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政冷淡地应了一声:“唔,寡人知晓了。”
寡人不仅知道,你差点拒绝了泰山山神关于富强秦国的天大好事,还知道你最后是为了几口吃的,才将这件好事事答应下来的。
赵瑶君见嬴政神色冷淡,半点不为神明所动和他晚年狂热寻仙求长生完全迥异的样子,她转念想想也觉得正常。
任何一个父亲,见到自己熟睡的女儿醒来跑来对自己说,自己见到神明了。做父亲的都只会觉得自家女儿一定是在胡说八道,或者是她还没睡醒,正在说梦话。
赵瑶君却是一定要让嬴政信她的。
不告知嬴政这个便宜父亲,光靠她自己努力奋斗,她什么时候才能吃上牛肉火锅?
【阿父天生就算劳碌命,正所谓多劳多得,能者多劳。我非常应该上交我的金手指系统给他,让阿父这个天降猛男,这个大忙人,劳碌命,替我去做任务。】
【长成他这样又快捷又方便又好用,效率还高的策划者和执行者,真是万里挑一啊!相信阿父这个肝帝,史上最强打工人!一定能让我早早吃上牛肉火锅的!】
快捷方便又好用?嬴政抬头看了眼一脸神情激动,容貌无比稚嫩无辜的女儿,确信了她果真是个表里不一,两面三刀的人。
赵瑶君生怕嬴政不信,尽量说得十分详细神异,语气也越来越激动,神色十分诚恳。
“我真的梦见泰山山神了!祂本体为一只遮天蔽日的玄鸟,张口却能口吐人言。玄鸟说我年纪虽小,却有一颗为国为民之心,故而让瑶君做祂凡间的神使,让秦国富强起来!”
嬴政哑然:“之后呢?”除了她那一颗为国为民之心不真外,这话倒是和刚才她泄露的天机大差不差。
快听到重点了,嬴政露出重视的神态,正襟危坐以听。
“之后,祂还给我安排了任务呢!第一个大任务,要让咸阳城内再无饥民。第一个小任务,就是改善咸阳城内一千黔首饥贫状态。”
“完成大任务,祂会奖励瑶君一种亩产130石左右的高产粮种,名曰红薯。”
嬴政惊得猛地站了起来,低头看还不到自己膝盖高的赵瑶君,嗓音里有不敢置信:“你说这种粮种亩产多少?”
赵瑶君仰头看着一米九八的嬴政,脖子发酸叫道:“阿父,你太高了,我看不见你的脸!我说这种粮种最少能亩产130石呢!照顾得好的话,就是亩产160石也不在话下!”
130石!160石!这是什么概念啊!
秦国处在关中平原上,黔首勤勤恳恳种粮食,亩产也不过一石半罢了,打仗行军之时,一般三亩地才够支撑一个士兵的消耗。加上路途行军损耗,一场大战下来不知要耗费多少军粮!
这亩产130石的高产粮种,莫不是来自天上的神粮!
这些粮食在手,不说大秦子民再无饥馁,就是横扫六国,也不在话下!
嬴政闻言,欣喜若狂。他两手卡在赵瑶君腋下,将她举了起来,同自己平视,语气里有压抑不住的兴奋:“我儿瑶君,你说这种神粮叫什么名字?”
赵瑶君看到嬴政意气风发,神情激动的样子,不由笑了起来。
“阿父,它叫做红薯。我关中之地缺水,这粮种不仅高产,它还耐寒。红薯藤子可以掐了吃,也可以喂牛羊猪马吃,红薯滋味甘甜软糯,无论是蒸煮、晒干了长期存储,或是磨成粉做成汤粉都是极好吃的!”
她边说边咽了咽口水,眼前好像出现烤得涨皮破裂,流出橙红署肉,如流心蜜浆一样的红薯。
【啊,我好想吃烤红薯!要是冬天的时候我能吃上一个烤红薯,那真是幸福极了!】
【我不敢想象,在大秦北风呼啸,干燥寒冷的冬天里,捧着好多热腾腾烤红薯的时候,我将是一个多么活泼可爱的小女孩儿!】
嬴政这回看着快要流口水的瑶君,赞同的点头:“好好好!早有一日咱们要种上红薯,让我们大秦再无饥民!”
赵瑶君跟个小团子一样,窝在嬴政怀里,一边馋红薯一边说:“阿父,让整个咸阳城无饥民好像有点难。不过我们可先订个小目标,完成改善一千饥民的小任务,拿到豆腐方子的奖励!”
【这豆腐方子可以代替肉食,补充植物蛋白,让人身体强壮。关键大豆便宜啊,大豆做好的豆腐味道好不说,还不会像豆饭一样难吃且让人胀气。】
【真是个好东西,可惜做豆腐要煮来煮去,压板定型,做卤水的过程我都不太清楚,只能完成小任务等山神给我方子了!】
这价格低贱的豆子,竟然能做成代替肉食的豆腐!看来这真是好东西啊,可惜女儿只记得吃了,重要的方子反而记不清,真是可惜。
嬴政和朝臣发现四公主瑶君能泄露天机,就知道她不是什么简单的人了,如今她又是神使,更不能将她当作一个五岁小童看待之。
本来嬴政安排一千个饥困的黔首,本也不是什么难事,却还是想要问问她的意见。
嬴政索性抱着赵瑶君坐下:“瑶君,那你对这一千饥贫黔首有安排吗?”
【啊,怎么还要我干活啊?这件事情,只要阿父一声令下,不就能安排了吗?】
嬴政皱眉,女儿还是那个成日里只想着吃,却不想出半分力力的懒女儿!这怎能成呢?自初代秦王起,他们里面就没有像小女儿这样好逸恶劳,不思进取的!
赵瑶君脑子转了转,眼神看到隔断上刻着的五谷嘉禾,突然灵光一闪:“阿父我有办法了!”
【我好想吃包子、面条、以及各类面粉制品啊!为了能吃上这些,我拼了!】
怎么又是吃的?他快要不认识吃这个字了。
嬴政额角微痛:“你有什么法子?”
赵瑶君:“我的办法需要五六个石磨才能做成!阿父,五谷乃稻(水稻)、黍(黄米)、稷(小米)、麦、菽(豆类)。其中小有家产之人都食黍、稷,贵人有的食稻谷,一般黔首都只食豆饭、麦饭可是?”
颜师在《急救篇》里也说①:“麦饭豆羹,皆野人农夫之食耳。”有钱有势的人,反正是不会吃豆羹、麦饭的。
嬴政点头:“的确如此,因豆饭涨噎,麦饭粗糙难以下咽,只能果腹,无甚好味,有恒产者很少食用。那石磨又笨又重,制作费力无比,你要石磨作甚?”
这个时代,豆子不是吃粒食,就是煮成糊糊,有盐的就撒上一点苦粗盐就这吃,对于黔首来说也算好东西。
麦饭因为脱壳技术不好,也只是一粒一粒蒸煮着吃。麦子是来自两河流域的外来作物,麦粒粗糙,非常不好吃,只有穷人吃,所以也没有人想到要将麦子用贵重的石磨磨成粉。
虽然先秦时期有面条了,但那是黍磨成的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