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父皇请禅位 南山有鸟

78. 第78章 至公无我

小说:

父皇请禅位

作者:

南山有鸟

分类:

穿越架空

即便抛开这些官场上的弯弯绕绕,京城中这么一位德高望重的老相公去世,也绝不可能悄无声息。

虽然萧家不缺钱财,但萧凯的葬事却由官给,并赐东园秘器。萧凯生前的官位已经够高了,死后再加官侍中,而且皇帝还亲自定了谥号,足以见天家的重视。

总之,排场必然是要做足的。

谢宜瑶也到场吊唁,这还是她开府后首次以吴郡公主的新身份出现在公共场合。

萧弦还年轻,虽然父亲去世了,他必然要去职几年的,这是孝道。但看这样的君恩圣宠,哪怕只是看在萧凯的面子上,等萧弦期满重起,仕途定然又是一片光明。

萧弦现在几乎可以算是独根孤种了,但越是这样,谢况就越是敢用他。因此萧凯的死对于萧家人来说,可谓是喜忧参半。

兰陵萧氏作为最早南渡的一批士族,还是在南方圈到了一些地和人的,祖上往上数个五六辈,也是出过家国柱梁级别的重臣的。

这些北方侨居而来的家族们在南方站稳脚跟并不容易,兴盛更非一朝一夕达成的,但衰败却在一两代内就能降临。

萧家在前代受到严重的打击,现在就算有萧弦有通天的本事,也不能让萧家回到如日中天的光景了。他本人的仕途自然光明,但萧家却是越来越像个空壳,只是凭着旧日的荣耀,安身立命罢了。

这并非是萧家无能,而是这些世家大族早就到了该退场的时候,他们是打头阵的那个。不光谢况,他前头那几代皇帝,但凡有点见识和野心,也都是这么想、这么做的。

旧的势力渐渐退场,就会有新的势力加入。

谢宜瑶再一次检查着府上官员的名单,其中不乏士族子弟,可这些清贵子弟有的是门路,谢宜瑶虽然不会忘了和他们结交,但还是更留心那些出身普通的人。

黄玄可以说是府僚中出身最低微的,虽然这几年间,他的才名早传遍了京城,但要不是有谢宜瑶的格外恩典,他若是要做官,起步肯定会是更卑微且劳累的职位。

还有这个叫邓扬的,作为当今太学中为数不多的寒人,被谢况看中,选进了公主府做录事。

他虽然明面上说是南阳邓氏,邓禹之后,可只要细细一推敲,就知道这是硬搭上的关系,定然不会是真的。

这些出身寒微的人,身上还是得有一两个特长,才能够被选进来的。

至于什么王佐之才,她这小小的公主府中是万万没有的,否则早就被谢况挑拣去了。

谢宜瑶也没抱那么大的愿想,她能遇到个沈蕴芳已经是天上掉馅饼啦。

她所能做的,就是让他们发挥各自所长,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就已经可以知足了。

……

凡事有利就有弊,虽说有了府属后,和外人结交能更方便,但也意味着会有更多眼睛盯着谢宜瑶。

因此谢宜瑶仍选择在宅第中处理秘密事宜。

“俞娘子上个月底跟着她兄长进了宫,”谢宜瑶道,“据说是写了篇顶好的赋,被陛下看重了,命她教授后宫嫔御诗文之道。所以我这些天进宫,经常能遇到她。”

俞妙兰虽然和谢宜瑶交往不深,但她之前编了卷诗集想要发行,还是多亏谢宜瑶慷慨解囊,才能让她付得起那些抄书人的工钱,以及装帧的成本。

谢宜瑶自然是不求回报的,但俞妙兰却时常挂念着这份未还的人情。因此在宫里头遇到了谢宜瑶,冷面冷心的俞娘子,都摆上了一幅热面孔。

这些时日多的是因为谢宜瑶的地位身份讨好她的,俞妙兰这样的倒很难得。

“既有此事,”沈蕴芳道,“可见天子雅好文学之心。”

沈蕴芳虽然有了个名义上的职位,是公主府上的女官了,还有一份微不足道的月钱可领,但还是同往常那样,常在谢宜瑶宅第中的书房办事。

“所以我前几日进宫,借着这个话头,和皇帝提了办女学的事情。”

这件事却不是三言两语能说清的,需要慢慢道来。

从国学太学到地方上的学馆,如今的大楚,学风日盛。

当然,这样的风,是吹不到女子面前的。

富贵点的人家,会为女子请师傅,通常是教授一点女德上的知识就足够了。也有教女儿家们读些经史的,比较少见罢了。

谢宜瑶幼时虽没有专人教学,却是读过几本书的,虽然她在文学上的造诣可谓是一塌糊涂,但到底是开阔了些眼界。

只是女子读书的事,都囿于宅院,没能成一定的规模。

谢宜瑶想过女军,对女学也早就有想法。

但是要让谢况点头,并不容易。

“诸皇子有的,皇女们也该有。王公的儿子们有的,女儿也该有。”

这是任性的荒唐话,故而谢况一开始并未放在心上,只当谢宜瑶是一时胡闹,不必直接反驳,哄一哄便是了。

“虽是这么说,但男女自然有不同。你的阿弟们整日学的是不仅是治国之术、兵法谋略,这些即使让女子们学会了,也没有用武之地呀。”

这可难说,谢宜瑶心里想。

但她嘴上却是这么说的:“因材施教,教授的内容自然可以不同。”

“可是没有这样的先例。”

“有的,不是有和熹故事可依么?”

这说的是东汉皇后邓绥曾经征召皇家男女和邓氏子孙的前例了。

谢况一时说不出话,只道:“男女有别,那些夫子怎么可以教授女学生呢。”

谢宜瑶的态度仍然积极:“阿父不知道宣文君的事迹么?就算是眼下,还有俞娘子为嫔御们讲学。还有崔娘子,她把敬亭教得多好呀,阿父之前不是还夸敬亭的诗做得比兄弟们都好呢!”

这些话自然是有道理的,但谢况作为皇帝,怎么会容许别人这样咄咄逼人呢,就算是他的女儿,也不可以,所以仍然是否认的态度。

但谢况一时间没能想好要反驳的说辞。

今天天气不大好,外头灰蒙蒙的一片,饶是晌午,文德殿内也并不明亮。

皇帝的案前自然是点了灯,所以谢况之前并未没意识到,直到现在他好好地把头抬起来,将目光投向谢宜瑶时,才察觉到。

“……再点几盏灯吧。”

于是有内官进来点灯。

片刻之间,谢况想好了冠冕堂皇的说辞:“话虽如此,要是真办起来,就需要很多人力物力。就只是为了朕的女侄们,以一己之私妨碍天下,这是万万做不得的……”

笑话,那些学馆不是说办就办么?

因着皇帝格外推崇的缘故,不少地方上的学馆甚至有些盈余——能有条件读书的人毕竟不多——因此也成了官吏敛财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