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子有诏,惟愿诸子同勉。为齐国使,建官惟贤,位事惟能,俊杰在位,才可使天下之士皆悦而愿立于朝矣。今都城选官之试,共濯选五十六人,由天子亲荐,入仕任官,唱名如下:”
“陆洹,年二五,都城东县人士……经考核评定,特赐钟官令一职。”
此诏书一出,四下哗然。不明白这个职位“含金量”的百姓们四处打探,询问这是个什么官职,有明白的百姓则是在感叹:“钟官令哟,这人还年纪轻轻便能担此位,将来成就肯定低不了咯。”
至于在场了解内情的诸位官员们,心中想的则是:
从陛下亲自面考举荐士子,到新任官员重考,再到这选官试,源头就是出自这钟官令一职。这个职位重要,他们原本猜测陛下会直接选派自己的亲信,结果万万没想到,女帝陛下居然将这个官职放了出来,还给一个名不见经传之人赐了此官。
陆洹对于在场诸位大人而言,确实就是名不见经传之人。即便是在场士子与他同龄的也有不少,但知道这个名字的人真不多,互相打听了半天,才知晓到此人乃司农寺下一个小官之子。
众人心中感叹陆洹的走运,却也没太将他放在眼中,在他们眼里,陆洹虽是凭借此次得了钟官令一职,但身后无家族庇护,定然走不长远。
除了陆洹之外,传召内侍又接连宣布了五十五人任官职位,直至口舌冒烟,这场选官试的唱名才就此结束。
此次选官试,任官人数是要比之前放出来的空置官位要多一些的,因为萧青璃在查看完所有考试结果之后,又捞出了十二位“沧海遗珠”,给他们赐了其他官职。
唱名结束,内侍周遭皆是乱哄哄地,未被赐官的考生们心中低落,有的还被家中长辈敲打责骂:叫你平日里只图玩闹,这么好的机会都把握不住!
而被赐官的考生们,有一脸兴奋仰声大笑的,也有脸带愕然,完全没想到自己会被赐官的,陆洹便是如此。
直到此刻,他还有些呆愣,不知道为何自己便被赐了钟官令一职,直至内侍们制止住了现场喧闹,把他们这些赐了官的考生再次带入考场拜见女帝陛下之时,他才稍微缓过神来。
他懵懵懂懂地回答了女帝陛下几个问题,受到了在场诸位考官们的打量,见到了传说中的丞相大人,又被他将来的上官水衡都尉崔稚大人夸赞了一番,然后便被放回家中了。
他像个神魂飞走的木头人一样机械地走至家中,陆母刘氏见他回来却又一脸呆滞,以为他并未得中任官,将午间便温好的野鸡汤端到他面前。
“洹儿累着了吧,赶紧将这鸡汤喝了缓缓神,这是你父亲昨日出城巡查官田之时抓到的。”
陆洹接过鸡汤,慢慢喝着,等到温热的鸡汤下肚,才缓过神,迟来的欣喜涌上面庞。声音雀跃:“母亲,我被陛下赐官了!”
刘氏大惊,接连三问:“赐官?是真的?你考上了?”
陆洹微微矜持地点点头,正在此时,院子大门吱地一声响动,陆父回来了。
“在院外就听到你母子二人声音,是发生何事了?”
刘氏迎上前,面带喜色:“洹儿说他考过那选官试,女帝给他赐官了!”
陆父听闻这话,也是高兴,看着陆洹道:“是吗?是何官啊?”
“钟官令职。”
陆父大惊,钟官令,上林三官之一,这个职位司掌钱币铸造,不可谓不重要。但这个职位风险也大,稍有不慎,便是官职性命不保。
何况虽然他官职不高,但朝中发生之事也是有些了解的,钟官令此职,正是漩涡中心。特别是之前举荐士子担任这个职位的三位大人,一旦儿子任官,那一定是会紧盯着他看的。
见着陆父面有忧惧,并不像母子二人想的那般高兴,陆洹小声询问道:“父亲,是有什么不妥吗?”
陆父看着陆洹,心中感叹,他这儿子自小喜爱算木,常拿手中把玩,少时还愿与同龄之人共同嬉玩,到了晓事之后,便不大爱出门交际了。他就这么一个孩子,自己官位又小,想让儿子求个更好的前途他也没有途径,索性就这样纵容着儿子待在家中钻研算学了。
这一次正逢选官试,想着是个机会,也便让他去试试。
结果,他没想到儿子会得到钟官令这个重职,职位直接比他这个当爹的高出了好几级,但他并不觉得高兴,而是十分担忧。对于自己心中的忧虑,陆父也没有瞒着母子二人,便将其中厉害同他们都说了。
陆洹听完,有片刻沉默,不同于陆父陆母的忧惧,他反倒是更坚定了。
“父亲,既然陛下赐官,愿意给我这个机会,儿自当发愤而上、万死不辞。”
陆父幽叹一口气,安抚着还想再劝的陆母,同陆洹说到:“既然你做了决定,那为父也便只能支持你,你平日交际甚少,唯恐你任职之后与同僚相处不快。我于官场之中经验不多,但也有些心得,今日便同你说道一番。”
选官试的余波悠长,直至又一次大朝会时,还未消散殆尽。
这次大朝会上,有的大臣也反应过来了,他们或是出于自家没捞到好处的不甘,或是出于对其他家中子侄考中了的官员们的妒忌,生了“反骨”,又开始闹腾了起来。
“陛下,臣认为直接便赐那陆洹钟官令一职,是否过于草率了些?”
“陛下,那谢辰安才不过十六便赐官,虽说官职不大,但这般年龄实在是太过于年少,不宜此时任官啊。”
“陛下,选官试这些赐官士子,并无为官经验,这般贸然便任职,实在是不妥啊!”
……
这些站出来找事儿的大臣们一个个说的是冠冕堂皇,但仔细一分辨,却不难发现他们指出来发难的基本都是家中无甚依仗之人。至于那些真正的士族子弟,那是一个都不敢揪出来提的。
柿子专挑软的捏,这点他们把握的倒是十分精准。
萧青璃稳坐宝座之上,也不出声,任由着他们出声反对。见到女帝陛下似乎没有打断的意思,这些反对的大臣们顺着杆子便往上爬,声音越来越大,不赞同的理由越来越多,直到自信心格外膨胀,连着一些士族子弟也开始拉下水。<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