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女帝兴国手册 搬苞谷

6. 玉泉学宫

小说:

女帝兴国手册

作者:

搬苞谷

分类:

穿越架空

正在此时,立秋托着十多卷竹简走近亭中,正是先前岁安去迎赵太傅时,萧青璃吩咐他去永宁殿取过来的。

萧青璃取出一卷竹简,送至赵太傅面前。

赵泾不解:“这是?”

“我父皇私藏之书,老师可先翻阅一番。”这几卷书籍正是之前随着《论科举制》一同出现的四书五经,萧青璃无法解释这些是时空旅人赠礼,便只好推给父皇私库了。

赵泾仔细阅读,一卷卷翻阅下来,脸上渐渐涌起惊叹。

轻风卷起片一片花瓣缓缓落至竹简之上,打断了赵太傅的专注,他猛地醒神,看着手中竹卷叹道:“好文!好文!”

“那老师可愿在玉泉学宫与天下士子共论此文?”萧青璃开门见山,直接表明了目的。

赵太傅微愣:“玉泉学宫,陛下打算重开学宫?”

玉泉学宫原是都城最为繁华的论学之地,不过后面各家私学之风更甚,学宫也便逐渐没落了下去。

“不止如此。”萧青璃看向亭外,眸中含着深意。

赵太傅思索一番,突然明悟:“陛下是想整顿都城学风?”

萧青璃点头:“也有此意,我听闻南郡那边学宫众多,各位名儒每月都会讲学,不论出身、不论贫富,学风甚是浓厚。南郡能有如此学风,我都城为何不能有?”

顿了顿,萧青璃又接着说:“不过我更想整顿的是太学,太学之中皆是群混时日之辈,等他们结业,我可不敢用,再看北边晋国的太学,虽说也不如何,但人家至少能出几个才干之辈,哪像我们,尽教出一帮草包。”

赵太傅沉默,太学建立之初确实是出了几位能臣,可到了后面,那些士族官员想方设法往里头塞人。

学生资质不行,这就导致有才之辈不愿入太学教书,长此以往,太学竟是越来越差,直至如今,说起太学学子尽是鄙夷之色。

赵太傅轻叹一口气,轻声问道:“这学宫易开,借着这些书籍也能吸引一批好学士子前来都城论学。可这有学子,也没有老师啊,更何谈重整太学?”

萧青璃缓缓把目光投向赵太傅,却是静默不语。

赵泾看着萧青璃,声音微颤:“陛下……陛下是?”

萧青璃微笑,浅浅的拍了个马屁:“老师真是聪明,学生一个眼神便能明白!”

不,不!赵泾不想明白,他委婉拒绝:“臣为陛下老师,若是去教导其他学子,岂不平白给陛下招来许多同门师弟?不妥,这不妥!”

萧青璃乐道:“我自然不会要老师去太学教授学生,毕竟老师要主持学宫,不过待得太学重整,偶尔得闲也可以过去讲学一下,这可不算入你门下。”

“得闲去……那教学之人陛下可有人选了?”赵泾警惕问道。

萧青璃也不卖关子了:“学宫重开,自然能吸引一些名儒前来,届时还需老师多加周旋,最好是留下他们,再有……”

顿了顿,萧青璃终于有了些坑老师的自觉,不好意思地放低声音:“我听闻赵氏族中两位大儒虽回了太安,但也时常有讲学之举,我想请老师替我劝说一番,邀请两位任太学博士。”

赵泾一直悬着的心终于是塌了下来,一脸苦笑:“陛下,臣这两位族叔早就不问朝堂之事,要以什么由头去请他们呢。”

“我已经想好了。”萧青璃自信微笑:“我之前便拟了诏,任老师为太学祭酒,诏书已送至丞相手中,正待老师归来便可宣告天下。老师既做了祭酒,却遇到太学如此情形,自是想大展一番拳脚的,奈何无名师应邀,只好请求家中长辈帮忙了。”

“……”

赵泾嗫嚅,看着萧青璃倒吸一口凉气,感觉脊背有些发寒。

他不在这两个月里陛下究竟是遭遇了什么,坑起人来如此驾轻就熟。

对此萧青璃表示:有些东西可能是天生的,只是之前未曾表现出来而已。

回府的第二日,赵泾就忙活开了,他先是去玉泉学宫那边考察了一番。

学宫虽然多年未曾使用,但日常有人维护,所以整体的情况看上去还尚可,只是因为少了人气儿,所以有些尘封多年的黯淡。

玉泉学宫属于将作监这边管辖维护,今日跟着赵泾一同前来学宫的正是将作监的右校令,他主要负责的就是这一块儿的建筑。

赵泾指着学宫之中有些斑驳的漆色说道:“这些地方都需重新补漆休整一番,再重新布置些摆件,外边儿的屋瓦也需重新更换。”

右校令依言应下。

等考察完了学宫这边,赵太傅又马不停蹄地赶往太学那边。

太学修建在都城的西北方位处,北边靠山,而南边靠近西市,可谓是占据了一个极好的地理位置。高祖女帝建立之初选址这里,也是大有考究的。

太学靠山,所以学生日常学习可以更清静些,往南边走一段距离,又能直达西市,不管是购置日常所需,还是出行都是极为方便的。

可到了后面,西市这边新建了许多乐馆雅舍,每日都有各种角抵百戏、斗禽杂戏以及各类乐舞杂技。西市是更加繁华热闹了,但太学的那些学子就更是静不下心了,一个个不差钱也不缺奴仆环绕,呼朋唤友地整日聚集在这边玩乐。

现在太学之中学生加上老师仅有三百余人,比起最辉煌时的五千余人,那简直是一个在天一个在地。并且现在还待在太学的,无非也就各家那些无心学问,或者家中长辈已经放弃管束的学子。

赵泾有些头大,太学之中现在这些学子赶肯定是不能赶走的。因此,他得想个办法好好约束他们,不求他们认真进学,只求往后能不要打扰新进学子求学就行。

赵泾乘坐着马车,途中路过了热闹的西市,边上新开了个斗戏的场子,一群人将之围在其中,正兴奋的看着中间的争斗。他们或是振臂欢呼、或是敞声大叫,各个都是看的面红筋涨,兴奋异常。

放下帘子,赵泾微微摇头叹息,他有预感,以后管束太学学子可能不会顺利了。但陛下亲手交给他的烂摊子,他这个老师就是拼了老命也得支棱起来。

就在赵太傅赶往太学的时候,御史台这边也在讨论着此事。

御史丞孙逢轻轻凑近周御史:“大人,赵太傅昨日一回都城便去拜见了陛下,酉时才出宫门。他前脚出门,后脚陛下诏书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