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女帝兴国手册 搬苞谷

8. 学宫重开

小说:

女帝兴国手册

作者:

搬苞谷

分类:

穿越架空

“光禄勋何在?”

“回陛下,臣在!”列席之中急慌慌走出一人,四十多岁年纪,却是面须微白,这人正是光禄勋何稚何大人。

萧青璃仔细打量了一下,这位何大人在她父皇还在位之时,倒是很受信任,时常应召入宫答事。其职级虽为九卿之一,但他在朝中的威望以及支持者却已是可与顾丞相比肩了。

不过在萧青璃即位之后,这位何大人的存在感倒是少了许多。

光禄勋一职兼从皇帝左右,常任顾问之职、职掌宫中宿卫,手下属官众多。除此之外,还负责培养地方举荐上来的孝廉,也就是郎官们。

萧青璃出声叫出何大人的目的,也正是想问问这些郎官的情况。

“何大人,这两年举荐上来的郎官几何?”

何雉恭敬地揖手回答:“回陛下,共计三十二人。”

“这么少?”

“却是如此,近几年官员任职多是走的举贤能一途,臣恐郎官选拔过多,导致不能任官、平白侯置,便削减了地方举孝廉的名额。”

萧青璃挑眉,何大人这是在给她告状,顺便抹黑一把顾丞相?

毕竟通过举贤能一途任职的官员出了问题,算来算去都合当丞相背锅。

听到这话,顾丞相在一旁突然出声,十分有眼色的补充了举贤能一途的官员情况:“禀陛下,去岁举荐官员七十三人,今年至此时是三十九人,共计一百一十二人。”

萧青璃心中冷笑,举贤能入仕与郎官任职的人数悬殊竟是如此之大,这明显是世家子弟们找到了为官捷径,官员们找到了捞钱渠道,可谓是“皆大欢喜”了啊。

“丞相大人,你觉得,这一百一十二人可当得起他所任官职?”

顾衷之俯首轻揖,答道:“有当得起的,自然也有当不得的。”

“哦?既然有当不得的,那为何他们还能任官?”

顾衷之伏身,神色端肃:“是臣失职,请陛下罚!”

萧青璃静静看了他几息,之前给父皇递奏疏请求整顿举荐乱象的是他,如今一力承担举荐之过的也是他。萧青璃一时间倒是有些看不透顾丞相心中的想法了。

不过不管如何,丞相这也算是给她递了个整顿的由头。

“罚,自然要罚,不过还是先把那些‘当不得’的官员揪出来吧,顾丞相你说呢?”

“自当如此。”

萧青璃眼眸带丝笑意,对于丞相的“上道”十分满意。

“都城之中这两年新任官员不少,若是再拉出来逐一考教确实耗时费力,既然如此,那便一起考吧。”

“一起?”顾丞相不解:“陛下的意思是?”

“朕的意思是要劳烦顾丞相了,丞相位列百官之首,想必对于朝中诸位大臣的能力及擅长之事都有所了解。既然如此,那便由你挑选各位官员,担任出题考官一职,新任官员们则统一笔试应考。”

“笔试?就如今日这般吗。”

“自然。”萧青璃肯定答复。

微微垂眉,顾衷之心下了然,陛下今日这般倒不像是临时起意,而是有备而来。

“对了,何大人。”萧青璃看向一旁有些幸灾乐祸的何雉,开口说道:“你那三十二位郎官也需一同应考。”

何雉心中惊疑,看向女帝:“可是陛下,那些郎官都是地方举孝廉上来的,正经出身,让他们也去参考,这,恐有不妥啊!”

“可这些举贤能的官员都考了,独留他们,不是更不妥吗?既然是正经举荐上来的,那想必是不惧考教的,何大人你说是吧。”

何雉眸色微闪,抬眼悄悄瞧了眼女帝陛下,见她面无表情,语气中又带着不容反驳之意,只好低下头应答:“遵陛下谕令。”

萧青璃心中满意,今日这场阵势颇大的“面考”也算是达到了她想要的目的,成功踏出了科举制度施行的第一步。

女帝陛下离开之后,诸位大臣也从朝景殿中鱼贯而出。到了外头,往日都有人许多人结伴而行廷尉正、太仆丞以及郡抵长三位大人身边,今日却是格外冷清,无人相伴。

御史丞孙逢特意走到郡抵长荀永桢面前,语带嘲讽:“荀大人今日真是‘大出风头’啊。”

荀永桢瞥了他一眼,没有言语。

孙逢与荀永桢两人素有“旧仇”,这还得追溯到荀永桢嫡次子求取孙家姑娘开始。

两家婚事本来都已经定下了,结果荀永桢嫡次子却突然喜欢上了别人,死活要悔婚。

荀大人无法,只好去孙家退了亲事,但人孙家姑娘早就开始备嫁了。这一退婚,算是彻彻底底得罪了孙家,荀、孙两家硬生生从姻亲变成了见面就怼的“仇家”。

当然,这怼也是孙逢单方面逮着荀永桢怼。

荀大人今日被“杀鸡儆猴”,挨了好一通斥。面对孙逢的冷嘲热讽,也只能任由他张口,用眼神骂回去了。

旭日初升,都城的街道上还残余着些清晨的薄雾,随着阳光照射,渐次消散。今日都城发生了件大事,那就是玉泉学宫又重新开始讲学了。

此次学宫讲学未设有门槛,上至世家贵族子弟,下至寒门百姓皆可前去观看。

这对于百姓们而言,是个难得的新鲜事儿,哪怕一些不通文墨的人也都早早起来,往学宫那边去凑个热闹。

整个学宫之中都是熙熙攘攘的人,讲学还未开始,所以人一多就显得有些吵闹。

“难得哟,这学宫多少年未开了,没想到还能见到它重开之日。”

“可不是吗,听闻这次来讲学的是那位女帝的太傅,太傅呀!这是多大的官儿啊,来给我们这些小老百姓讲学,这肯定得来听听,沾沾文气儿不是。”

“我不一样,我就来凑个热闹,嘿嘿。”

……

站在内围的基本都是世家子弟或者寒门学士,他们此次过来倒不是同百姓一样是凑热闹,而是为了赵太傅以及那些讲学文籍而来。

一位穿着素布深衣的年轻士子讲道:“听说是陛下私库珍藏,这么珍贵的书籍,若是错过,岂不后悔。”

“诶,陈兄说的是,不过我倒是更想见见那位赵太傅,那可是帝师呀!能听他讲学,真乃我等三生有幸!”

旁边有一锦衣华服的公子瞧了两人一眼,心中不屑:帝师又怎么了,还不是先帝无其他子嗣,所以才轮到女帝继位,太傅之位也白白便宜了赵泾。

各人心思按下不表,随着学钟敲响,这次的讲学也开始了。

诸位百姓只见到一位身着青绿丝绵袍、头戴儒冠的中年男子走至正中处,理袖而坐,端的是意态闲适,一举一动潇洒自如。

“这就是赵太傅呀,不愧是皇帝老师,这气度就是不一般。”

周遭百姓悄悄私语,谈论着这位百闻不如一见的帝师。

平常官员上朝,特别是职位比较高的官员,都是乘坐马车出行,不会轻易露面。

所以,百姓们都是见不着这些所谓的大官的。今日这一场讲学,不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